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阎王记 > 第243章 拼命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戚小婵朝那住持老和尚合十回拜,想不到深积在心底多年的仇怨,突然在一念之间全给抛下,此刻回想,以往的悲愤执着亦真亦假,十多年的时光也转眼幻灭,顿时间百感交集,晨风吹来,脸上一冰,这才发现自己竟已是泪流满面。

    袁少廷忙将严嵩父子俩托起,让两名和尚给扶进禅寺,随即握住戚小婵的手,激动说道:“小师妹,多谢你的不杀之恩。”

    戚小婵应了一声,擦干眼泪,跟着问道:“大师兄,那你今后有何打算?”

    袁少廷轻叹道:“看来这和尚是做不成了。”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当年我们到西疆要去救你们两家人,曾听当地人说过,再往西边一直走,有座像海一样大的青色大湖,那边的牛羊比人还多,天比海还要蓝,我想带着爹娘和爷爷一起到那去避居。”

    戚小婵眼睛一亮,说道:“世上真有这样的地方?”

    袁少廷点头回道:“不错,若是你亲眼见了,也定会喜欢的很。”

    袁少廷直望着戚小婵,眼神里满是柔情,戚小婵看来也是一副期待模样,何良见了两人神情,心想这两人自幼一块长大,感情甚笃,若真有男女暧昧那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两家世仇已然化解,两人之间可说再无顾虑,何良越想越觉不妙,就怕戚小婵真说要跟袁少廷去那什么青色大湖,不禁又开始担忧了起来。

    何良满怀不安,胡思乱想,忽听得戚小婵说道:“喂,你发什么呆?咱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去玩遍天下,那还不快走?”

    何良一愣,手心一暖,已被戚小婵给牵着离开,这可是两人相识以来头一遭,她选择了和自己一块走,却留下袁少廷呆在原地。

    ————————————

    暮春时节,莺懒燕忙,穿梭如织。暖风轻狂,起纤柔花柳,嬉游天地。

    这时突然传来?R?R的几声锣响,惊起几只树荫中的鸟儿,破了春的慵懒。那颠狂的柳絮也似被惊醒幽梦,轻飘飘地落在溪水中,逐落花而去。

    那溪水旁有几株大槐树,槐树下放着张木桌,桌前站着几人,京城禁军的打扮,左脸颊上均刺着“骁武”二字。那几人虽在打着锣,神情却有些漫不经心。

    几人前面插着两杆大旗,一面旗上刺着“招募”,另一面绣着“义勇”二字,原来这些人是在选拔禁军。

    大旗旁摆放着两个木人,显然是选拔兵士时比较身材所用。桌后坐着一人,正伏案呼呼大睡,听到锣声,起身打个哈欠,伸个懒腰。

    他伏案而眠时倒看不出什么,但一伸腰,才发现此人肩宽背厚,虬髯满面,端是威武。那人看了眼桌案上的名册,皱了下眉头,说道:“怎么还是这几个人?兄弟们,加把力气,再招十来个,就可以回去了。”

    有一瘦子应道:“指挥使,百姓好像都不愿意来,再招十来人,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呀。”

    虬髯那人又打个哈欠道:“尽力而为吧。”

    一秃头问道:“郭大人,为何不去厢军选拔,却要从这里的百姓中挑选呢?”

    虬髯道:“老子本来要在这里的厢军中挑些人回去补充骁武军,好好培养,不让那些杂碎看轻了。可这里的知州吝啬得很,给我送来的厢军都是歪瓜劣枣,奸懒馋滑,还不如我自己挑选来得实在。”

    先前那瘦子突然眼前一亮,说道:“来人了。”

    虬髯忙抬头望去,见小溪那头过来一人,笑道:“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小子个头不错,是块料子,快把他带过来。”

    那人正?过溪水,本来要从这些人旁边绕路而过,没想到才到了对岸,就见几个禁军如狼似虎般冲过来,吓了一跳道:“各位官大哥,在下可没有犯事儿。”那人身材高挑,颇为年轻俊朗,微笑的时候,如和煦春风。

    几个禁军抓住了来人,笑道:“谁也没有说你是劫匪。小兄弟,当兵吗?”

    那人听到“当兵”二字,吓了一跳,斜睨到不远处招募的旗帜,更是脸色突变。

    虬髯已站出来,重重一拍那人的肩头,喝道:“小子,我看你骨骼清奇,万中无一,就是个当兵材料。你我很是投缘,这样吧,本来别人来当兵,总要经过层层选拔,要入禁军,更是要从厢军中选拔,如今我关照你,你就不用考了,只要回家收拾下行李,我就带你入京。以后吃香的、喝辣的,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你能从寻常百姓一举直入禁军,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咦……你眼睛怎么了?”

    虬髯方才远远见到来人身材高瘦,比起参照的木人还高出几分,心中已有几分欢喜,可见那人虽长得不错,双眼却是对子,就像一幅壮丽的山水图上画了泡牛粪,未免美中不足。

    来人咳嗽连连,心道这哪里是招兵,简直像是土匪拉人入伙的说辞,自己怎么这么不幸,就撞在这些人的手上?

    “这位军爷,在下身子瘦弱,还有病在身,只怕要枉费你的好意了。”

    “瘦怕什么?多吃点就胖了。病怕什么?吃点药就好了。来人呀,快快将他的名字登记在册。”虬髯倒是饥不择食。

    秃子已问道:“姓名?”

    那人随口道:“何良。”

    秃子点头道:“好名字。乡籍?不用问了,这里是汾州西和县,你肯定是这里人了。”他大笔一挥,在名册上写下了何良的名字。何良醒悟过来,慌忙一把抓住了秃子的笔,叫道:“官大哥,你搞错了,我不参军。”

    虬髯面色一沉,威胁道:“名册都已写上你的名字,白纸黑字,还能划去不成?你可是瞧不起我郭某吗?”

    何良对眼泛白,忙道:“官爷,在下哪敢呢?只是在下上有八十岁的高堂需要奉养……怎能轻易离开家乡呢?”

    虬髯上下打量着何良,“你贵庚呀?”

    何良道:“不到二十。”

    虬髯冷笑道:“你二十不到,你爹娘就八十了,他们六十多才生下你,真可谓老当益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