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1章 在暴走边缘的崇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嗖……嗖……

    在李若涟喊出不对的时候,方正化和几名徒弟将崇祯围在中间,警惕的看着四周。

    方家则是在中年汉子身上摸索着,查看是否携带了利器,只是片刻就朝着李若涟摇了摇头。

    “哇……”

    三名孩子见此情况,大哭了起来,中年孩子有些手足无措,眼中满是惊慌之色。

    胡同口的行人听见了哭声,只是瞄了几眼后,迅速的离去,生怕招惹到麻烦。

    这一切都被崇祯看在眼中,百姓的麻木让他感觉有些悲哀,随即道:“李二,什么情况?”

    听见崇祯问话,李若涟低声道:“公子,我朝从太祖时期就有路引、信票制度,

    大明律规定,若军民出百里者,须持有路引,未有路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杖九十!”

    说到这里,李若涟将头转向了中年汉子:“渭中离北京近两千里路,关卡有七个,难民不可能进入北京,这是其一。”【1】

    【6】

    【6】

    【小】

    【说】

    “其二,两千里路,你是如何带着三个孩子走过来的?当真以为我们好骗?”

    “我劝你老实交代,否则,我等就要将你送官了。”

    听完李若涟的解释,众人恍然大悟。

    而中年汉子的脸上则满是犹豫、彷徨、惊恐之色。

    迟疑了片刻后,中年汉子低声和孩子说了几句,又有些慌张的看了看胡同口,低声道:“公子,我真没有骗您,我们真是从陕西逃过来的。”

    “今年七月份,我家乡白水县发生了起义……叛乱,有一个叫王二的人聚集了数百灾民攻打澄城,诛杀了知县张斗耀,开仓济民。

    整个县城一片混乱,我们趁着混乱,在县城中找到了官印,私盖了路引,然后趁乱逃了出来。”

    “我们出逃之后才发现,路引基本没用了,除了北京城外的关卡外,其他地方的关隘要么没人,要么就是几个人做做样子,随便给几个铜钱都能过,

    有时候一大群人一起,连钱都不用交,直接就冲过去了。”

    “像我们年轻一些的,还能往外逃,年纪大一些的就只能等死了,件事情比计较严重,我们需要确定消息,如果你所说是真的,我们既往不咎,但若是谎报,那就别怪国法无情了。”

    说完,朝着李若涟道:“李二,将他们几个人安排住下。”

    待李若涟的手下将几人带走后,方正化道:“皇爷宅心仁厚,当真有尧舜之姿。”

    “谈不上,这都是朕的子民,若是朕将国家治理好了,哪来的这么灾民,一切都是朕之过。”

    崇祯摆了摆手:“走吧,去其他地方再看看!”

    一个时辰后,一行人又遇到了四波难民,都是从陕西境内来的,分属不同的地方,基本上先前的中年汉子所说的差不多。

    陕西境内已经乱了套了小】

    【说】

    一路上崇祯面色都很平淡,但身边的方正化知道,这位大明王朝的主人已经在暴走的边缘了。

    秘密回到宫中后,崇祯才让人通知了王承恩,让朝臣们散去。

    被皇帝放了鸽子,这群大臣只能将一肚子郁闷藏在心中。

    “皇爷,您总算回来了!”

    回到东暖阁的王承恩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不待他喘口气便听见了崇祯的吩咐。

    “大伴,去司礼监将近三个月的奏疏都调过来,一份份的查一查,看看有没有陕西上报灾民、民变的奏疏。”

    半个时辰后,数千份奏疏摆在了乾清宫中,他之所以调全部而不是陕西的,主要是不想让朝臣知道真实意图。

    “皇爷,自天启七年七月一日起到昨日,陕西境内一共上了二十九道奏疏,只有陕西巡按御史吴焕在八月十一日上了一份奏疏。”

    崇祯接过王承恩递过的奏疏,打开迅速的扫视着,奏疏上写着:

    “臣巡查陕西,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七八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

    这份奏疏明确的记载了陕西的天灾人祸、民变的情况,最后结尾说: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不为盗而死,犹得为饱死鬼也。

    奏疏最后的批复更是可笑:此饥民也,掠至明春后自定矣!

    不过崇祯看着批复的日期就知道为什么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