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54章 大明版“我有一个梦想”,士气高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百六十年前,太祖于乱世之中起兵,从南打到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

    让整日在战火、饥荒中挣扎的百姓们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而后,太祖、成祖十三次北伐蒙古,给了我大明子民平和的生活环境。

    南倭北虏(元残余势力,鞑靼和瓦剌)不断入侵,给我大明造成无数的伤害。

    然后两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正承受着建奴的不停攻击。

    如今的大明风雨飘摇,天灾不断,百姓饥荒,国库空虚,外敌入侵,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朕仍然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大明内部平和,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我梦想有一天,大明的百姓能吃的饱、穿的暖,家有余粮,家有余钱;

    我梦想有一天,大明的铁骑能踏平建奴,屠其种,亡其族;

    我梦想有一天,大明的铁骑能打遍周边,让建奴、瓦剌、鞑靼等部成为我大明的牧场,

    让西蕃、吐蕃成为我大明的果园,

    让缅甸、暹罗、安南成为大明的粮仓,

    让东南沿海成为我大明的渔场,

    让扶桑等地成为我大明的矿区。

    总之,我要这大明人人如龙、人人如君子,国无患,世有道!

    将士们,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一起努力,一起祈祷,一起战斗,未来,朕许下的种种一定会实现。”

    崇祯的话,被两边的人肉扩音器高声重复着。

    所有听见崇祯这段话的人,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心中都满满的是震撼。

    他们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新帝会有如此大的……野心。

    这些听起来倒是很热血,但他们扪心自问,这些真的能实现吗?

    别的先不说,建奴如此强盛,真的能将他们成为大明的牧场吗?大风小说

    看着沉默的将士们,崇祯有些尴尬了。

    朕说的如此热血,你们特么的倒是给点回应呀,沉默是几个意思?

    沉默了片刻后,崇祯继续道:“朕知道,以我大明如今的实力想要做到这些很难,但朕刚刚登基不足三月,就诛杀了魏忠贤,平了党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太祖和成祖十三次北伐,给我大明换来数十、百年的安稳,但他们又经过休养生息复苏了再次入侵,

    朕虽年少,但也知道,斩草不除根,吹风吹又生的道理,

    我们这一代人不打,下一代面对入侵还是要打,这中间又会死多少人?

    建奴祭天。

    整个北京城中战马嘶鸣、哭喊声、脚步声不绝于耳。

    看着离去的秦良玉,崇祯暗暗的出了口气。

    刚刚的讲话虽然有些尬,甚至有些中二,但这是激起士气的手段之一。

    今日之后,他今天这番话,就会传遍整个大明,一起传遍的还有平党争之事。

    两者结合就会唤起那些忠军报国之士,唤起百姓对的大明的希望,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抓捕行动从午时开始,一直持续到酉时才停止下来,诏狱都爆满。

    最后只得动用了刑部监、督查监、顺天府大牢,才勉强够用,这还只是武官。

    抓捕过程很是顺利,面对杀气毕露的白杆兵和锦衣卫,阉党没有丝毫的抵抗。

    承天门广场上,一个个火堆燃起,肉香弥漫,白杆兵一分为二,大口的吃着肉。

    身为最底层的军人,在秦良玉的带领下虽然饿不着肚子,但想这么大口、管饱、管够的吃肉真的是一种奢侈。

    崇祯本来准备了酒,但被秦良玉给挡住了,怕喝酒误事,每人只给了一碗,剩下的等到他们安营扎寨后,分批再犒赏

    崇祯在白杆兵中逛了一圈后,回到了承天门下的一个帐篷中。

    此刻的帐篷中,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秦拱明、秦佐明、秦祚明、秦翼明,作陪的是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兵部左侍郎李邦华。

    和皇帝坐一桌吃饭,两位国公作陪,别说马祥麟等小一辈,连秦良玉都有些拘谨了。

    好在作陪的三人都是阅历丰富之人,对军营生活多有了解。

    慢慢的众人都放开了,聊的开心,崇祯听的也开心。

    “忠贞侯,今晚你们就暂时驻扎在承天门广场,待明日早朝之后,驻扎之事再行定夺。”

    犒赏宴,一直持续到亥正时刻才结束,崇祯也陪到这个时刻才回到东暖阁。

    用冷水洗了脸后,崇祯精神顿时一震。

    现在武将中该抓的都抓了,文官虽然还没开始抓,但也是一个命令的事儿。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怎么处理?

    杀了固然痛快、最省事,朝堂上六部九卿中一半都是魏忠贤的人,杀了这些空位置怎么办?这可都是四品以上的部院重臣,每一个都影响着朝廷的运转。

    “大伴,通知忠贞侯秦良玉、英国公张维贤、户部尚书郭允厚、兵部左侍郎李邦华、内阁李国普明早卯正时刻到东暖阁,朕有事相商。”

    “另外,告诉李若涟,将朕今天说的那段话和两首诗印刷出来,朕要明天全城都能看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