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贞观俗人 > 第88章 女中吕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远远的,便看到窦红线正在教儿子太平郎练武,只见菜园边空地上,一年轻女子红巾裹额,身穿白麻粗裙,手中却舞一杆方天画戟,腰间一副金丸弹弓。

    那杆方天画戟在她的手里却翩若游龙,虎虎生威。

    秦琅看的不由的大为惊叹,戟这种武器在秦汉时代较为常见,但是到如今基本上已经很少有人使用,甚至早就不是军中制式武器了,在大唐,也就是皇帝的御驾仪仗里有专门的戟兵,比如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征高句丽时,薛仁贵穿白袍持长戟杀出,大展雄风,让李世民一眼赏识。

    其实当时薛仁贵穿白袍持长戟不是故意要吸引李世民眼球的,而是他当时的身份恰好是李世民仪仗队的持戟队员,而皇帝仪仗队里有五色服士兵,白袍也不过是他的仪仗军服而已。

    但薛仁贵拿着仪仗武器,却能大展雄威,杀的高句丽人鸡飞狗跳。

    这反而在一众拿长矛、马槊的将校中极为显眼,故让李世民印象深刻。

    说到底,长戟在春秋战国时代源于戈,当时武器锻造技术不够,剑只能是短剑,士兵们装备长戈、戟,比起长矛来既可刺又可勾。

    但到了如今,战将们都用马槊,槊刃更长更锋利,拥有极强的破铠甲能力,这是戟远比不上的。

    方天画戟是戟的一种,以其戟杆上的彩绘以及月牙形利刃的戟尖而闻名,可砍可刺可勾。

    秦琅在长安的翼国公府里也有方天画戟,秦琼府上也有,甚至三品以上大将家都有,门内列戟,以示功勋。

    仅仅只是一种礼器了。

    可窦红线舞起这丈八方天画戟来,却极为娴熟,秦琅一眼就看出这画戟绝不是样子货,这重量一般男子只怕都舞不来。

    难怪秦琼曾经跟秦琅说到过,隋末之时,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其中也有些巾帼英雄,其中有两位公主便十分有名,其一是大唐已故平阳昭公主,李三娘一杆银枪,在李渊还未入关时,便在长安地区招兵买马,攻城夺地,引李渊入关时,其麾下更是多达近十万大军,其声势比李渊还要猛。

    后来在抵挡突厥入侵之时,镇守太行山上关隘,中带毒流矢而亡,李渊下诏特以军礼下葬,是古往今来公主中第一人。

    而另一位公主也是极其了得,便是河北夏王窦建德之女窦红线,昵称线娘,封号勇安公主,她亲自招募训练了一支女军,为窦建德御营后队,随父出征,屡立战功。

    若不是后来遇到了罗士信,私奔出走,只怕天下又多位女战神。

    一般人印象里,女子总是柔弱的,打仗更与女子不沾边,可天下也从不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

    “怀良拜见婶娘!”

    虽然面前这个女子看着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可是辈份不能乱。

    秦琅大礼拜见。

    那边窦红线收回长戟,抛给儿子,她抬头打量了秦琅几眼,“三郎已经长大了,跟婶子也生疏起来了?当初在瓦岗,在洛阳时,你可没这么见外的。”

    秦琅愣了下,倒是没料到原来窦红线跟以前的他很熟,想想也是,秦琼跟罗士信什么关系?生死兄弟,那感情比跟程咬金还要更亲一些,秦罗两家自然也便是通家之好。

    “请婶子见谅,我先前打马球时落马伤了脑袋,好多过去的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

    窦红线刚练完戟,浑身汗水淋漓,胸脯起伏,脸上两团红晕,看的秦琅赶紧转移目光。

    “自当初洛阳一别,我们也有七年没见了,你到长安的时候,我刚好已经离开了,当初我在长安听闻你母亲兄弟姐妹们的恶讯时,心痛不已,万幸的是你逃出来了。一晃这么些年了,你已经长成一个男儿汉了,听说你现在已经爵封翼国公,勋加上柱国了?还当了什么镇抚司的司丞?”

    秦琅也不由的感叹。

    “我阿爷也总念起罗叔,说若是罗叔还在多好,百战开太平,可战神猛将却没能看到太平日。这些年我阿爷也有寻找婶子,却没想到婶子居然在这?乘???氩坏轿衣奘逵泻螅?⒆映ふ饷创罅恕!

    窦红线招手叫来太平郎,把孩子搂在身边,抚着他的头道,“当初我对李唐皇帝父子怨恨,也对罗郎失望,一时负气之下便独自离开了长安,那时还不知道已经怀有身孕,后来到了洛阳遇到了杨姐姐,得她收留在那落脚,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孩子出世,却就没了父亲。”

    窦红线带着孩子来?乘?漓肼奘啃牛?詈蟊愀纱嗔粼诖艘?印

    “婶子这些年为何不回长安呢?我阿爷若是知道罗叔有后,肯定会极为高兴的,也定会为太平郎向朝廷请求抚恤,让太平郎继承罗叔的勋爵还有家业。”

    窦红线摇头。

    “我恨李家人,也恶长安。”

    李世民当年俘虏窦建德后,曾经亲口承诺过不杀,但到了长安后,还是杀了。

    对于窦红线来说,唐夏两国之争她不想说什么,可李唐杀了他父亲,这便是杀父之仇。

    “三郎现在是镇抚司丞,来?乘?训朗浅遄盼颐钦庑┓茨嬗嗄趵吹模俊

    “婶娘误会了,我此来幽州是有另外公干,来?乘?前⒁?匾饨淮??窗菁缆奘澹??拔揖?逖羰币苍谮?桨菁拦?奘搴团峁?缸拥姆亓恕!

    秦琅劝说窦红线随他返回长安,并承诺会尽全力帮助太平郎继承罗士信的勋爵家业。

    “都这么些年过去了,谁还记的罗士信呢?”

    “婶娘莫如此说,我父亲就忘记不会忘记罗叔这个兄弟,还有如今的太子殿下。”

    窦红线对李世民印象极差。

    “当初?乘??剑?舨皇撬?寐蘩陕识?儆率咳氤翘婊煌蹙???膊换嵴剿?乘?橇恕U??颂欤??桨巳眨??偎朗考负跛谰??巳詹患?凭?丛??钪章蘩沙瞧屏?”环??磺??馈!

    她将罗士信的死,归之为李世民的责任。

    而自己的父亲,又是死在李世民的言而无信之下。

    “婶子,其实当初朝廷杀夏王,皆是陛下之意,太子也曾力劝不杀,可终抵不过一道圣旨。”

    “那?乘?悄兀俊

    那边苏定方听了许久,忍不住插嘴。

    “线娘,其实?乘?侵?剑?沂潞笙晗复蛱???哉馐卤冉狭私狻5背趿鹾阢似鸨??耐醺闯穑?嗾阅卸?苑苡露?穑?龈隹犊??常?缓筇凭??岣髀反缶??矗?液颖本?站坎执俣?穑?詈蟛坏貌恍煨毂背罚?栽荼芊婷ⅰ!

    当年那一战,确实是极为壮烈。

    刘黑闼起兵后很快席卷河北,一路杀到了黄河边,眼看就要打到洛阳去了。

    李世民亲自挂帅出征,统兵来战,双方接战,打了几场,刘黑闼发现李世民兵精将猛,而且打的很稳,眼见没有什么机会,他便主动后撤,以求内线机动做战,引诱李世民深入河北,以寻找歼敌机会。

    一个撤一个追。

    最擅长突击和追击的李世民,却丝毫没有在刘黑闼撤退过程中找到半点机会,一直到了?持菀淮?

    这个时候,?乘?悄诘钡卮笞寮?凭?拼螅?没?崛〗堤啤

    ?乘?耸痹诹骄?屑洌?且桓鼋?晒ネ丝墒氐谋卣??兀?粤鹾阢死此担?季?乘??隳芪?炙?谡饫锊贾玫姆烙?摺6?岳钍烂窭此担?裟苣孟?乘??愠晒Φ乃嚎?肆鹾阢说恼馓醴老摺

    双方都急忙出兵想要抢夺?乘??钍烂裎?苏?朗奔洌?嘏闪送蹙??骋磺?灏偾崞锛背矍巴??钪障攘鹾阢艘徊浇?肓?乘?恰

    而刘黑闼虽晚了一步,但依然还是比唐军大部队先到一步,他立即包围了整个?乘?牵?缓笏拿婀コ牵?笔闭?呛???乘?撬拿娴幕こ呛铀?缇徒岢闪思岜??乘?俏<薄

    偏偏王君廓为了早点进入?乘??磺?灏偾崞锸乔嶙凹残校?挥写?裁醋氨覆垢??耸泵娑粤鹾阢说奈С谴缶??蹙??涿停?墒窒碌钠1骨崞镆埠懿焕?谑爻恰

    李世民带着大军赶到,虽然发起猛攻,可始终撕不开刘黑闼的阵线。

    在关键时刻,罗士信请缨,愿意率小股敢死队寻找机会冲入?乘??佑ν蹙??@钍烂袢衔?飧黾苹?尚校??么蟛慷友鸸ィ?丛旎?幔?眯」刹慷映锰旌谥??黄品老呓??乘?恰

    当时李世民比较自信,认为顶多有一两天就能撕开刘黑闼的防线,于是便同意了罗士信的计划。甚至在考虑到王君廓的轻骑此时经历急行军、守城战后,疲惫不堪,于是决定等罗士信入城后让王君廓带骑兵突围出来。

    李世民最擅长突击、追击,靠的正是他麾下的精锐骑兵,这些骑兵数量不多,但每一支都是精锐王牌,李世民不想让这些精锐骑兵损失在?乘?牵?蛭?崞锔?静皇屎鲜爻牵?蝗绯烦隼丛诔峭猓??蟹⒒拥挠嗟亍

    可正是这种自信,最终害死了罗士信。

    当天,罗士信成功在秦琼佯攻掩护下,率二百死士突入?乘?牵?钍烂裨诔峭庖云煊镆A钔蹙??是崞锍龀峭晃А

    最终王君廓带着千余轻骑杀出,罗士信带二百死士接防?乘?

    可随后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滞了李世民随后的进攻计划,足足八天,李世民一次又一次的攻势都被刘黑闼挡下了。

    八天后,刘黑闼终于攻下了?乘?牵?奘啃疟环??懿煌督担?簧薄

    当时罗士信如果稍低个头,跟李世绩、李神通他们一样,兵败之后投降,有机会再跑路也是可以的,但战神罗士信不肯投降,最终被杀。

    苏定方感叹着道,“当时?乘??绞轻鄯宥跃觯??蕉己芾骱Γ?啃湃氤牵?涫狄膊凰闶?螅?暇苟杂谝晃煌乘Ю此担?悸堑氖侨?郑?皇呛罄捶⑸?艘馔猓?飧鲆馔馐抢咸斓贾拢?肆δ盐ァ!

    在李世民的眼里,当然没有说王君廓的命比罗士信的更值钱,当时考虑的只是如何守住?乘?牵??ㄒ坏氖?螅?褪堑笔辈挥Φ卑淹蹙??湍侵?锉?烦隼矗?裨?乘?蛐砭湍芗岢值教凭?仍?恕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阻滞了唐军的攻势,最终让一代战神陨落。

    窦红线不管这些,她恨李渊恨李世民,恨他们杀了她的父亲,又害了她的丈夫。可苏烈与南阳公主的话,让她不得不为儿子考虑。

    儿子说想去长安,那她也只能同意。

    “三郎,我此生都不会再踏入长安半步,但是太平郎想去长安,我不能拦着他,我就把这孩子交给你了,让他拜你为义兄,到了长安拜你阿爷做义父,拜托你们替我照顾他。”

    “那婶娘?”

    “我就留在这,这里有他的庙,常去庙里看看他的雕像,好像又见了到他一样。”

    此时的窦红线年龄不过二十七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本来正是花季之时,但她却已经心死了。

    她舍不得儿子,但又不想阻碍儿子去外面的自由与梦想。

    曾经当过公主,也当过国公夫人的窦红线,已经不再稀奇什么荣华富贵了,经历万山千水,早就看淡一切,可儿子还小,她不能替他决定他的未来。

    窦红线不肯去长安,她让太平郎拜自己为义兄。

    秦琅和太平郎跪在地上,一起磕头起誓,这也便算是延续了两家的情谊。

    “苏大郎同行如何?”秦琅问苏定方。“你是太平郎的老师,有你帮忙照看太平郎更好。”

    苏烈并不想去长安。

    他也只想隐居在这里,就陪在窦红线身边,哪怕她不肯接受自己,那么远远的看着她,保护她也就足够了。

    “苏大郎莫非是另有去处?”秦琅笑呵呵的道。

    苏烈眉头一皱。

    秦琅直言,“其实我此次来,正是冲那些人来的,他们绝不会有好下场,我劝苏大郎还是莫要与他们牵扯上为好。”

    “我已经拒绝过他们了。”苏烈也坦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