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100章 睿宗,获得了系统的赏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帅,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刘弘走了过来,说道:\"要不,我们就把这个爵位定下来吧,这座寺庙的名字,以后再说吧。\"

    你这是在欺负我,难道你不知道定庙号和谥号的规则么?

    如果今天这个名头公之于众,那么,就算这个名头已经立了下来,但它的权威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么,这个名头又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这个名字,比封爵还重要!

    皇甫启心中一动,一股威仪从他体内爆发而出,说道:\"司空,既然你提出了封爵之位,那就由朝中决定吧。

    如今我去求见陛下,难道朝中还不能决定大行宫的名字吗?或者说,在他心里,大行国的皇帝连决定神殿的名字都没有?\"

    这……

    刘弘被这么一问,顿时无言以对,按惯例,册封爵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谁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利。

    哪怕是新君,在得知大行陛下没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也不会提起这件事情,免得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而皇甫启,竟然将这件事说出来,这让刘弘等人都有些慌张。

    皇甫启见刘弘没有说话,便将倚天剑拿在手中,朝刘尧低首道:\"皇上,大周天子虽然在世有功,但在整个世界上,他的功绩和罪孽都要大得多。

    俗话说,人总会犯错的。大行陛下的贡献,我们不能因大行的某些过失而置之不顾。\"

    皇甫小子,你这是在逗我吗?

    大行陛下在世时,几乎将整个汉朝都给灭了,哪里有什么功绩和罪孽?

    若不是皇上宠信十常侍,又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什么卖官,什么勾结,什么造反,什么“黄巾之乱”……

    这一切,都是对整个世界的贡献?

    袁滂这时候也开口了:\"大帅,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就算要决定朝堂上的事情,也要征求一下文武百官的意思。

    如今这位大帅,分明就是仗着自己的权势,逼迫朝中的文武百官同意他的意见,这要是传扬开来,天下人都要笑话他!\"

    世界?

    如今这个世界大乱,再说了,所谓的世界,也就是那些士族和权贵把守的地方。

    皇甫启冷笑一声,随即大声说道:\"执金吾,我从来没有逼任何人,你刚才说的话,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执金吾都这么说了,我就不知道你给大清王朝的名字用什么词来命名了?\"

    这是要翻脸不成?

    太好了!

    本侯还真不怕,不管怎么说,今天这个名头,我一定要定了,用这样的手段,来打压我在朝威仪上的地位,简直就是做梦!

    皇甫启身上的气息,让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感到了一丝畏惧,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皇甫启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如此嚣张。

    袁滂等人看着这一幕,知道这次的朝堂之争,只怕是不能善罢甘休了,如果连这座庙的名字都不能确定,那么这个名头也就不能公布了。

    他们本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来打击一下皇甫启在朝中的权势,但现在看来,却是不了了之了,袁滂等人都在琢磨着,要不要给自己的神殿起个什么名字。

    皇甫启看着满朝文武百官的反应,脸上带着一抹笑容,如果他们同意了这个名字,那么他们的名字就可以实现了!

    袁滂瞥了皇甫启一眼,又对刘尧垂下了头,“大帅,我只能冒昧的请求,让他赐名熹宗!”

    一般情况下,这座寺庙的名字,都不会按照这个名字来命名,不过也有一些贬义,比如:“愚,愚,腐败!”

    袁滂如此宣布自己的名字,在士族和权贵们看来,也是刘宏的决定,很有道理。

    刘宏的所作所为,都是削弱士族和权贵的根本,这让身士族和豪强的官员们,都很是不爽。

    陆小凤道:\"臣附议!\"

    刘弘、丁宫等人纷纷表态,马日碑等汉人则是迟疑了一下,纷纷表示赞同。

    先以祀名制,后以朱氏之名命名;刘宏,刘宏,你活着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受士族和豪强们的待见。

    皇甫启面无表情地望着众位大臣,心里暗暗叹息,他对刘宏也有几分欣赏。

    无论是任命十常侍,又任命何晋为大元帅,都是为了平衡朝中士族和豪强,只是这一招有些粗糙。

    但无论如何,通过刘宏的一系列牵制,士族和豪强的力量,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是他们的眼光有限,也让原本就孱弱的汉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黄巾之变”的时候,士族和豪强势力的推动下,但没有人知道,黄巾之变会对汉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这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陆小凤道:\"熹宗?\"

    皇甫启微微一笑,看着元稹,道:\"你果然孤陋寡闻,也不明白你为我汉朝立下了多大的汗马功劳,怎么会选了熹宗呢?\"

    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如此嘲讽,饶是袁滂涵养极好,此刻也是勃然大怒,双目之中,更是精光四射。

    这个男人,就是这么记仇,不会被人揍。

    皇甫启只是稍稍收起了自己的气势,就让朝中的官员都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足够让他们倾覆了。

    虽然不知道刘弘和袁滂暗中有没有勾结,但皇甫启本能地觉得,这次册封大典,应该是经过了一番周密的讨论,才敲定的,为的就是一次打击。

    袁滂直起身子,对着皇甫启道:\"大将军见多识广,不知该给陛下选个什么名字?\"

    皇甫启听到这话,目光一转,看了一眼满朝文武,然后傲然说道:\"大行陛下在世,为朝廷做出了许多贡献,平定了黄巾之乱,铲除了王芬,平息了叛乱,恢复了我的尊严,这样的人,应该是我的宗室!\"

    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方面的。

    从士族和豪强的立场来看,他们是要借此机会压制皇甫启的,但考虑到刘宏的劣迹,再加上当地的叛变,再加上王芬擅夺皇帝之位,袁滂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相反,如果皇甫启要保持威仪,就必须从不同的立场来看。

    他说的都是真的。

    虽然有过一次“黄巾之争”,但都被压制住了。

    虽然有一些造反,但都被压制住了。

    皇甫启为何能统领麾下镇国兵?这不正是刘宏让他前往西凉镇平羌族反叛的原因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