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132章 布置与改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甫启看着手中的折子,仔细看了一遍,根据天策府的说法,此次出征,需要三万镇国大军,而雒阳则需要驻扎二十万。

    命令程昱,长孙无忌,魏征,唐寅,在雒阳驻扎。

    又传令高顺,掌留守镇国军之事,这一次,他的任务,就是由他来负责。

    任命秦琼为前卫统领,徐晃为统帅,典韦与许褚,乐进,李典于中。

    命令贾诩,荀残,郭嘉,荀攸,房玄龄,杜如晦,都是随营的武将。

    \"是啊,这个协议我很高兴。\"

    皇甫启放下奏折,赞许地点了点头:\"仲德,这次我要去雒阳了,这朝堂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和副官商量,如果有人不长眼睛,胆敢在我雒阳闹事,就命元德带兵去镇压!\"

    \"唯!\"程昱低下头来。

    \"副总管,让人将这一封信,写成一封,呈上三公的官府。\"说着,他将手中的折子取了出来,交到了长孙无忌的手中。

    \"雒阳城的变化,并不是很大,既然如此,我们明天就离开娄州,前往长安城!\"

    \"唯!\"长孙无忌毕恭毕敬的说道。

    皇甫启长身而起,看着聚集在一起的众多幕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是你们出人头地的好时机,我也希望这一次的战斗,大家都能全力以赴,哈哈哈...\"

    o110硬币

    有贾诩,有荀残,有郭嘉,有荀攸,有房玄龄,有杜如晦,这六个人都是军中的一员,皇甫启实在想不通,董卓到底有没有能力抵挡住自己的军队。

    贾诩和荀残都露出了一丝笑容,从一开始,他们就在幕后推动着这场混乱。

    虽然镇国军的兵力,仅仅只有三万人,但是一旦抵达长安,必然会有更多的军队跟随,到时候,他们便可以率领大军,将董卓拿下!

    一切的一切,都在天策府的统筹之下,尽数被安排妥当,战争所需要的物资,也都准备好了。

    这一战,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长安,然后在战争开始之前,处理好一切,与皇甫启并肩作战的镇国军,也变成了一匹马。

    以镇国军队的行进速度,最多再有两天时间,就可以到达长安,进行短暂的休息。

    就在皇甫启等人,商量着长安的事情时,一封来自将军的折子,已经传到了三公的官邸,在整个罗阳城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在这一片区域内。

    \"司空,这位大统领准备的这么早,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这么快就准备好了,看来大帅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叛乱了。\"

    自从蔡琰在朝谋取好处之后,卫觊就成了刘弘的左膀右臂,为了稳定在朝的形势,他选择了为他效力。

    刘弘捋了捋自己的长衫,说道:\"将军军所掌镇国军队,乃是我汉朝最强大的军队。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问题都处理好,对于大帅而言,并不是一件难事。

    再说了,有了大丞相的帮助,大帅若是耽搁的时间太久,我反而会怀疑,现在对于我汉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定西凉。\"

    抛开皇族的核心地位,与群臣见面时,哪怕刘弘是司空,也不会将自己的真实目的说出来。

    赵信微笑着说道:\"司空,大统领大人要去雒阳,这可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现在朝廷里有很多官员,大将军之前就控制着这件事情,正好可以趁机推荐给皇帝,让他去征召!\"

    皇甫启虽然掌握了整个汉室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位国君,都会成为一个“吉祥物”。

    之前因为皇帝陛下的强势,加上朝廷上的动乱,刘弘一直没有动用权力,如今皇甫启要从雒阳身边溜走,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好时机。

    事实上,不止是司空府,司徒府、太尉府、九卿府等诸多朝中重臣齐聚一堂,都在商议着。

    皇甫启坐镇雒阳城,如同一道锁链,束缚着众人,让他们不能随意乱来。

    不过,当皇甫启从雒阳身边走出来后,他们的桎梏似乎也随之消散,他们也都在朝自己的目的,寻求自己的好处。

    他们这些士族,豪强,如果不能在朝里争权,那么他们辛辛苦苦的往上攀附,在背后发展自己的力量,有何意义?

    如今,汉朝的权势还未完全消散,在整个大秦都是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就算是那些掌握了大权的人,也不会说自己不敬大秦。

    若是自己说了,恐怕整个大陆都会对自己出手,绝对不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

    \"砰砰砰...\"

    皇甫启和刘尧,正站在一座高高的高台上,三公九卿,分别站在一张副台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是井然有序的站立着。

    皇甫启站在一座平台上,望着前方密密麻麻的士兵,还有徐晃、秦琼等一众将军,正策着战马,威风凛凛。

    有如此强悍的军队,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皇甫启心中一动,借着擂鼓之势,对着刘尧垂首行礼:\"皇上,今日之叛徒董卓,不顾我汉朝,私自造反凉州,属下身为汉室大帅,自然要去剿灭奸佞。

    这次我要走了雒阳,朝中的事情,就交给三位大人和三位大人来处理,我对他们有信心,一定会帮您处理好政务的。\"

    刘尧面色如常,心中却泛起了波澜,这句话说的很好听,三公并没有实权,负责一切事务,最终还是要交给程昱。

    这尚书之位,应该是我最信任的人才对,但我没有亲自过问,这才是你执掌朝堂的关键。

    但这一次,你能从雒阳出来,对我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好处。

    刘尧嘴角泛起一丝笑容,走上前来,一把抓住了皇甫启的手臂,微笑道:\"大帅是我汉人的胜利者,我想大帅此次出兵,一定能够平息叛乱,还我汉室一个清净!\"

    皇甫启和刘尧对视一眼,刘尧被皇甫启眼中的杀机吓了一跳,连忙向后缩了缩。

    然而仅仅几个呼吸之后,皇甫启却是微微低头,往后退出几个小台阶,然后转身望着聚集在附近的镇国军。

    \"刷...\"

    倚天之剑出鞘之声,皇甫启举起倚天之剑,大声喝问:\"奉圣旨,立即赴西凉开战,以平我汉室国贼!\"

    \"狂风!\"

    \"狂风!\"

    三万众镇国士兵,在刘尧和文武百官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纷纷举起了手中的长矛,仰天长啸,震耳欲聋,直冲云霄,宛如千军万马一般。

    这就是当今最强大的汉人军队?

    此时此刻,不少人都是唏嘘不已,他们望着皇甫启,目光也有些复杂。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自己还能赢么?

    但皇甫启并不知道这种事情,而且他也不在乎,反正他来这里,也是为了自己的好处。

    在刘尧的目光中,皇甫启率领三万众镇国军,直逼函谷关,直逼长安城。

    \"侯爷,我想,这次我要走了,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们,一定会很高兴的。\"贾诩微笑着道:\"侯爷。

    \"说起来,诩也是要继续呆在雒阳,将那些反对你的人全部抓起来,这样朝廷才能安定下来。\"

    皇甫启听到这话,嘴角微微翘起,心里却在盘算着:“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我的忠臣制度,不会让我这么做的。”

    但是,就算没有了这个系统,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给抓了起来,这对于汉室威仪来说,也是一种侮辱。

    若真是如此,以汉室为借口,攻打各大势力,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闻和,你如今要去攻打西凉城,也不必考虑雒阳之事。\"

    平复了一下心情,他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要下雨,那就成亲,与其去想那些没有意义的事,还不如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在长安站稳脚跟。

    我们这一次出兵,表面上是要攻打西凉,可真正要对付的,却是士族、豪强的三大帮派。\"

    关中是汉朝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虽然在半路上遭遇了灭顶之灾,但在“小冰川时代”的冲击下,三州之一的关中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

    不过那些从四面八方迁徙到三辅之地的大商人,都已经在这里扎根,要想夺取三大副之位,就得先把他们的头目给收了。

    荀残策马而来,说道:\"侯爷,要顺利接手三个副手,光靠武力是不够的,这些士族和豪强在当地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如果我们强行攻打,那么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西凉夷为平地,这对于侯爷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皇甫启微微一笑,\"本侯也明白,这一次的西凉之行,是因为各种原因,最后的结果。

    我想,朝廷里的官员们,一定希望我能多打几场仗,让我在朝堂上的声望,被他们给毁了。

    这一趟长安,我要用我的能力,让那些胆大包天的人,乖乖听话。\"

    虽然皇甫启身为大元帅,执掌朝政,可他的直系亲属,却并不多,毕竟,朝中的直系子弟,实在是太少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