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252章 阴谋诡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汉室,极难见到群臣齐聚一堂,对皇帝奏奏一件事情表示反对,但如此喧哗,显然是有敌意的。

    皇甫启手握倚天剑,面色冷漠的走向了大殿,身后是贾诩、荀或等人,以及杨彪等人。

    而如今,关东的文武百官,却只有一半左右。

    \"这件事情要定夺,李卫在平县做的事情,简直就是无理取闹,再这样,我们汉室还有什么律法可言?大秦的尊严呢?”

    “不错,不管大帅如何维护,李卫都不会这么做的,河南尹麾下的都督,居然被赶出了平县,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种事,在我们汉朝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不严惩,以后还怎么威风八面?”

    德阳殿内,不少关东官员都是一脸的愤怒,而刘尧则是安静的端坐在王座上,有些头痛。

    刘尧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大帅,你还不出来吗,要是让他这么做了,那可就是天翻地覆了。

    虽然刘尧也明白,这群人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与皇甫启作对,也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在刘尧看来,皇甫启的政策对汉朝有利,因为一旦实行,汉朝就不会有人贪污了。

    但这个计划是皇甫启提出的,刘尧一直在怂恿关东的文武百官,想要找到对付皇甫启的办法。

    刘尧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大帅来了!”

    原本喧闹的德阳殿,在这一刻,突然变的鸦雀无声。

    三公九卿,刘弘,马日碑,以及诸多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是齐刷刷的朝着德阳殿内走来的皇甫启望去。

    贾诩、荀或等人护送着皇甫启,手握倚天剑,一身书生长衫,面容冷峻,威风凛凛地踏入大殿。

    皇甫启冰冷的目光,从德阳殿内的文武百官身上掠过,所有人都是下意识地低头。

    皇甫启不管不顾,径直走向大堂,坐在了自己的席位上,先是俯瞰下方的文武百官,然后对有些兴奋的刘尧垂首行礼。

    \"参见皇上,我之前在平县巡视,没想到会被人胁迫,举行朝会。”

    朝中,许多文武百官都皱起了眉头,这是在威胁吗?这分明就是在为汉室着想。

    何颛上前一步,“大帅,我们从来没有强迫过你,今天之所以聚集在德阳大门口,就是为了一个文盲的平县统领李卫,让平县上下都是一片哀嚎。

    他煽动一群流浪汉,在平县内制造混乱,就在不久前,平县还传出了河南尹治的邮政使张卞被李卫的手下击溃的消息!

    如果不严惩,我们汉朝还有什么律法可言?\"

    王允紧随其后,说道:“上军校尉说得对,上将军在会议上说,要恢复我汉室的律法。

    就连狄仁杰等人,也在朝中供职,我倒要看看,李卫有没有违反汉朝的规矩?”

    星辰。

    一出手就是要立威,看来是做好了万全的心理准备。

    皇甫启微微皱眉,对着何颛和王允问道:“这件事情,恐怕不是你们所说的那般。我从平县返回,你以为我不知道平县的情况?”

    长孙无忌走上前来,说道:“大帅所言极是,河南尹治麾下的张卞,自从来到平县之后,对百姓一无所知,便对平县的李卫破口大骂。

    纵然他能监督河南尹管辖的县城,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未必如此。

    对不对?既然如此,这个张卞到底犯了什么罪?”

    无论长孙无极等人去平县巡视时,给侯爷出过什么主意,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何颛等人,在这朝堂上,居然拿李卫来对付自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侯爷的人,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王允冷笑一声,上前一步,说道:“你这张臭嘴,自然是要说什么的。

    你怎么会发现,张卞来到平县之后,不问世事,直接质问百姓,那个平县的李卫呢?

    就我所知,与你说的完全不同。平县十余名乡绅齐聚平县府衙,对李卫进行了强烈的反对,这还不是人民的心声?\"

    王允的话,立刻得到了大殿里许多人的赞同,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才能真正的体现平县的民意。

    至于黎庶,又如何?他们只是一堆人而已,他们说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这种念头在大汉帝国是司空见惯的。

    何为黎庶?

    那么,他们就是被人利用的对象,没有了这种生存的意义,他们又怎么可能继续生存?

    如果不是潘?没有处理好这件事,让皇甫启亲自出马,恐怕平县的屠杀,潘?也不会受到影响。

    \"呵呵……\"

    德阳殿中,传来了一道爽朗的大笑声,这一声大笑,让王允等人都是皱了皱眉。

    狂妄,真是狂妄!

    “河南尹,依你之见,那平县岂不是只有区区几十个乡绅?”皇甫启目光一寒,看着王允道。

    “既然如此,我要不要将平县所有的百姓,都转移出去,只剩下那些有道德的人,住在这里?”

    王允此话,当真是荒谬至极。

    谁也不敢保证,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刘秀建立了东汉,在当地豪强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也导致了东汉的根基,在最初的年代,就已经落后了70多年。

    随着两大王朝的建立,豪强的力量逐渐壮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仗着自己的权势和家族的底蕴,培养出了大量的学生和官员。

    而他们虽然是汉人,但对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才会有现在的局面。

    皇甫启这一番话,正中王允的痛处,黎庶不可能搬到这里来,如果他们都搬走了,那平县豪强们还能干什么?

    “大帅真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平县的百姓,会莫名其妙地迁徙?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只老狐狸,一定是上当了。

    “他们过得很好?河南尹,你说的对不对?

    你去跟河南尹说一声,顺便把平郡的情况,都说一遍!”

    “只可惜……”

    荀或躬身行礼,然后快步上前,沉声道:“根据刑部的情报,平县六成以上的地盘,都是由那些乡绅用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方法,从平县的百姓手里夺了过来。

    那些丧失了自己的土地的农民,为了维持自己的家庭,不得不成为所谓的“地主”,他们不但要付房租,而且要负担沉重的税收。

    如果不是天灾,他们还能勉强度日,但如果遇到天灾,他们根本无法承担,只能被迫出卖。

    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荀或虽然是颍川荀氏的人,但荀氏的做法要温和得多,不会像其他士族、豪强那样,拼命的压榨他们。

    王允和何颛两人闻言,顿时无语了,这样的话,实在是太正常了,但是,在朝中,他们如何能够解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