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忤逆幼帝,竟然是忠臣 > 第268章 政治改革与改革(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们并不清楚,在汉室的改革大潮中,他们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掌握着什么样的权力。

    现在世界大乱,还不如搞点大动作,毕竟汉室的皇帝陛下,惹起了众怒,皇甫启还怕什么?

    杨彪强压下心头的兴奋,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是的,现在三公九卿都被撤换了,那么他们之前掌握的权力,还怎么分配?

    他不可能告诉他们,让他们的内阁来管理自己的国家。

    德阳殿中,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皇甫启会如此卑鄙无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皇甫启身上。

    皇甫启微微一笑,说道:“杨先生,请息怒,荀先生现在要念的,便是各府下属的官府。”

    这句话,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看向了荀或。

    荀或不动声色,又取过一张布条,朗声念着:“内务是内务,但要管理内务,就需要分门别类,以保证内阁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在女帝同意后,特设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商部,每一部都有一位秘书,两位左膀右臂,一位员外郎。

    五大部下,又有数个衙门,隶属于……”

    这……

    一条五条线,将朝中的文武百官说的清清楚楚,让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骇然。

    户部:王安石、左侍郎、司徒三人。

    司库:寇准,左侍郎,魏古,右务郎裴茂。

    司马光,左侍郎,孙瑞,右卫。

    尚书冯道、杨众、宋果。

    庞籍、唐寅、右卫郎杨琦。

    而在关西一脉的重臣们,更是察觉到,光是五部,就已经掌握了汉朝的内务。

    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也太过分了吧!

    皇甫启,就不担心,他会被其他人,影响他的权力?

    不过杨彪等人很快就意识到,皇甫启建立的新政府,只是将内部事务列为了一部分,并没有涉及到刑部和军部。

    看到皇甫启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杨彪等人都知道,皇甫启提出的汉朝制度,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事分开!

    内部权力和司法权力是分开的!

    就连原本处于下风的商业,也被皇甫启一力捧上了天,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第五巡走了过来,说道:\"大帅,你设立的内阁和五部都很不错,可是刑罚和军队呢?\"

    没错,三公九卿制度中,刑罚与军队都包括在内,但如今,内阁成立,掌管五大部门,负责各地事务。

    可是,他的话,似乎还缺少了什么,让文武百官们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大帅的事情太过匆忙,忽略了什么?

    皇甫启微微一笑,道:“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忘记,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诸位请听荀大学士宣布。”

    杨彪等人听到这番话,之前的猜测,终于被证实了,一个完整的政府架构,开始逐渐成型。

    荀或接过卷轴,又道:\"为了显示我汉室的律令,又为中百人监督,在陛下允许下,设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以后三律司不再是内阁,而是由朝廷统一管理,由刑部掌管,由大理寺掌管,由都察院掌管。

    我汉室以前屡有病痛,都是因为律法不清,所以我汉人要改革,就得从上到下进行改革。”

    轰隆……

    荀我说完之后,杨彪等人都是一脸的震惊,谁也没有料到,皇甫启竟然会用这样的手段,来改变汉朝的制度。

    虽然内阁的职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原本属于三公九卿的权限,也被剥夺了。

    包拯、宋慈、右卫郎徐。

    大理寺:狄仁杰,大理寺卿,李建成,尚弘。

    监察使:李渊、魏征、王服、韩琦。

    当三大法部的高层名单公布之后,杨彪等人的心里,也是越发的笃定了。

    因为卫觊、裴茂、司马防等人都是世家子弟,所以雒阳的朝堂上,只有寥寥几人,所以,大部分的权势,都被皇甫启一脉和关西一脉的官员瓜分。

    看到大臣们的表现,皇甫启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三公九卿制度虽然更好,但对各地的控制,并没有达到最大限度。

    “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我为了维护我大秦帝国,所做的一切。”皇甫启手握长刀,面色平静地说道。

    “之前的朝廷制度,虽然能够控制整个世界,但并不完善,特别是在士族和豪强势力日益壮大的情况下。

    诸位都想要在这里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我也不想让诸位在担任好自己的职务之后,尽心尽力。”

    皇甫启的话,让杨彪等人都意识到了皇甫启对改革的坚持。

    就算是这种新的制度,一旦传遍整个大陆,都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也挡不住皇甫启。

    一念及此,杨彪等人立刻低头:“请大帅放心,我等一定竭尽所能,拯救我汉朝。”

    从以前的无能,到如今的大权在握,皇甫使是最直接的。

    用这种方法,让杨彪等人,从心底里支持自己建立的新的汉室制度。

    很明显,事情正在按照计划进行。

    汉室内部的事情,已经有了清晰的架构,五部三司的成立,让所有人都开始思考,接下来,会怎么安排这些部门?

    对于这一点,皇甫启并不是很关心,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他需要的是稳定军力,而不是其他。

    雒阳王朝,一直都是由他说了算。

    皇甫启看着大臣们的表情,缓缓上前,手握倚天剑,沉声道:\"除了五大衙门和三大衙门。

    另外,我还重建了太师殿、御史台、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殿、太医……

    这些职责,分别来自于宗正,太常,太仆,大鸿胪,大司农,少府。

    相关的任命也定了,各个部门的人事安排,都交给了各自的高级官员。”

    宗正、刘陶、太常寺卿唐瑁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有些兴奋,因为整个朝堂的架构,都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成型了。

    而皇甫启,则是在示好。

    从头到尾,贾诩和郭嘉等少数将领,以及许多参谋大臣,都没有接到命令。

    杨彪,韦端,卫觊,裴茂等人,都在想着,这一次,皇甫启到底要做些什么。

    内部权力和司法权力,是分开的。

    对于皇甫启而言,他最信任的一支部队,他岂能不看重?

    荀或将所有官府的权力都说了一遍后,所谓的“文书”,也就到此为止了,只剩下‘武力’一项。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