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未来可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良久之后,还是朱元璋耐不住性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太祖高皇帝:

    “咱算是听明白了,你小子的宫里面长着这么一颗神种。”

    “但是,新山一战,却被逼的要无数朱家人献祭,才能够将大明江山勉强稳住?”

    “关键是,人家闽浙的总督都给你上过几次书了,说这玩意儿能吃。”

    “你小子非但不听,还把它给种在花园里,不闻不问?”

    “好啊,真是有你的,我看你就应该活活吊死在新山上!”

    “老四啊,老四,你这小辈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啊!”

    思宗烈皇帝:

    “不是啊,祖爷爷,咱是真的没想到啊。”

    “要是早知道这小小的一株花草,居然能够有这么高的产量,而且还可以吃。”

    “我就算是把整个后花园全刨了,拿来种这些洋芋也在所不惜呢!”

    太祖高皇帝:

    “你这臭小子,还敢在这里狡辩!”

    “皇明祖训上怎么说的,要去切身体会民间疾苦,探查百姓衣食住行!”

    “你怕是一个字都没看吧?”

    “祖训都被你抛之脑后了吗?”

    “哦,倒也不完全被抛之脑后了呢,禁海都快把大明给憋死了,你们脑子里就想着这一条不松手。”

    “不合理的组训被你们铭记在心,最有用的,你们是一点也不关心,所以是在故意跟咱对着干?”

    “一个个的,不知道你们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难道眼睛瞎了,心也瞎了吗!”

    “朱祁镇,你给咱接视频电话,随机抽查背皇明祖训!”

    听到这话朱祁镇当即打了个激灵,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他不过就个看热闹的,怎么还能扯到自己身上?

    朕观古今国天下……嗯,这个……下一句是……

    而另一边的朱由检。

    却不敢有丝毫耽搁,这边的战况稍有平息。

    朱由检便带着人回到皇宫,去御花园找到了那几株洋芋。

    尽管天色已晚,但并不影响几个人顶着主火,小心翼翼的刨洋芋。

    “祖爷爷,您看是不是这东西?”

    “啧啧啧,您看这个根茎实在是太多了,这东西块儿也太大了吧!”

    透过微弱的烛光。

    朱元璋,朱棣,朱祁,三个人在三更半夜,全程紧张的目睹着土豆被连根拔起的过程。

    那个坑都不知道跑了多深。

    生怕旁边的小太监毛手毛脚弄坏了东西。

    朱由检亲自上手,把自己刨得一身污泥,可也乐在其中。

    知道那些土豆顺着根茎初步显露出来时。

    朱由检有些蒙圈了。

    “祖爷爷,您看下面这些小块块可是您要的果实?”

    朱元璋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你快说说有多少个!”

    “掂量一下有多重!”

    朱由检刨了半天土,累得蹲在地上,也顾不得什么形象。

    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似的,将那一株土豆平摊在地上,用手指一个一个的清点。

    生怕是数错了,数漏了。

    整个紫禁城上下,所有的宫女太监全然被这眼前一幕所震惊。

    “一、二、三、四……”

    “祖爷爷,手掌大小的一共有九颗,加上两个中等的,一共是十一颗!”

    “用手掂量一下,大概是有一斤重吧。”

    “怪不得生长在他身边的那些花都死了,也不能说这东西好养活,只能说生存能力太强了。”

    “你看他这么多根筋,全把其他花的养分都吸收了,怎么能活不下来?”

    看着那一棵棵还未剥去泥土,黑乎乎的土豆。

    朱由检心中也不由得泛起一阵感触,突然流起了眼泪。

    “啪嗒”“啪嗒”。

    这眼珠子就顺着眼角掉了下来。

    “太好了,真是老天有眼,南大明苦于惊慌的百姓和将士们,再也不用忍受这种疾苦了!”

    “大明有救了,有救了啊!”

    明末之年。

    天灾横行不断,外敌虎视眈眈。

    什么事情最为要紧?

    当然是解决内忧,排除外患。

    可要解决这样的麻烦,什么东西最为重要?

    钱财?

    那就太肤浅了。

    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粮食紧缺。

    由于天灾问题,粮食的产量急剧下降,户部的库房已无存粮。

    如果再这样下去,打仗的将士们吃不饱,就连种田的百姓自己都在挨饿。

    哪怕是朱祁镇有了一次抄家的先例。

    那些藩王啊,士大夫,还有各种勋贵呀。

    搜出来的钱财是不少,可粮食却全部都是沉积的。

    那都是以往收的旧粮,的甚至是纯上了好几年的,新粮屈指可数。

    哪里有只出不进的道理?

    你说那些公卿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平民百姓?

    但是一旦将眼前这个东西推广开来。

    不仅好种植,而且产量高,不出一年时间。

    他们的粮食问题就可以迅速得到缓解。

    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

    什么李自成?什么王通,什么内忧外困?

    只要恢复元气的大明,怕是用不了几年时间,我可以将它们稳稳的压制。

    大明的强盛或者衰败,从来都不是因为外敌而控制。

    而是因为内部的资源稀缺!

    他们汉人遍布中原,说打仗没人,那是不可能!

    可如果打仗没粮食……这才是最致命的!

    哪怕是几百万的军队,要求他们饿着肚子打胜仗。

    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事情!

    朱由检是想得透彻。

    他跪在地上,眼珠子哗啦哗啦的流。

    旁边的宫女太监,自觉的将脑袋转向一边。

    这东西可不行,看啦看了是要挖眼珠子的!

    反而是朱元璋和朱棣。

    再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是看着这样感触颇深的朱由检。

    他们的心里也跟着百感交集。

    今天群里的几个人。

    如果说最懂朱由检心情的,大概就是朱元璋了。

    他白手起家,贫农出身。

    自知百姓疾苦,自知饥饿寒食。

    不像这些小辈们,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

    哪怕是朱棣出生,那个时候江南的半壁江山也已经落入汉人之手。

    各地的百姓早已有了领土权,也可以开始自行生产,无需忧虑温饱问题。

    所以啊,只有真正从苦难中过来的人,才能够切身实际的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