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二百四十一章 百姓只是想要活下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大娘闻讯转头,显然是被突然出现在自家破屋的海瑞,吓了一跳。

    勉强定住了心神,才应了一声

    “嗯,好。你们稍等一下,我这就去给你们取水。”

    不一会儿,那大娘便端着两碗清水,迈着摇晃的步子走了出来。

    “喝吧,看你们衣冠楚楚,应该是外来的落难人。”

    “我这家里吃的没有,之前的也没有,但是水这东西还是够的。”

    看着面前布满裂纹的搪瓷大碗,海瑞毫不嫌弃的捧了过来,直接将水一饮而尽。

    擦了擦嘴角,又开始扫描起周围的环境,不免有些诧异。

    “大娘,您这地方都未修缮好,怎么就住人了?”

    这句话,却引来了大娘的一生无奈长叹

    “哎……还是别提这事儿了。”

    这其中的无可奈何,着实让人萌生一阵疑惑。

    顶着心中的万般不解,海瑞追问道

    “大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看着一脸天真的海瑞,大娘眼里充满了羡慕。

    “你们不知道就是没有经历过,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实在叫人羡慕。”

    “我看你们二人穿着不凡,模样端正,想必也是识文认字的读书人吧。”

    “那你们可曾听闻前些日子在街上被砍头的王直?”

    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何止是知道呀,旁边的王本固更是这件事情的当事人。

    不过,既然心中存有疑虑,那么这答案自然就不能呼之欲出。

    海瑞故作迟疑的点了点头

    “到时听说过一些,不过那王直之死和您这没有修好的房屋有什么关系?”

    “听说那人可是倭寇,穷凶极恶,杀了咱们好多大明人呢!”

    听到他这么说,大娘也只是摇头叹息。

    “的确是倭寇,也的确是十恶不赦之人。可是咱能有什么办法呢?”

    “你们也看见了,村子里就这情况。良田没有多少,饭也吃不饱,别说是咱们了,这孩子总得想办法让他们活下去呀。”

    又是一声长叹,只见大娘佝偻着腰背,捍卫着步子,坐在摇摇欲坠的椅子上。

    那一双布满愁云的眼神,遥遥的望着天边,似有万般无奈

    “事到如今,咱也没有必要瞒下去了。如今朝廷严查,估计也瞒不住了。”

    “其实,我儿子就是在王直手下当差的。”

    “原本王直都已经说好了,他这次打算归降朝廷,在他手下当差的人也可名正言顺。”

    “继续跟着他的,也可以换一身清白,这是不想跟着的,那就会给一笔钱,让他们安心回家过日子。”

    “因为我儿子的缘故,这也就给了我一些银子,让我找人盖了这两间瓦房。”

    “谁曾想这老天不长眼啊,王直都还没来得及表明心意,就直接被那王大人一刀给砍了。”

    “现在王直还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倭寇,朝廷又在严查王直,到处抓乱党,凡是和他沾着边儿的全部都要去蹲大牢。”

    “我儿子为了避风头,带着家里的钱也不知跑哪儿去了,你说这房子没了钱,还能休得下去吗?”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啊,也不奢望什么荣华富贵。只是想求一条活路,苦点累点也无所谓,可怎么就这么困难啊!”

    那大娘说着说着,兴许是情到深处,也开始抹起了眼泪。

    从账目上来看,这大娘家共有三个儿子,与王直暗地里都有买卖往来。

    海瑞抬起头,再一次认真的审视了大娘现在的处境。

    三个儿子都在顶风作案,也才换来这修了一半的屋顶。

    也不是说这风险高的活能带来什么荣华富贵。

    只能说,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求个活路。

    大娘的哭声蔓延在院中。

    作为当事人的王本固,却一脸不可置信的盯着他问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觉得他不该死?”

    “那个王直,他!他数字引进倭寇,那些倭寇残害百姓,掠夺钱财,他!”

    还没有说完,那大娘突然抬起哭的惊恐的双眼,盯着他愤愤不平道

    “当今乱世,什么叫做杀人?谁在杀人?”

    “真正杀人的人,不是朝廷派来那啥御史跑过来巡海。”

    “就是因为他,所以那些倭寇才开始泛滥闹腾的!”

    “能够做买卖,能够糊口,能够赚钱,谁愿意去背那杀人的罪名?”

    “还不都是因为朝廷死活不让吃这碗饭,家中无地无米,朝廷不管咱们的死活,难道我们自己还不能想条活路!”

    “说的直白一些,这不就是官逼民反吗?”

    “我们之所以走到那条路上,这源头在谁呀?还不是在于朝廷!”

    看着大娘神色激动,连双手都在跟着颤抖。

    他没有理由怀疑为了糊口,三个儿子都已经不知所踪的女人。

    自从朱纨开始巡海之后。

    东南地区倭寇数量暴增,烧杀抢掠的次数更是高达六百余次。

    而朱纨出海的开始。

    也正是东南大族和嘉靖展开博弈的开始。

    大娘的话,让王本固心中万般煎熬。

    直至这个时候,他才有那么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自己所谓的伸张正义而杀了王直,好像是个错误的选择。

    尽管知道王直罪孽深重,手上沾了无数鲜血。

    可是从小饱读圣贤书的他,知道什么叫做审时度势,知道自己一时冲动的行为害了百姓。

    他,并不是对不起王直,而是愧对于这些百姓!

    无论如何。

    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心中的大义,为了百姓和大明着想。

    可眼前这个案例告诉他。

    自己未必就是对的。

    无论如何。

    这时候的王本固,一颗坚毅的心已然深受感染,开始动摇了。

    两人告别了大娘。

    随后根据账本,有分别去拜访了附近几名“通倭”的老百姓。

    当天夜里。

    二人借着月色回到了胡宗宪的总督衙门。

    只是这一路上,王本固一言不发。

    直至入了衙门,看着公堂上那个大大的“公”字。

    王本固犹如受了一记重创,情绪已然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做的。

    究竟是对是错?

    “海大人,我,你这。当初本官斩首王直,是出于正义之道,并,并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