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和运气王无法交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祖高皇帝:

    “小子,莫非你开海失败了?”

    世宗肃皇帝:

    “是啊,这是儿臣派下去的臣子送回来的奏章,大家要不看看。”

    嘉靖将折子打开,摆在众人的眼前。

    所有的皇帝看的聚精会神。

    最后却都无一陷入了沉默。

    只有朱祁镇看完之后,仍然是一副疑惑之态。

    抓了抓脑袋,好奇的问道

    “祖爷爷,这臣子奏请开海,不应该是好事一件吗……”

    “咱们是想开海,不就是需要那些大臣的让步吗……”

    几个人的白眼纷纷扫了过来。

    一众皇帝都懒得搭理朱祁镇。

    这小子就是单纯的狗屎运好呀。

    纵观明朝上下,没有哪一个皇帝接手的摊子是比朱祁镇要好的。

    就算是赔了二十万精兵,把自己栽在了土木堡,他现在还能够稳坐在这位置上!

    这小子出生的时候,Buff上全都加的是运气吧!

    当然呢!

    稍微值得庆幸一点的就是。

    至少后世这些皇帝,没有一个是比他要废的。

    朱祁镇是个好人,可也仅限于此。

    未必就代表他是一个合格的治世之君。

    “祖制啊!祖制!”

    朱元璋都被气得脑壳疼,一遍又一遍的念叨这两个字。

    “咱大明历下这么多祖制,怎么想开个海就这么难了!”

    “难道后世之人,脑子里记住的就只有一个禁海吗!”

    在龙椅上坐着的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弹射而起直接怒吼道:

    “来人啊!”

    姜维连忙冲了过来。

    “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

    “立刻摆驾奉天殿,敲响警阳钟!”

    片刻之后,钟声回荡,奉天殿内钟鼓齐鸣。

    百官朝见!

    整个金陵文武,一听到钟声之后,即刻放下手中所有的公文,一个个匆匆赶往凤天殿。

    龙椅之上,朱元璋早已面色铁青。

    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此时挡在朱厚?忻媲暗摹

    丝毫不亚于秦王扫六合以来,最为恐怖的一朝臣子。

    他们并非王莽董卓那般,不是专权擅政。

    也不像五行七宗那样垄断朝堂。

    他们好像在用一种十分新颖的手段,潜移默化的变况。

    厚重的钟声在不断回响,迟迟没有散去的意思。

    百官们急得不断奔走,又不断抹着额间的汗水。

    此时并不是该上朝的时辰。

    这个时候敲钟,只能够说明一件事情。

    皇宫必然出了大事!

    可眼下大明能出什么大事啊?

    要么就是与国本有关。

    要么就是老朱要驾崩了……

    一想到这些无论,纵然是胡子花白,七老八十的老官,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脚步。

    等到所有的百官都大汗淋漓的齐聚一堂时。

    只看到端正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此时正面露凶光的盯着奉天门。

    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自己是为了大明着想,是为了抵御外敌,谁知道会发展成这样的局面。

    随着一阵高呼万岁之后。

    燕王朱棣打量着朱元璋那一张神情紧绷的脸,不禁疑惑问道

    “爹,今日是发生了何事,居然敲响景阳钟?”

    望着那百官,朱元璋低头,有气无力道

    “今日事出突然,正紧急召集百官,只为了一件事情。”

    “咱亲手定下的大明祖训,若是在后世为奸人所用,妨碍天子施政,该当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就连朱棣也感觉后背出了一阵冷汗。

    与朱元璋所想不同。

    原本他会以为,这些人竟然会说“陛下圣明之举,定然不会为奸人所用”诸如此类的词汇。

    可当他这个问题落下之后。

    迎接而来的则是朝堂的一片寂静。

    黄子澄更是感动的眼泪直流。

    陛下!

    您可总算是反应过来了!

    这眼下瞅着,不就朕要为奸人所用了吗?

    靖难起兵,这算不算祖制为人所滥用啊?

    还愣着干什么呀?陛下!

    为了大明的和平。

    赶紧削削藩才是硬道理!

    看到所有人都静默无言,朱元璋自顾自的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当着百官的面,讲述着嘉靖现在面临的情况。

    当听到朱元璋描述的环境。

    本是一语不发的百官们,这下更是彻底的把头都埋下去了。

    年轻的朱棣脑子,倒也听出了几分大概。

    至于像是傅友德这样的武夫,恐怕就只能站在原地干瞪眼吧。

    先不说是不是明君在位。

    就单纯能将朝廷搞得这种局面。

    那必然是满朝悍臣!

    而且还并非是一般的悍匪臣!

    这些人必然是聪明绝顶,运筹帷幄的极佳人才。

    无论是放在哪一个朝代,都能够登潮拍相的存在。

    若说洪武朝,大民人才层出不穷,以致巅峰时期。

    那么嘉靖朝,可以说是真正的建文!

    什么三杨,三党,东林党……

    这些在嘉靖朝,全部都得靠边站,压根上不了台面。

    朱元璋的目光缓缓扫过面前全程,忽而落在了黄子澄身上。

    “黄子澄,你可有什么计策,能够使大明后世之君力排众议,开放海禁?”

    忽而被点名道姓,黄子澄额间瞬间渗出一抹冷汗,直接“扑通”跪倒在地。

    “陛,陛下!臣愚钝……不知啊!”

    看着他那畏畏缩缩的模样,聊天群里的朱棣忍不住噗嗤大笑。

    “哈哈哈,爹,您就别为难他了,这小子连削藩之事都没搞明白呢,还指望他能出个解决方案?”

    朱元璋懒得搭理他,又换了个人继续追问道

    “夏元吉!”

    “臣无能。”

    “齐泰!”

    “臣无能。”

    “……”

    如此循环往复,可得到的答案却始终如一。

    并不是这些人有意隐瞒。

    而是他们当真没有办法啊。

    这古往今来,向来如此。

    凡是开国之初,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把事情办好。

    因为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去争抢的蛋糕。

    不外乎就是抢了口锅,欠了点钱这种芝麻大小的事儿罢了。

    故王朝成立之初,都是务实办事的大臣。

    极少有玩弄权谋,纵横朝堂之臣。

    看着这些人沉默寡言,朱元璋的心也彻底凉了半截

    “怎么一个个都在这装哑巴?莫非你们还比不上后世那帮经奸佞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