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天天死谏,永乐被我气哭了! > 第353章 送地换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朱由检不善于解决问题,但是他擅长思考问题,提出质疑。

    “这个……”

    堵胤锡一时间无言以对。

    旁边的秦瑞却扑哧一笑

    “陛下想太多了,辽东地确苦寒,冬日的时间也长了一些。到时候只需要多升几个灶炉,然后添点棉衣就行。”

    “过冬,这天底下有几处是四季长春地?冷的地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保暖的条件。”

    “可咱们现在啥都有,又何必要畏惧呢?”

    “对于您所说的粮食问题,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在您地印象中,辽东天寒地冻,乃是苦寒之地,这些都不假。可若是论土地,辽东土地肥沃,同样也分四季,作物也可分为春种秋收,夏种冬收。”

    “哦,先生怎么就这么肯定呢?”

    秦瑞轻笑一声

    “敢问陛下,是中原反复耕种的土地肥沃,还是那种密林中以落叶当作天然肥料的土地肥沃呢?”

    两人面面相觑。

    虽然没有什么农作经验,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更何况秦瑞这暗示已经够明显了。

    朱由检试探的说道:“应该……是天然肥料的那种吧?”

    “没错!”

    “庄稼的生长,我并不只是浇点水,晒点太阳,同样也需要从土壤里面吸取一些养分。”

    “而养料越丰富的土壤,它相对松弛,而且泥土越黑,反之则越黄。”

    “试想一下辽东平原,就算是咱们打仗时踏上的那片土,那都是又黑又软,天然的农田宝地呀!”

    朱由检顺藤摸瓜,连忙问道

    “如先生所说土地越肥沃,农作物生长的就越快,产量也越高,对吗?”

    秦瑞当即双手一拍,打了一个响指满意道

    “正是如此!”

    朱元璋眼前一亮。

    也一提慵懒的和状态,从床上直接站了起来

    “来人啊!”

    “陛下!”

    两个太监连忙走了进来。

    “去把姜维文叫过来!”

    “诺!”

    今日不是姜维当夜差,本是在家中准备喝着小酒,来一点情怀。

    谁知朱元璋大半夜闲的没事,害他酒都喝不痛快,一路几乎是小跑而来

    “陛下,不知您找卑职有何吩咐?”

    “你即刻去一趟辽东,去取一些土回来,和中原的土壤进行对比!”

    “啊?”

    “啊什么啊?让你去就去!”

    朱元璋顺手甩了他一个枕头。

    “卑职遵命!”

    姜维不敢怠慢,连忙转身离开。

    而这边,朱由检又有新的问题接踵而来

    “话虽如此,可有的百姓讲究情怀,在这边不缺地也不缺钱,他们没有理由去辽东受冻啊。”

    “在老百姓的刻板印象里,辽东就是一个贫瘠苦寒的地方,如果没有绝对的理由,想必大部分有条件的老百姓是不会去的……”

    “这样一来,大明百姓岂不是要分道扬镳,也不方便治国呀……”

    现如今有了土豆,玉米这些高产量的东西。

    再加上辽东土地肥沃,关于粮食的产量就更加不在话下。

    如果真的迁移到辽东去,那也算得上是千秋之功,那些鞑子也会彻底失去根基,再也掀不起风浪。

    只是所有的老百姓,并不是秉承着同一个思想,总有那么一些人特立独行。

    如果想要做到举国搬迁,恐怕还是个大问题呀。

    秦瑞却轻笑一声。

    中华民族的百姓,经历了无数的战乱贫瘠。

    只要给他们一片种子一块地,哪怕是缺水,尿也要给他尿出一片粮。

    这泱泱华夏民族的子民们,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就是勤劳,适应能力绝对可以说,又稳又强。

    “陛下别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老百姓肯定也想过好日子呀。”

    “只要陛下愿意以利驱之,这些都不是事儿。”

    可这一次,堵胤锡却没有接上话。

    因为他实在想不通,能够用什么利益去引诱老百姓。

    在他的印象中,辽东本就是一片苦寒之地。

    如果要说山上有宝贝,的确有啊,里面也有吃人的猛兽呢!

    光是这样,哪里能够满足得了这成千上万的百姓啊。

    “土地!”

    掷地有声的两个字乍然而现。

    堵胤锡愣神片刻

    “土地?”

    “没错,就是土地。商贾就先不说了,那些人四处经商,适应能力强。而且没有朝廷的庇护,他们的生意也没那么顺利,自然会屁颠屁颠的跟着朝廷走。”

    “至于那些老百姓,别忘了他们生存之道,便是农桑,有些甚至世代为农。”

    “老百姓更看重的自然是基业,如果说有了农田,那他们就不需要去租地主的地,不需要给他们白打工。”

    “自己当佃户,岂不乐哉?!”

    秦瑞越说越来劲儿,直接大手一挥道

    “反正辽东地域广阔,土地有的是。想要调动百姓的积极性,陛下您直接一道命令下去,愿意迁移者,可分得五十亩田!”

    “如果有农田的,也可按照一比十来直接兑换!”

    “农田就是他们的生存之本,这样一来,还愁他们不愿意搬迁吗?”

    “而且还能够解锁一个隐藏好处,百姓们都有地了不再受地主压迫,那么他们就会勤于耕种,粮食产量也会增高。”

    “试问天下一心,国家有存粮,百姓有地种,日子不就好起来了吗?”

    随着秦瑞话音落下,堵胤锡只想感慨一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这一次,他俩是彻底的长见识了!

    以前备的那些四书五经,再秦瑞面前完全不够用的。

    “哈哈哈,换土地,也亏你想得出来!”

    “妙!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办!”

    而另一边。

    姜维也收到了一批来自辽东的土壤,并迅速的带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这便是辽东那边的人送回来的土壤。”

    朱元璋起身查看,那图上又黑又松弛,不就是秦瑞口中所言的肥沃吗?

    “哈哈哈,想不到还能有这样意想不到的发现!”

    朱元璋喜不自胜,又问道

    “可有调查那边百姓的耕种和收成情况如何?”

    姜维回应道

    “卑职询问了一些从辽东逃难回来的百姓,由于种粮的人不多,所以那边的粮食总产量不高。”

    “但如果说个人对比的话,似乎要比咱们大明的个人产量还多许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