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诸子:我在春秋当儒侠 > 第58章 大儒陈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算是李乐正式入学的第一天。

    他本来是想找柳杨一起去听讲学的,但是柳杨却拒绝了。

    柳杨的理由是他已经跟着三公子在这个学宫里听的太久了,那些教习讲的都不一定有他好,好不容易在学宫里躲清闲所以不如多睡一觉。

    李乐也拿他没有办法,便任由他去了。

    今天李乐的目的是坎北堂,因为他记得澹台明灭说过,让李乐有时间的时候去自己那里一趟,而今天上午的课表上正好有澹台明灭的讲学。

    待到李乐到坎北堂的时候,正好赶上澹台明灭开始讲学。

    坎北堂的学生不多,一个是如今儒家势衰。很多功利的学宫弟子大多都会选择如今盛行的杨朱礼学和墨家学说,以及因为秦韩两国变法成功后崛起的法家学说。而这三家无论是哪一家,都对曾经的天下第一学说,儒家保持着警惕与打压的态度。

    所以今天坎北堂的学生依旧不多,倒是有了几个生面孔。毕竟澹台明灭在楚国有大儒的名号,不少人还是会慕名而来。

    李乐随便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没有去打扰澹台明灭讲学。澹台明灭也自然看见了李乐,都是相互对视一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澹台明灭今天所讲的是儒家入门经典之一的《大学》。

    《大学》主要内容是散文四十二篇。涵盖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儒家经典中最简单易读的书卷。

    李乐自然是早就已经熟读的,但是澹台明灭的讲学不同于寻常私塾教师的照本宣科,往往在每一句论证之后,都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进行点评与分析。

    将晦涩难懂的齐家治国的道理,变成简单易懂的白话文,哪怕是市井上的小商贩都可以轻易掌握。

    所以哪怕是这些早已熟记在心的内容,李乐竟是也听的津津有味,觉得有些新的明悟。

    一家之见,不敌百家之见。难怪老头非要自己走出小镇,只可惜不能让他一起来这稷下学宫。李乐内心突然有些想漆雕修了。

    讲学一讲便是一个晌午,共讲了《大学》三十四篇。直到午饭时间,才算结束。

    学生和老师施礼还礼之后,方可散堂。学宫的规矩便是这样,学生想学什么可以自己选择,但是进入讲堂之后,不到散堂不可以离开,此是为尊师重礼。像乾南堂那场名实之辩中途跑走的情况,实属罕见。

    散堂之后,那些陌生的面孔基本上都走了。原本就不满的坎北堂里只剩下四五人,这几个人还都是李乐认识的。

    其中两人便是在桑榆镇随着澹台明灭一起拜访漆雕修的上官玄机和沈萱。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先生。

    澹台明灭对李乐介绍说道:“子云和子檀你是见过的,这位先生叫陈良,字仲良,与我在楚国是多年的好友,如今官拜的齐国太史,你可以叫他一声师叔。”

    李乐闻言,连忙行礼说道:“学生李乐,见过仲良师叔。”

    老先生的陈良闻言呵呵笑道:“我刚才仔细观察过你,好学,聪慧,孺子可教也。”

    澹台明灭又说道:“李乐你要知道,仲良之学是我十倍,就连遇到我师兄也可以分庭抗礼,所以你要尊敬仲良先生就像尊重你自己的先生一样。仲良先生现如今在为齐国修史,经常会到稷下学宫修书。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事情,可以请教仲良先生。”

    李乐重重的点点头,再次磕头行尊师大礼。

    陈良看着李乐越看越开心,有些心疼这孩子便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这头磕坏了,读书就不灵光了。我会经常去湖那边的天字楼四号写东西,如果在学宫受了什么委屈就来找我。子修先生与我有恩,他的学生就和我自己学生一样。”

    “天字楼四号?”李乐有些吃惊的重复道。

    听柳杨说过,能住进这天字楼的人身份地位可不简单。就连墨家的巨子都才住六号楼,眼前这个仲良师叔居然住在四号楼。

    “哦,对了。你才来学宫一定还不知道哪里是天字楼。”陈良一拍脑门说道。

    李乐连忙解释,把自己与三公子相遇,后又随许承知送还玉佩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陈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说道:“原来如此,四号楼名为天英楼。曾经是我们儒家的二圣人居住过的地方。二圣人归天之后,便一直空置着,如今我有幸暂住小楼,实乃惭愧。”

    儒家鼎盛之时,有两位圣人同时在世。一位便是儒家至圣,也是世人口中的圣人,但凡不说某家圣人时,圣人一次就指代这位儒家至圣。

    第二位圣人乃是至圣的一位弟子,放眼今日也是这天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圣人。人们称其为复圣,儒家弟子一般称其为二圣人,或者二先生。

    相传二圣人的才华更胜于他的老师至圣,是这天下万古第一的才子,却遭天妒,死于一场九龙天劫。正因如此,这天字四号楼被命名为天英楼,上面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字——天妒英才。

    而儒家的衰落也是从二圣人的陨落开始,至圣哀其早逝,于三年后相继陨落。从此儒家弟子三千开始分崩离析。

    所以就有人说,盛极必衰乃天地致理,一门双圣必受天地反噬。当然这话肯定是把医家排除在外。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陈良竟然默默的流下了泪水。

    “仲良师叔,你怎么了。”

    上官玄机和李乐同时上前扶住老泪纵横的陈良,担忧的问道。

    陈良摇摇头,拿衣袖擦了擦自己的泪水,有些惭愧的说道:“无妨,无妨。人老了,这泪水就不值钱了,只是想到了一些往事,它就不争气了。算了,算了。我要回去了,让各位见笑了。”

    “怎么会,我来送你。”上官玄机立马说道。

    不过陈良却是摆摆手,扶来搀扶着他的李乐,上官二人说道:“不用了,我自己能走回去。你们这群小辈,若是遇到了事情,都可以来四号的天英楼找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