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奉太子爷 > 第256章 天子佳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顾乾整个人都傻了。

    他明白了。

    当日帮助过自己的恩公。

    竟然是陛下?

    其余的学子们,亦是激动无比。

    看到了心中的偶像,心中皆是思绪万千。

    天子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本就如神明一般。

    见到真人,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第一次见到陛下时的情景,令他们终生难忘。

    其实大奉的很多臣子都一样。

    除了各部大员以及一些朝臣们每天上朝能见到陛下外,就算是京官大部分也不一定能见到陛下。

    一年,也就参加祭天大典的时候能见到陛下。

    其余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没有资格面见陛下。

    在场的学子们亦是如此。

    过几日,很多人就要被分配出去。

    他们这辈子,能见到郭天翊的次数屈指可数。

    就在顾乾等人愣神的空子里,一名名侍女端上了美酒佳肴。

    今日,郭天翊召见一百进士,一方面是为了混个脸熟。

    毕竟这些人都是大奉未来的臣子。

    自己总得记住一些人的模样。

    虽然...

    大部分人的模样郭天翊过些日子都会忘记。

    但这不影响记住一些重要人的模样。

    还有一点。

    郭天翊喜欢给臣子们做洗脑工作。

    比如军队。

    郭天翊训练新兵之时就强调爱国思想,忠君思想。

    这些学子们,同样如此。

    现在他们里面大部分人还是一张白纸。

    自己当他们仕途的第一任导师,想必将来也会对他们产生一些非凡的影响。

    待酒席上全后,郭天翊淡淡道,“陶明。”

    “陛下,臣在。”

    当今状元郎陶明,已经四十岁了。

    听到陛下之声,立即从左侧的第一个位置站了起来,躬身回应道。

    “你的策论。”

    “朕很喜欢。”

    “希望你将来也是为国为民,不负初心。”

    郭天翊看了眼长相平平无奇的陶明,笑着道。

    在古代,能做官的还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五官要端正。

    剩余的十名银榜末尾学子包括排名靠前的学子在挑选时也兼顾到了这一点。

    有的人长得太丑,自然排不上好名次,甚至会落选。

    颜值,不管在啥时代都很重要。

    最起码,要能看得过去。

    陶明激动道,“陛下,臣必定恪守本心,以余生来忠君报国。”

    “很好。”郭天翊点点头,继续道,“黄维因。”

    “陛下,臣在。”

    “你父亲是个好官,你要以你父亲为榜样,青出于蓝。”

    “陛下,臣此生定不负陛下厚望...”

    黄维因亦是激动不已,能被天子鼓励,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

    而且天子还特意提了自己的父亲。

    那么足以证明自己父子二人在天子的心里还是很有分量的。

    其实,自己应该是状元的。

    但黄维因知晓人情世故,也知道天子安排陶明为状元的用意,所以他也想得通。

    当臣子的,若是不能揣摩天子的心思,是混不好的。

    郭天翊“嗯”了一声,继续点名...

    除了金榜前三外,还点了银榜前十。

    这让其余的学子们羡慕不已。

    当然,这些人才是将来的中流砥柱。

    至于后面的学子们,就看自己将来的造化了。

    能被天子点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随后,郭天翊举起了酒杯。

    所有的士子们纷纷起身,表示敬意。

    酒过三巡。

    郭天翊来了兴致,“今日朕与诸位皆是乘兴而来,诸位谁来即兴作诗一首,朕与诸公一同品鉴一二?”

    跟文人们在一起,就要聊他们喜欢的话题。

    郭天翊看士子们喝得也不少,恰好自己的心也痒痒,遂出声道。

    “陛下,应该由状元郎先来一首...”

    “陛下,臣也认为状元郎应当打头阵。”

    “对,状元郎乃是恩科第一,理应作诗一首...”

    “......”

    诸多学子们一听要即兴作诗,有人欢喜有人愁。

    真正有才学的,自然不怕。

    但是...

    就算是金榜前三甲,也心虚啊?

    陛下可是当代诗仙?

    在陛下面前即兴作诗,不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吗?

    郭天翊听着年轻士子们的呼声,将目光看向了状元郎陶明。

    陶明脸色微红,起身道,“陛下,臣这点才能,在陛下面前就是萤火与皓月之分,今日乃是陛下设宴恩赐士子们的日子,臣愿意当个书童,为陛下记录一首传世佳作....”

    此言一出,黄维因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好一个陶明。

    不愧是活了四十年,会做人啊?

    没错,谁当出头鸟,势必都会抢了风头。

    作诗这种事,私下里他们敢随便做。

    但在这种神圣而又庄严的场合,就算是金榜三甲也不敢随便作诗啊?

    若是作的诗句意境不够,反而是丢人。

    黄维因立即起身道,“陛下,臣附议。”

    能做个顺水人情,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这些人,可都是未来自己的同僚。

    现在他们还有同窗之谊,能搞好关系将来也好办事。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

    “.....”

    黄维因出声后,诸多学子亦是反应了过来,纷纷起身附和。

    之前起哄的那些学子则是面红耳赤,感觉自己成了小丑。

    其中,也不乏有排名靠后的,想看前面的人出丑。

    这么一对比,他们才发现自己跟黄维因的差距太大了。

    光是格局都不在一个次元。

    “哈哈哈。”

    “既然诸公都如此说。”

    “那朕就即兴作诗一首。”

    郭天翊端起一杯酒,略微沉思后,朗朗之声荡开: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曹德淳早已命人拿来了笔墨纸砚,状元郎亲自提笔给郭天翊当起了书童。

    陶明此人才学不算是最顶尖的,但一首草书写得却是非常漂亮。

    当郭天翊最后一个字咏颂完后,陶明眼眶湿润了。

    所有士子都陷入了沉思。

    沉浸在郭天翊所作的诗句里无法自拔。

    这首诗,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回想他们科举入仕历尽的千辛万苦,再想想如今国家的安定,每个人何尝又不是风中飘絮?

    只有国家安定了,他们才有幸福的日子。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

    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天子佳作,这才是天子佳作。

    所有人心中的热血都在这一刻被引燃了。

    “好诗!”状元郎陶明带着哭腔道,“陛下这首诗,臣佩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