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苟在大明我被老朱偷听心声 > 第0661章 《大明报》找差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守政被打,里面的伙计出来阻拦,更是激起了大家的怒火。

    他们还死不承认!

    说什么他们买下了罗贯中小说的版权,纯粹是在骗鬼!

    人家罗清平都已经是《明报》的编辑了,怎么会把他爷爷的作品卖给你们《大明报》?

    要是这样的话,他能在《明报》当编辑?

    把小说卖给竞争对手,《明报》岂能容忍?

    要知道,能够进入大明实业集团工作,是多少个梦寐以求的事情!

    《明报》就是大明报业办的,大明报业就是大明实业集团的一部分!

    因此,罗清平是《明报》编辑的事实已经证明,《大明报》的王守政在说谎!

    不少人砸了外面的凳子不说,还冲到里面,把里面的东西毁了个稀巴烂。

    王守政被打得头发散乱,鼻青脸肿,爬起来叫伙计赶快到衙门报官。

    坐在楼上的王清选和晏云之本来就是官,但他们却不敢下去。

    如此身份被人打了,说出去,不就成了笑话?

    王守政的喊叫,让众人立马冷静了。

    砸坏了不少东西,等衙门差役一来,抓住了就说不清楚了。

    退钱没退成,到时候还得赔上一大笔钱。

    不一会儿,围攻、围观的人们走了个干干净净。

    王守政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狼藉一片的屋里屋外,怎么都想不通。

    “王大人,礼部王大人还有晏司业请您上去呢。”

    伙计小心地来到王守政面前。

    王守政还是国子监生,国子监是大明培养官员的地方,所以伙计平时都把王守政叫王大人。

    王守政开始还觉得不妥,但喊得多了,也就听之任之,最后也习惯了。

    反正有了礼部侍郎的照拂,谋个一官半职总是不成问题。

    当然,前提是要把《大明报》办好!

    不说超过《明报》,也不能被落得太远,最少不能赔钱!

    因为礼部侍郎是最主要的投资人,赔钱的话,赔的是王清选的钱。

    王清选家里虽然很富有,但他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下子如何交待?

    王守政擦了一下脸上的血迹,整理了一下撕成条条的袍子,这才慢腾腾地走上三楼。

    晏云之看到王守政的样子,有些恼火。

    王守政是国子监生中头脑最为灵活的!平时为他出了不少好点子。

    当初创办《大明报》,王守政是信心满满、信誓旦旦,说是一定要超过《明报》,要让《明报》二十年不赚钱。

    这话说得太过、太狂了。

    现在看,《大明报》不仅没人买了,还遭遇到退货退钱的危机。

    能不能把《大明报》办下去都成了未知数。

    王清选虽然很恼怒,但他却是挑不出多少王守政的毛病。

    从整个运作过程来看,王守政做得已经很好了。

    其中还有一些招数很是创新。

    王清选的气已经消了,着急上火也不管用。

    现在必须要把《大明报》办下去。

    毕竟王清选曾对外宣称,有了《大明报》,《明报》二十年不赚钱。

    只要办下去,就有希望。

    如果就此停办,让《明报》二十年不赚钱的说法就成了一个笑话,要流传好多年。

    哪怕是赔钱,也不能成为笑话当中的主角!

    金钱对于王清选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名声才是!

    “守政,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当前最重要的是,怎么把《大明报》办下去、办好!”

    王清选吹开了浮着的茶叶道:“首先,要挽回声誉!卖出去的前三期,要退钱。”

    “其二,我们要向《明报》看齐,就必须借鉴他们的做法。”

    “云之,守政,你们再找几个监生,从罗贯中剩下的作品里挑选出来一部。”

    “接着我们借鉴《明报》有奖征答的做法,来个有奖征集开篇词。”

    “确定开篇词后,我们再找大儒,让他领头,组织一次诗词品鉴。”

    “这篇小说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小说写得差,而是开篇词就没有气势,且没有大儒开场、镇场!”

    宴云之听到此,拊掌而笑:“王大人所说极是,正中要害,切中肯綮!如此一来,我《大明报》翻身有望!”

    王守政惭愧地低下头:“王大人几句话,如拨云见日,学生我茅塞顿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王清选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守政,不要气馁,打起精神,我们要和《明报》斗到底!”

    王清选的话让晏云之和王守政大为感动。

    本想着王清选要大发雷霆呢,谁知道满是鼓舞和激励的话语。

    王清选不仅仅是激励,并且还看出来失败的原因。

    是啊,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如人家呀。

    看看人家的《三国演义》,一出版就请来了内阁首辅方孝孺,现场给大家背诵和分析《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王大人说要换一篇小说,从头来过!

    不用说,开头请谁来,王大人自然会考虑。

    因为他的地位放在那里。

    晏云之和王守政的官职没有王大人的高,更没有王大人的人脉资源。

    王清选道:“你们也要认真反思反省,我们到底差在何处,如何改进。柳大人约了我,我先走一步。”

    此时,闹事的人已经走完了。

    晏云之和王守政将王清选送到楼下。

    等到王清选钻进轿子,两人才重新回到三楼。

    “守政,王大人如此说,是他宽宏大量,我们再也容不得闪失了。”

    “王大人交待的事情必须落实下去,凡是要求退款的,要尽退快退,哪怕他们的报纸已经撕了,也要退给他们。”

    王守政正要吩咐落实,晏云之道:“守政,莫急。王大人说,我们也要认真反思反省。这说明,我们的差距还有,必须找出来。”

    王守政重新坐下。

    有伙计上来撤掉了王清选的茶杯,重新换了茶叶,准备冲泡。

    晏云之是准备长谈了。

    两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捏着茶食,居然思路大开。

    王守政道:“晏大人,王大人所说差距,其实是差别。要想找差距,首先找出我们与《明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找出之后,再来仔细分析。”

    “比方说,《大明报》用的简体字,而我们用的是正统的繁体。”

    晏云之道:“你说的对!用了简体字,一些文化不高的人也能看得懂,买报纸的人就多了。”

    “是啊,他们《明报》已经连载了两部小说,简体字成为看书人的一种习惯了。”

    “所以,他们猛一看到了我们的《大明报》十分不适应。”

    “有道理啊。如果他们看《尚书》,可能就不适应简体字。但他们看小说,是消遣,简体字简明不费劲,用繁体反而让他们十分别扭。”

    王守政兴奋了,喝了一大口茶,一抹嘴巴道:“还有,他们《明报》是横版,我们《大明报》是竖版!”

    “我自己看起来觉得横版更便于阅读,只是过去我不太敢说。”

    晏云之道:“还是我们的胆子不够大呀,就这么定了,我们也用横版!”

    “守政,不要操之过急。我们现在处于弱势,必须是先追赶,再超越。”

    ……

    王清选去了另一个茶楼。

    “柳大人,现在有一个极好的弹劾机会。把握住了,你柳大人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哦,王大人请讲,下官洗耳恭听。”

    “知道《明报》是谁办的吗?”

    “王大人,明眼儿人都知道,《明报》的背后是吴王。”

    “那就弹劾吴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