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一百六十章 盐铁专卖与走私商人

第一百六十章 盐铁专卖与走私商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明江山是从蒙元手中夺过来的,在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为打击北元,便对逃到塞外的蒙古残部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封锁政策。

    朱元璋说了:

    互市,不办了。

    交易,不要了。

    跑不过他们,也要封死他丫的。

    很多人对于大明的经济封锁嗤之以鼻,认为没多大作用。

    有这种观点的人,通常都是这样想的:

    蒙古部落嘛,渴了有纯牛奶,饿了有牛羊肉,冷了有纯天然的羊皮大衣,大口喝奶,大口吃肉,大大咧咧迎着风,潇洒快活,吃穿不愁,用得着怕大明的经济封锁?

    这没错,大明再封锁,也拦不住蒙古部落养牛马,也拦不住人家造娃。

    可是你再怎么吃牛羊肉,也得用盐吧?

    没有盐,吃东西什么味道都没有,这也就罢了,顶多委屈下味觉,不会委屈胃。

    可一旦长时间不摄入盐,人的身体机能便会损坏,浑身无力,到时候别说牵羊放牧了,就是给你一根绳子,也只有被牛马拖着走的份。

    蒙古不是草原便是沙漠,哪里来的盐

    就算你走了运,找到一个盐沼泽,估计也只够你一家子人吃的,想要供应庞大的蒙古部落,想都别想。

    除了盐,还有铁。

    别看蒙古草原多,偶尔还有几座山,可发现的铁矿不多啊,再说了,就算是挖出来铁矿,你也需要匠人吧?

    总不能点个小火堆,烧石头玩,这刀子、铁锅,就烧出来了……

    很不幸,蒙古部落地方很大,但盐铁这东西,奇缺。

    再看中原王朝,很多朝代,都将盐铁作为一把利器,握在朝廷手中,称:

    铁盐专卖。

    事实上,盐铁专卖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并不是每个朝代都专卖的。

    夏、商、周等朝代并没有专门的盐业政策,只是设置了管理食盐采制的官员,允许民间自由开采,你弄出来,你自己吃也行。

    一些诸侯还将盐作为贡品献给周天子。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盐的定位就是一种大家都需要的土特产。

    到了春秋时期,事情就变了。

    齐桓公想了想,这是个乱世,与其被人干掉,不如干掉别人,干掉别人那得需要钱,有钱才后世小说家的杜撰罢了。

    这个时期没公盐、私盐之分,都没盐税一说,谁管你程咬金卖不卖盐?哪怕你程咬金体格好,扛着三百斤盐在路口卖,也没人会把他抓牢里去。

    唐朝开征盐税,是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估计是给杨贵妃买了太多胭脂水粉,没钱养老婆了,所以在开元十年,弄了点盐税。

    唐代盐税很重,其收入一度成为了国库支柱。如在大历末年,全年财政一千二百万贯,盐税便有六百万贯,可谓支撑着半个天下。

    到了北宋时期,出现了“折中法”,让商人来负责向边疆运粮,然后给商人发放“交引”,商人拿着这“交引”回到京师,开个证明,之后到盐场领取食盐,然后拿出去卖。

    南宋时期,“六贼”之一的蔡京开创性地提出了盐引法,一式两份,一份是存根,一份是凭证。商人拿钱来买盐引,然后去领盐去卖。

    盐引法强化了对盐商的控制,对朝廷有好处,所以后面的朝代也基本上拿过来用

    蒙元也用的是盐引制,只不过这些人也不知道咋想的,估计是盐吃多了,拼命地涨价,一开始,一盐引也就是九贯钱,过了三十年,一盐引便涨到了一百五十贯,换下下来,一斤盐需要三四百文。

    元末时期,虽然陈友谅是打渔的,朱元璋是种田的,但他们都和张士诚一样,是卖盐的。

    比如朱元璋,虽然他自己不背着麻袋去卖盐,但背后有着一大批盐商支持着,要不然你以为哪里来那么多经费打仗……

    朱元璋坚持的是盐引制,到朱允?烧饫铮?故茄我?啤

    商贾想要贩卖盐,需要遵循“开中之法”与“盐引制”,朝廷在地图上画个圈,只要商贾往圈里运输一定粮食,那官方就给你盐引,你用盐引领取了盐,记得别乱跑,也别在路口蹲着了,去官府指定的位置卖盐。

    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蒙古部落而言,想要走正常贸易,拿到中原的盐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除非,走私!

    而宋晟所言的商人,其实是走私商人。

    朱允?膳趟阕牛?谜庑┍靖蒙蓖返娜巳ニ鸭?晒挪柯涞那楸ǎ?降卓刹豢尚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