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朱是基建狂魔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朱是基建狂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地方上的一般雨情,往往不会报给朝廷。

    这也可以理解,那个年代文书传递,只有两条腿的人和四条腿的马,天南地北的,大家送一趟文书不容易,谁会在上面写“某日,大雨”之类的话。

    这是朝廷公文,不是你的日记,能写一句“长风卷地驱炎暑,暴雨翻空送晚凉”,抒发下大好心情。除非你那下暴雨成灾了,需要求援,可以写一句“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公事文书不能杂糅无关紧要的情绪,这是基本的规定。

    郁新擦了擦脸上流淌的汗,观察着朱允?傻牧成?

    朱允?煽聪蚬げ可惺橹4停?实溃骸盎春印⒒坪佑敫魉?溃?煞癯惺鼙┯辏俊

    郑赐含笑道:“皇上,应无大碍。”

    朱允?芍辶酥迕迹?实溃骸叭绱俗孕牛俊

    郑赐微微点头,道:“全赖太祖之功。”

    朱允?摄读讼拢?呕腥幻靼坠?矗?约菏堑P墓?酰??橇酥煸?霸缫寻镒约捍蛳铝肆己没?

    朱元璋虽然杀了很多官员,但他对老百姓是真的好,也清楚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几次亲自视察水道。

    如江淮之地的扬州,这里自古乃是繁华之地,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但在元末乱世,这里有多少人?

    嗯,十八户

    你没听错,一个一百四十七万人口的扬州城,只剩下了十八户(后来将这些人住的地方称作十八家巷,一直存在至今),估计下,还不到一百人。

    其他的人哪里去了?

    被吃掉了。

    《明太祖实录》载:“明鉴等既据城,凶暴益甚,日屠城中居民以为食。”

    元军将领张明鉴几乎把扬州城完完整整地消灭干净。

    事实上,悲剧不止是扬州。

    元末明初,整个山东、河南、河北,几乎可以说是空无一人,你奔波数百里,能遇到一个活人,那你运气放在后世,绝对是中几个亿彩票的主。

    一些城,只剩下了寥寥数人。

    那时候的华北大地,满目疮痍,令人心碎。

    朱元璋的感叹是:“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大明建国,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起步的,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吧?

    很多人会说,那中原人口怎么多的?三十年就繁华起来了?生孩子也生不了那么快啊……

    朱元璋的对策是:

    移民,兴农,修水利!

    不客气地说,若是诸位身在华北之地,那你自己或身边的亲戚或朋友,他们的祖先,极有可能是山西人(以惊雪来论,惊雪是山东人,在族谱上的祖先便是山西人),而他们来到中原的时间,便是明初。

    明初大移民,自山西移民百万人口至中原,自洪武开始,经建文,至永乐结束,长达五十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

    人有了,便开垦种地。

    地有了,那就修水利。

    朱元璋是一个基建狂魔,他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谓是不留余地。

    自明初开始,至洪武二十八年,动员数十万劳力,在全国各地,疏通了五千多处河道、整治塘堰四万多处、修建堤坝五千多处。

    虽然朱元璋的移民政策给当时的山西人带来了极大的情感创伤,但从中华文明的层面来看,山西人的迁移,是有功的。

    正是受益于朱元璋的移民政策,受益于兴农、水利工程,中原只有到了中后期,明代才出现了“五经魁”,即以五经论输赢,只要你八股文写得好,其他如判语、经史策等,纵是鬼神不通,谁都看不懂,也能中第。

    这种局部成绩取代整体成绩,在明中后期确实是存在的。

    这也可以理解,像是经史策之类的,后期字数动不动就千字以上,比写论文还难。

    一些举人绞尽脑汁,吐干净唾沫,才写了出来。到了考试官那里,瞄了一眼,又臭又长,怎么看?

    而且审阅官人少,卷子却很多,天天在这里评阅卷子,半个多月没办法回家陪老婆孩子,也不是个事。

    为了早点回家睡觉,大家都省点事,你们写好八股文,我们审好八股文,就这样说好了,落榜的那位,回家别看什么经史策了,专心练习八股文吧。

    说到底,八股文的危害,虽是朱元璋埋下的苗,但真正桎梏天下的根,还出在这群偷懒的考官身上。

    他们越懒,越在乎八股文……

    天下举人想要上这艘船,只能拿出八股文的票,拿错了票,是不会让你登船的。

    像是杨士奇、姚广孝这种逃票混上船的,可谓极为罕见。

    对于大部分举人而言,只能回家研究八股船票的问题。

    六月三十日,方孝孺、姚广孝、杨士奇,进武英殿,汇报科举之事。

    “此番取士合计三百二十名,俱以填入正榜,只待明日,便可张榜于贡院之外。”

    方孝孺呈献给朱允?梢环萸宓ァ

    朱允?陕?獾氐懔说阃罚?溃骸罢庑┦比眨?量嗄忝橇恕!贝蠓缧∷

    接过清单,朱允?勺邢缚慈ィ??说阒械幕嵩????豸蓿?诙???福?谌???鹩鬃危??钊伲?涣械谒摹

    一一扫过,在二十名位置,才看到了杨溥的名字。

    “终于来了。”

    朱允?汕崆崴档馈

    曾经在朱棣手下,辅佐朱棣开创永乐盛世的“三杨”内阁,终于全部走入了朝廷!

    而他们,将辅佐我朱允?桑??唇ㄎ氖⑹溃

    至于其他,朱允?刹⒉惶?谝狻

    科举提前一年,搞得如此紧张,说到底,只是为了杨荣与杨溥这两个人。

    如今朝堂之上,朱允?捎玫贸檬值模??私忡疲?兔蝗肆恕

    姚广孝与杨士奇是不错,但他们并非是科举出身,也还没有朝堂积累,毫无群众基础,只凭着朱允?傻男郎停?钦静晃瘸?玫摹

    所以朱允?砂才叛钍科嫒チ斯?蛹啵?蘸蠊?蛹喑隼吹墓僭保?嵌际茄钍科娴难???獠攀茄钍科嫖蠢歹疑沓?玫墓丶?

    至于姚广孝,他做的事更多,不仅需要辅助编写《太祖实录》,还需推动国子监革制,时不时还得出趟门,去中军都督府转转,与徐辉祖、朱棣等人商讨三大营战阵配合问题。

    朱允?苫菇?ǘ魉隆⒂⒘冶?氖陆桓?艘?阈ⅲ??蚝芗虻ィ??彩呛蜕校?奖阌胩旖缢碌娜舜蚪坏馈

    所以,在杨士奇与姚广孝还没站稳之前,朱允?尚枰?钊儆胙钿哒饬礁隹瓢喑錾淼娜耍?绲惆颜庑┤四チ烦隼矗?煸?刹拍芨?谜瓶爻?帧

    未来的路会更为艰难,尤其是北方边境、迁都之事,没有足够的人站出来支持,朱允?珊苣寻斐伞

    步步掣肘的朝堂,耗费了朱允?商?嗟木?ΑR荒昀矗?梢运凳鞘┱??郑?诙菲叻郑?蟛糠志?Χ寄萌ズ凸僭背镀ち恕

    这样的状况,必须打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