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二百二十三章安南天变,黎氏篡位

第二百二十三章安南天变,黎氏篡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何请兵?”

    郑和有些吃惊地问道。

    耶嘉僧远悲戚地说道:“安南国天变,陈氏被灭,胡季?樱?i)篡位,如今磨刀霍霍,直指占城,若大明不发兵支援,遏住安南野心,占城国危险了啊!”

    安南天变?

    还要去攻击占城国?

    郑和脸色微微一变,这对于大明而言,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却是一件不得不管的事。

    占城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是占城的宗主国!

    大明与占城两个国家之间,是宗藩关系。

    也就是说,大明是老大哥,占城是小弟,小弟被人欺负了,请求大哥帮忙,做大哥的不能不出头。

    可问题是,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属国,也是大明的小弟,小弟打小弟,做大哥的,这就有点麻烦了……

    中原王朝的核心思想往往以儒家为主,就连外交政策,也是基于儒家文化与思维制定的。

    儒家主张“以礼治国”,有礼的,那是中国,为华,没礼的,那是夷族。

    以礼治国,也就有了“华夷之分”。

    古人将中国作为世界的中心,认为四夷分布在中国周围,所以在外交上采取的基本理念是:

    一个中国,四方藩国。

    与周围国家构建宗藩关系,实现“礼制井然”的理想世界,是每一个强盛王朝的终极梦想。

    朱元璋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帝王,其目光绝非只是盯着大明的一亩三分地,他还在看着世界,看着国外。

    在洪武元年,全国还没大解放呢,朱元璋便迫不及待,颁诏于安南、高丽,以期构建宗藩关系,奠定大明宗主国的地位。

    朱元璋写的诏书很有水平,他是这样写的: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近,一视同仁,故中国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

    自元政失纲,天下兵争者十有七年,四方遐远,信好不通。朕肇基江左,扫群雄、定华夏,臣民推戴,已主中国,建国号曰大明,改元洪武。顷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统。

    方与远迩相安于无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尔四夷君长酋帅等遐远未闻,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短短一百来个字,却分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朱元璋是告诉安南、高丽,我来颁诏,并不是有心打你们,只是告诉你们,我们大明是友好的,一视同仁的,只要你们乖乖的……

    第二个部分,朱元璋也说得很清楚,元朝不行了,被我老朱干掉了,你们掂量好,我连大都“顷刻”都打下来了,现在想和你们和平共处,你们要不要“太平”?

    潜台词是这样的:要和平的话,赶紧地把你们国家与元朝的关系撇干净了,把他们的军队该赶走的赶走,该断交的断交……

    第三个部分,老朱再次强调,大明是和平的,也是讲道理的,但前提是,你要懂事,我隔着几千里给你发诏书了,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怎么表示?

    当然是称臣纳贡,成为大明藩属国

    朱元璋就是通过这种“柔和”的“礼仪”的方式,让安南、高丽成为了大明藩属国。

    可是朱元璋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四方藩国,至少也得有四个吧,这才两个,怎么够?

    于是,大明王朝的外交官便开始活动了,今天派个行人司官员,明天派个翰林院官员,每个人都带好诏书,该去日本的去日本,该去爪哇的去爪哇,当然,也有占城。

    安南跟着大明比较早,占城稍微晚点,按理说,安南与占城闹矛盾,大和,脸色都有些凝重。

    朱能询问道:“副总兵,我们是否留在此处,等待朝廷新的旨意?”

    郑和沉默不语。

    朱允?傻拿?詈芮宄??蔷褪撬?Υ?踊に腿?鹌胧钩蓟毓??潮阕鲆槐事蚵簟

    按正常打算,带船队出海,直接去三佛齐,简单。

    可眼下形势突变,让事态变得复杂起来。

    郑和必须考虑一点,若自己率水师船队主力去了南洋,那边朝廷又决定要帮助占城国,可仔细一看,船不够,根本就运不了多少人到占城国,如何是好?

    走陆路,直接进军安南?

    等朝廷整顿好大军,开拔物资,然后再一路跑到安南,没几个月是不可能的事,真要如此帮忙,占城国国王也可以跳海了。

    可若是不去三佛齐,就在这里空等朝廷新的旨意,不仅三佛齐使臣需要等,一众商人也得耗在这里。

    若朝廷的旨意是不帮占城,坐视不管,而郑和又白白耽误了一两个月,那岂不是误了国事?

    “你们认为,朝廷会出兵占城吗?”

    郑和严肃地问道。

    张玉思索了下,说道:“若是耶嘉僧远所言属实,我大明极有可能出兵。太祖时期,以安南陈氏为国王,那胡季?泳沟ù蟀?欤?畚坏翘ǎ?绱硕裥校?魑?谥鞴??坏貌欢?饕欢?!

    郑和皱了皱眉,安南天变,若只是陈氏自相残杀还好说,最多算是陈氏家族矛盾,虽然解决的手段有些激烈。

    可现在,已经不是陈氏的问题了,而是黎氏篡位的问题。

    大明与安南的宗藩关系,是朱家与陈家的合同,突然跳出来个第三方黎氏,将朱、陈两家的合同给撕了不说,还干掉了合同一方当事人,那朱、陈两家好好的合同,还怎么执行?【1】

    【6】

    【6】

    【小】

    【说】

    身为宗主,也是宗藩合同的发起者、参与者、当事人,大明置身事外的可能性并不大,最低姿态,也需要发个声明,诸如:

    大明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并予以谴责。

    郑和拿不准朱允?傻男乃迹?哺?疚薹ùР猓?醋耪庞瘛⒅炷埽?Я艘а溃?纤嗟厮档溃骸巴ㄖ?氯ィ?魅粘龊剑?巴??鹌耄

    朱能有些担忧,道:“当真不等朝廷旨意了?”

    郑和摇了摇头,道:“不需要等了,那耶嘉僧远自称是占城国使臣,是真是伪,尚不可知,纵他真的是占城使臣,朝廷也不可能听他一面之词发动大军,等朝廷了解安南实情,拿定主意,怕需半年之久。”

    “如此长的时间,足够我们完成三佛齐出使使命,若朝廷有意支援占城国,在我们归航时可停靠占城新洲港,在那里领旨,出兵助力占城国。”

    张玉击掌,老脸堆笑,赞道:“如此行事,两不耽误,可谓是奇绝之法,老夫佩服。”

    朱能深深看了一眼张玉,能让他说一句佩服,可不容易。

    “副总兵,广州商人以三佛齐使臣采买的名义,组织了二十艘船只,加入了船队。”

    参将李兴进门禀告道。

    PS:

    历史本身就充满着争议,它从未有盖棺定论的时候。

    书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喷也好,喜也好,惊雪都一并接受了。

    《大明》虽是穿越的小说,但对于一些历史性的内容,惊雪并不敢胡乱去写,安南、鞑靼、瓦剌、帖木儿帝国、日本等,我尽量都贴合明代时期的真实历史,以历史为基础去创作。

    如果有书友想要交流,可以加下Q群805640539,给惊雪提一些意见与看法。

    感谢大家的支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