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重生大明万岁爷 > 第九百零三章 备战,决战帖木儿

第九百零三章 备战,决战帖木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展翅而飞的苍鹰俯瞰着天山,苍茫的山林与冰川连成一条线,蜿蜒东西,而在这一条线上,如同睁开了一只眼,透着晶莹的目光。

    呼!

    苍鹰收翅而下,俯冲向这神秘的眼,白云散去,视野越发清晰。这是一座极为美丽的湖,清澈碧蓝。湖水很是宁静,如同铜镜,毫无波澜。

    一群群马匹,一个个人出现在鹰眼之中,人马很多,从湖的南面延伸到湖的北面,在湖边的草场中,还有无数的牛羊。

    这座湖里没有鱼,但这里有羊。

    苍鹰盘旋,旋即直冲一匹羔羊而去,这只羔羊才出世不到十天,虽已蹦蹦??,身子骨却显得柔弱的很,听到疾风声,羔羊抬起了头,然后咩地叫了一声,就感觉身体一沉,然后骤然起风……

    咩咩!

    底下的羊群看着腾空而起的苍鹰与羔羊,只能无助地叫唤着。一声惊空遏云的鹰戾传出许远,似在回应羊群。

    “聒噪!”

    帖木儿拿起弓箭,朝着苍鹰便射了出去。

    箭破空而至,苍鹰受惊,松开羔羊,翅膀尚未发力,便感觉受到重击,翻滚着坠落。

    “苏丹威武!”

    穆罕穆德恭维。

    米兰沙、沙哈鲁等人看到这一幕,不由地暗暗惊叹。别看帖木儿现在已是六十八,腿脚也不好,但他依旧是强大的而不可战胜的,他人虽老,但杀人技还没有老!

    盖苏耶丁看着军士驱马去捡取猎物,目光微微一寒,看向帖木儿的目光也变得更为敬畏。多年不见帖木儿亲自出手,几乎忘记了他曾也是一个神箭手。

    帖木儿侧过身,对身后不远处的傅霖、王全臻等人问:“你们大明的皇帝,也有如此本领吗?”【1】

    【6】

    【6】

    【小】

    【说】

    傅霖看着老当益壮的帖木儿,微微摇头:“我们的皇帝并没有苏丹精通骑射,在大明来看,打仗是臣子的事,不是皇帝的事。”

    帖木儿冷笑,这是绕着弯说自己矮了朱允?梢煌罚骸拔姨?倘怂灯鸸????懈鏊纬?幕实鄣绷朔?玻?詈笏涝诹司?住N蚁肽忝堑幕实鄄桓仪渍鳎?桥伦≡诰?椎脑倒拾伞!

    傅霖了解过帖木儿,这个人很是博学,喜欢听闻远方的故事,看来他对中原王朝还是有些了解,知道宋徽宗被关五国城的事,便笑着说:“苏丹博闻强识,倾国东征,想必也知晓,大明城池修的都很坚固,其中不乏有钓鱼城那样的城。”

    穆罕穆德、米兰沙等人恨不得将这群大明使臣给砍了,钓鱼城是蒙哥汗死去的地方,这是所有蒙古部落挥之不去的伤疤。帖木儿以成吉思汗的子孙自居,如何不知道这回事。

    帖木儿并没有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大明的人口舌都这么厉害啊,不知道你们的军士是否也如此厉害。”

    傅霖指了指东面:“相信在不久之后,苏丹会知道这个答案。”

    帖木儿看着碧空白云,扬鞭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傅霖、王全臻等人无奈,这批使臣被“扣留”,走不掉了。帖木儿打算阵前换人,索性拒绝了傅霖使团先回去的请求,干脆让这对父子多聚聚,跟着大军一起行军。

    帖木儿的这个要求对傅霖、王全臻等人来说有些不安,但对于霍邻、郑大成来说,这倒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虽然被限制活动区域,但举目就可兵的机动性发挥到极致,打完一次,还能再来一次,看似向东面撤退了,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背后。

    米兰沙试探了三次之后,确定阿拉山口没有大明军士,这才真正撤回孛罗城,而此时帖木儿已带军队前往库尔喀拉乌苏城。

    帖木儿的行动并不慢,但也谈不上快,每日百余里,抵达库尔喀拉乌苏城就花费了五日,之后驻留库尔喀拉乌苏城,派遣沙哈鲁、盖苏耶丁各带两万骑兵前往石城,整个过程中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空无一人的石城落入帖木儿大军手中。

    十月二十日,帖木儿带全部主力抵达了石城,隔着三百里的荒原与昌都剌的明朝大军遥遥相对。

    明军帅帐。

    朱棣坐在火盆旁,烤着双手,深邃的双眼看着橘黄的火。

    宋晟走了进来,对朱棣道:“安全局、侦察兵奏报,帖木儿全部主力已进入石城,合计十五万大军。只不过……”

    “不过什么?”

    朱棣平静地问。

    宋晟笑道:“只不过石城的水源可不如库尔喀拉乌苏城丰富,不够他们十五万大军用的,听说帖木儿正在派人到处打坎儿井。”

    朱棣眼神一亮,示意宋晟坐下:“看来帖木儿还是有些谨慎啊,他并不打算仓促作战,而是先看看形势。不过这样也好,他来一趟,给大明留下一堆坎儿井也是好的。”

    宋晟点头:“还有一个消息,帖木儿打算在两军中线,即一百五十里处放回使臣,换回哈里,具体文书还没有送过来。”

    朱棣沉默了会,问道:“没有提巴启山、卡拉奇等人?”

    宋晟摇头。

    不说帖木儿知不知道这些人还活着,即便是知道,也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这些失败者在帖木儿眼中已经没了价值

    朱棣起身,拿过舆图看了看:“一百五十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在那里换俘,对帖木儿有利,对我们不利啊。”

    隔着一百五十里,大明主力想要救援根本来不及,若贸然带主力前往,那目前所有的布置都需要重新来过,也不符合昌都剌决战的战略安排。

    朱棣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等等文书吧,想要换俘虏,就不能带太多人去。先传下命令,自今日起加强戒备,所有军士做好战斗准备,安排好防务,提防帖木儿军队劫营。若有人擅自脱离指挥位置,让对方突入中军,指挥与副官斩。”

    宋晟明白这一战的重要性,也清楚绝不容有失。大明能不能站稳西域,就看这一战了。解决了帖木儿,西域至少能有三十年的太平!

    明军经过了二十几日的休整与锻炼,军队的气质变得更为沉稳与厚重。

    战争的惨烈,生命的戛然而止,满是鲜血的大地,残肢断臂的修罗场,给了无数新兵噩梦。但与此同时,同生共死的豪情,杀敌立功的热烈,保家卫国的激昂,开疆拓土的伟业,舍生求死、直面死亡的震慑,也让所有军士得到了蜕变与成长。

    这是战场,身后是父母、妻儿,身前是战马,是骑兵,是敌人,而身旁,则是兄弟,是战友,是大明永不褪色的日月旗!

    战争是残酷,赢得战争却是军士最大的光荣。

    战争如地狱,大明军士愿意从地狱里杀出一个火红的人间!

    备战,决战帖木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