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二零八章 要儒家不要儒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拿下北方的一年多时间,王言广布政令。

    募兵、种地、兴修水利、修桥铺路、兴建工厂、学社等等基础事项恢复生产建设。归拢了一大票的匠户,派到了他手下的那些各个研发组之中,学习、参与。召集名医,郎中大夫,参与到秘药的改良之中,以及整个大的卫生医疗建设之中。差人找到科举无望的老夫子,强制送到辽东集中培训,以待来日hellip;hellip;【1】

    【6】

    【6】

    【小】

    【说】

    总的来说,王言并没有进行什么大动作。

    唯一算上大一点儿的,就是强势扫了一遍整个北方的士绅地主,连带着弄倒了一大批中底层以及少部分上层文官,苦役队伍又壮大了一些,给普通农民分了田。

    海外没什么大变化,基本上不是种地,就是挖矿,然后用王言给发的纸券购买王言卖过去的商品。海洋上航行的战船,只要不是自己人的,日常的进行抢劫。

    只有莫卧儿帝国那里,不太平静。当然与其说是干仗,倒不如说是一面倒的屠杀。毕竟王言的武备实力说一声冠绝世界毫不为过,不是那些小垃圾能相提并论的,做对手都不配。

    已经占领了临海的一部分地区,并抓捕了不少的当地人,在随船的老农指导下种地。同时,正在有目的的接触其内部势力,决定帮着一家上位hellip;hellip;

    至于关外老巢,作为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那发展肯定是不用多提的。而且最关键的是,整个辽东的女人,没有大肚子的,要么是刚生完,要么是没显怀,就不带停的。

    也不能怪王言把女人当作生产工具,毕竟这是最自然的男女分工。而且那么大一片土地,那么一点儿的人,再配上王言那么好的政策,人家自己都不会放过hellip;hellip;

    在整体的架构上,王言照旧把他的十三级稍稍改动了一番,用在了整个国家的架构之上。不同的,也就是王言参考的现在的官职名称,结合后来的一些职务的职责,统合了一下给文武官员都取了个名而已,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本的那些名字。

    而原本的三省六部制,王言废了三省以及兵部,其余五部职责明确一番,下设明确的分支机构,又把财政从户部拆出来单立一部,加上王言成立的警卫司的职级同六部相同。原本的兵部,并入五军都督府,也就是他干到lsquo;左都督rsquo;的那么一个衙门,此为最高军事机构,如此大框架成了六部一司一府。

    尽管古代文官讲究通识,什么玩意儿都学,不乏精彩绝艳之辈,但能上马打仗的终究只是少数。部队的指挥官不能纯靠点子,看他妈哪个文官能打,那跟小娃娃过家家没两样。以后王言会在五军都督府下设军事学院,专司军官培养。

    最关键的一点,虽然王言不禁止军人家庭从政,不禁止文官家庭入军,但那是有明确的规定的,综合其本身家人在朝中的能量,厘定一个最高位。在这家官职最高的那个人不下台的情况下,其本人就是干到死,就是功劳再大也就那么个位置了,这辈子上不去。再说其本身位置也不够,有功能有多大的功啊?

    反正总结下来就是,谁敢互相把手往两边伸,他就杀谁。

    而本来大明的内阁制,王言保留了下来,除不再跟太监票拟之外,基本同原先无碍。只是六部的带头大哥都入阁了,不再是原本的那般一个阁臣可以统领几个部。内阁的主要功能是商量着怎么办事儿的,帮着分担王言工作的,不是让他们研究怎么扩充手下势力的。

    当然现阶段,除了那么三两个文官是跟着他从辽东出来的,能堪大任之外,其他的内阁阁臣都是之前的那些人,总的文官治理之权还不是在王言的手里。

    这些权利王言是不在意的,他甚至都不会管这些人怎么贪污、怎么腐败、怎么争权夺利、怎么拉帮结派抱团打压他王某人。只要他的政令能够有效的传达到地方并施行,只要结果能达到他的预期,那么他就不会管。反正兵在他的手里,想拿捏这帮人轻而易举。

    也是这样,在王言杀了一批糊弄他的文官之后,这些人也找到了王言的底线。行政效率虽然算不上多块吧,但一些政策确实是能够落实下去的,尽管地方上多是阳奉阴违hellip;hellip;

    不过各种的工业建设什么的,王言把控的是相当言的,有一套完善的检查方法,绝对容不得豆腐渣工程的存在。贪财可以,但不管怎么贪,活必须保质保量的干好。干不好就直接撸了,抄家拿人,贬为苦役hellip;hellip;

    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王言已经废止了。之前的那些太监,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动荡,紫禁城中已经不剩多少了,只有几千人而已。岁数大的王言让其退休直接养老了,岁数小的,则是先干着,就是最后一批了。而本来太监的职责,全部交由一帮子小丫鬟,既然不方便用男人,那就都用女人。

    其实这玩意儿他是不在意的,就现在后宫里的女人,没有一个会给他俩戴帽子。若这点儿自信都没有,他还混啥了。

    行政区划王言也重新算上南方的一群人鼓动农民军北伐,王言主要干的就是杀人抄家的活计。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确实是影响了生产建设的发展,但这是顽疾,牺牲一些发展时间是合理也是必须的。

    当然儒家思想同华夏捆绑上千年,王言肯定是灭不了的,而且也没有必要灭了儒家。真要说起来,孔圣人的思想确实是光耀千古的,什么修身克己啥的绝对是没毛病的。只是现在被一帮别有用心的知识分子,给弄大发了,一个个满口圣人之言,仁义道德的不干人事儿。

    王言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灭了儒教,可以允许儒家的存在,但儒教必须干倒。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也算是来了一场文化运动。随着时间慢慢的发展,终会百花齐放的。

    这一场风波,也完全可以说是王言主动挑出来的。这是百年大计,比起以后让人家慢慢的挖根子,不如他先杀一波来的好。

    尤其这一波还卷了不少活腻了的商人,王言正好借着收商税。之前他就想着收,只不过文官集团反对声音较大,什么不能与民争利、加赋这那的。那会儿王言还要靠着这帮人做好最基本的恢复生产建设工作,就憋到了现在。

    当然也不是说现在王言就不需要那些人工作了,毕竟总归是要有文化的人去执行他王某人的政令。只不过是现在一些工作已经完事儿了,文官少一些也无所谓。大风小说

    而且王言很克制的尽量少动中下层的大量小官,而是专门可着高层来,然后提拔下层官员上位。再说想当官的人那么多,就是明知道王言在刨儒家的根,他们也会甘愿摇旗呐喊的。不摇旗怎么上位?不喊怎么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还有很多的基层刀笔吏,这帮人在基层干了那么多年,熟悉地方事务,但因为身份的原因,这辈子上不了位,当不了官。现在王言开了通道,他们会怎么选择?虽然很多小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王言要的是能做事的,要的是能执行他命令的,好不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要等到以后,他的小娃娃们出才了,手下有人了,王言才会来一波大的清算。时间也不长,再有个五七八年的就差不多了。

    但到时候就会有另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第一批成才的小娃娃都是辽东籍的hellip;hellip;到时候其他地区的小孩子长成了,工作了,辽东籍的人必定会抱团取暖,弄出个什么辽东党、辽东帮这个那个的打压其他地方的人,那又是一堆烂事儿hellip;hellip;

    不过真要到那个地步,怎么也得一二十年以后了,那会儿他王某人可还在呢,谁敢扎刺?

    这一年多的风波,王言真就是硬靠拳头打下去的。像他这种方法,一般人不好使。虽然说着简单,就是狠杀带头的威慑,拉拢底层,分化中层,但真要具体的执行,手里没兵,有兵的话军队思想教育不及格还是别瞎几把折腾。

    虽然对民生有一定的影响,但问题也不是太大。毕竟之前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没有全部恢复,但也有了一定的元气,而且这次风波,除了没有脑子被忽悠的平民外,基本上都是商人、地主以及官员这三个层次的人,对底层平民有影响,但也没多大。毕竟王言一边杀人破坏,同时又不断的提拔底层官员上位,问题不大。

    所以原本的那些修桥、修路、修建水利等等事宜,也没耽误太多,甚至因为王言抓了不少人送去做苦役,整体的施工速度说不得还能提高一些。

    至于农民耽误了种地这个,王言是不担心的。参与尽去的,终究是少数,大数平民还是想着过日子的。中原大地乱了十多年了,好不容易安定了下来,还明确的规定免税三年,以后十税一,不抓紧时间生孩子种地还等啥呢?至于一帮子文官鼓噪的什么危害,他们觉得再没有饿肚子的危害大了。

    而且真要说起来,就是整个关内的北方大部地区都没有粮食,问题也不是太大。因为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王言在莫卧儿帝国打下一大块土地,并奴役当地平民种地了。

    一年三熟的地利,加上王言派去的科研老农的培育良种,哪怕是生产手段原始,土地总体产量不高,但那也是一个非常可怕数字了。大海上往来航行的货运海船,根本就没停过,一船一船的往天津卫的港口送。

    而且王言从来都是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对于莫卧儿帝国那里的,被他奴役的、当牛做马的人,王言也是相当尊重的。只要老实听话,他们是跟占城等地的南洋五人组一样待遇,那都是有工资的,就是他王某人的纸券。在他地盘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供应国内,基本上都在往那边运hellip;hellip;

    现在莫卧儿帝国除了被王言占领的地区,还有不少的地方认他的纸券hellip;hellip;

    王言的目标也没多大,按照后来的地图来说,整个亚欧大陆都认他的纸券就够了hellip;hellip;

    当然现在肯定不会在称呼什么欧洲、亚洲的,等以后他一统神州,那玩意儿都是看他心情命名的hellip;hellip;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