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四一六章 埋了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阳谷县有了些不一样的变化,这变化不是人们传闻的西门庆的上千亩良田,好几家药铺、当铺、布店、粮油店乃至一些赌档都被王大官人吞并,毕竟那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

    变化是多种的,BR县衙的兵勇多了起来,有人发现,那些多出来的兵勇中有熟面孔,正是王大官人家的护院。他们开始结队巡逻,大力捕贼缉盗,短短三天,知县老爷判了三十余人。却没有杖刑,更没有黥面发配,而是由兵勇看管,开始翻修城内的排水沟,修整路面等等。以后还要扩展到城外,乃至整个阳谷县的水利工程以及官道。

    当然,搞公共设施建设,这些人必定是不够的,整个阳谷县范围内,都开始大规模整肃治安。除杀人、抢劫等重案,需要上报州府衙门以外,其他小偷小摸、小打小闹的罪刑全都不判,一概充徭役,做苦力。县衙管饭,往死了干活小】

    【说】

    同时,在城西找了两条空旷宽广的长街,划为指定的大市场。原本当然也有市场,只不过不成规模,再加上叫卖的小贩四处走,并没有集聚成一??全品类的大市场。现在指定规划,在一个地方买百家货,很明显是更好的方式。全城热闹,不如一地更热闹。而且这里的摊位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是多出来的原本差很多的收入。

    当然对于流动的小贩也没有驱赶,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只是随着城里交易中心的转移,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像中心靠近,大不了就是不交费,在那两条街之外叫卖罢了。

    在城西的城墙外,圈了一大块地,要建设为一个大型的物流中转站,提供尽量完备的服务,县衙作保。出资的,当然是王大官人一力承担。

    阳谷县的位置,还算可以,临着黄河的河道,可借水运之力。同时地处河北、山东交界,陆上距离大名府、应天府、开封府都不算远,当然那一片的地方离的都不远,可只有阳谷一县建设货运中转站。即使距离稍远一些,也定然会有许多商队前来。假以时日,定能吞吐河北、山东两地大宗商品交易。后来者,想居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此必将带动阳谷县的商业贸易,税收更上一层。这是什么?业绩!再算上张礼和送礼打点,升官自然小菜一碟。

    这就是王大官人鼓动的,钱当然也是大官人一家出,张礼和做的,就是他这个知县本该做的,只行使一些知县的本来权利而已。

    现在这个时候,想要大治,其实也不用那么多花活。当官的不用多认真,只要不脑子一拍折腾百姓,小贪小占并不打紧,另外再加上当地士绅老老实实的,老百姓日子就能凑合过,这就挺够用了。

    但很显然,要当官的不折腾,要士绅老实,那是不现实的。当官的,有为钱的,有为名的,亦有真为黎民的,这三者无论哪一种,都得做事,都得折腾百姓。而士绅,那更不可能了,不折腾,怎么壮大家族。

    不管怎么说,现在阳谷县是好起来了,也是借着近来的发展建设,王大官人彻底的将手伸进了县衙之中。以前只是他作为地方上根深蒂固,同各方盘根错节的影响力,现在是他的人就在县衙中,不可同日而语。阳谷县他最大,知县都不好使……

    王言笑呵呵的看着坐在下首,陪着笑脸的一个年近四十,身着丝绸长衫,头戴幞头,有些白净的胖乎乎,圆脸上因着笑容,全是老褶子的男人。此人乃清河县大户,姓张,名仁兴。

    “张员外的意思是,想要贩肥皂、香皂?”

    “正是如此,大官人制成的肥皂、香皂,已传至清河县,此二者实乃净面、沐浴之良品,舒适体肤,用后持久留香,贵族大户烟花柳巷,定然爱极,势必畅销大宋,传至辽、西夏、吐蕃诸部,定然亦是大卖。”

    王言不置可否:“既是如此,何用你来?”

    “闻听大官人广收生猪,想来此乃肥皂、香皂之原料,在下于清河县正做生猪的买卖。武大、五二兄弟两个此前就是我清河人士,大官人一问便知。来见大官人之前,在下已收河北东西两路大半生猪。在下会派人赶着送到这王家庄,恳请大官人给在下一个机会,允许在下于河北两路贩售肥皂、香皂。”

    肥皂、香皂弄出来,已有两个月,名头也传了出去。这张大户当然不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其他州府衙门,更上、更大的地主都有派人来,他们不是想要夺秘方,就是想要入股掌控,让王大官人打白工。但似这张大户一般,过来要分销代理权,还很有诚意的提前压猪,却是第一个。

    毕竟他要买河北两路的生猪,投入的钱可不少,如果王言不收,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多,几代人的积累直接就没了。不管这张大户口碑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现在这事做的还是不错的,有魄力。

    不过有魄力是好事,更要有自知之明,不给自己找麻烦。很显然,河北两路的生意,不是这张大户可以染指的。

    “张员外还是如实说,真要河北两路,王某敢给,员外怕是不敢要啊。”

    张仁兴嘿嘿一笑,呲着一口发黄的牙:“大官人见笑,不瞒大官人,在下是想于恩、冀两州贩售肥皂、香皂。”

    王言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此二者制造不易,存货不多,不过员外心诚,可予你一批货偿抵生猪的款子。售价不可私定,要按照小可的定价来。还有一事,了上顿没下顿的好汉的贫。

    不过多数人,还是不敢来的,实力太弱,聚集不起一股大势力共同行动,再说那么多人聚起来,官府肯定也不会不管,平日里好友小聚,吹吹牛比发泄发泄也就是了,真动手,他们不行。

    但是人么,总有胆子大的。

    后半夜,正是酣睡时候。王家大宅正房床榻上,侧身卧眠的王大官人猛然睁眼,细细感知着房顶瓦片的动静。

    一声冷笑,大官人翻身而起,脚尖点地,声音微弱的横移到墙边,取下挂在墙上的弓,同时在箭囊中抽出两只破甲羽箭,悄声顺着半开窗户翻出去。

    来到院子中,又几步腾挪至东厢房廊下,抬头看向正房房顶。今日乌云盖天,幸他目力极佳,模糊的看着房顶之上,有一个身影正鬼鬼祟祟的在那里掀瓦片。

    二话不说,大官人挽弓搭箭,待两石硬弓弯若圆月,抓着羽箭拉弓弦的手指轻轻一放,随着弓弦复位的巨大的能量,‘咻’的一声,羽箭破空而去。房顶那鬼鬼祟祟的身影,啊的一声惨叫,因为忍受不住巨大的疼痛,失足滚落了房顶,摔到了地上。

    也正是这人的嚎叫,打破了王家大宅寂静的夜。只比瞬间慢了那么一会儿,距离较近的东西厢房,王福生一边穿衣服,一边提着刀就跑了出来,其他房间中,一些住在后宅的护院更甚,光着膀子穿着王大官人改良封了档的大裤衩子就提刀往外冲。

    随着这些人的动作,前院人更多的地方开始鼓噪起来,密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王福生关切的看着手持弯弓,静静站在那里的大官人:“少爷,没事吧?”

    王言摇了摇头,对几个护院吩咐:“去,把那个小毛贼绑了,带到前厅。福叔,你去安抚一下他们,区区小毛贼而已,不用那么大阵仗,让他们都睡吧。”

    交代完,王言回到正房洗了洗脚丫子上的土,披了个丝制的清凉半衫,趿拉着布鞋去到了前厅。

    王福生打着哈欠,给大官人倒了一杯蜜水,瞥了一眼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缓解疼痛的小贼:“少爷,咱家狗都被他麻翻了,巡逻路线还是有些空档,可能这个小贼擅长轻身功夫,这才让这厮进到了后院。”

    王言饶有兴趣的看着被捆成粽子,腮帮子高高鼓起,那是牙都要咬碎了,满头大汉,痛不欲生。他用的那之破甲箭,箭头锋利坚硬,后边锋利的棱角处,还有细小的刺,扎进身体,不管是向外拔还是贯穿,都要带些肉下来。而他射的这一箭,正是穿透了大腿外侧的肌肉,穿了个窟窿,不疼才怪。

    “说说吧,你乃何人,意欲何为?是否受人指使?”

    那贼厮疼的目眦欲裂,咬牙切齿的告饶:“大官人,小人只是路过,还望大官人不要计较,饶小人一条狗命。”

    王福生好笑的摇头:“真是疼昏头了,小子,路过有从人家后宅房顶路过?再不从实招来,可就该用刑了。”

    见那人绞尽脑汁,吭吭哧哧的,王言摆了摆手:“去吧,你们几个受累,给他上上刑,明天再说。”

    “大官人且慢,且慢。”眼见王言真要走,后边的护院也上前拖着他就要走,贼偷赶紧说话:“大官人,小人时迁,乃高唐州人氏,早年犯了官司,背井离乡到处躲藏,不得已才靠偷盗为生。不过小人平日只偷贪官还有为富不仁的大户,前日在客栈吃酒歇息,听那里的好汉说大官人为富不仁、鱼肉乡里、欺压良善,这才起了劫富济贫的心思啊,大官人饶命啊……”

    见着人的时候,王言就认出了这贼偷是梁山排位倒数第二的时迁,但是这小子很明显说假话。可不是什么劫富济贫,就是个惯偷罢了,不光偷活人,死人也偷,兼职盗墓。而且日后三打祝家庄之前,这小子冒充‘梁山好汉’在祝家庄的客栈,还偷了一只鸡给吃了,言说买的没有偷的香,后来这才闹了起来,祝家庄、扈家庄被屠,就剩扈三娘那么一个女人被宋江指给了抢人妻的王英,可以说是一只鸡引发的血案。

    当然,那个时候即使没有时迁偷鸡,梁山该打祝家庄也一样会打,毕竟宋江名言‘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那是他上梁山站住脚立威、夺晁盖权的第一战,不论如何都要打的。不是这个庄,也是那个庄,总得展露一下自己的。所以一只鸡引发的血案,也不过就是那么一说罢了。

    回看面前强忍疼痛,忐忑不安,眼中却还是带着那么一丝狡黠的时迁。此一行的目的,无外乎就是偷一些财物,或许大点儿说,可能还是先踩点,然后伺机窥探香皂配方,转头换钱啥的。

    所以这时迁并不是他自己说的那般劫富济贫,一只鸡都偷,还扯什么英雄好汉,江湖道义。一个贼偷而已,不能打,不能抗,手还欠,留着也没什么用。

    大官人摆了摆手:“鸡鸣狗盗之辈,满嘴谎话连篇,埋了吧。”

    说罢,不理会哭喊求饶的时迁,王大官人一口喝光蜜水,背着手晃晃悠悠的回了正房下榻,孤独卧眠。武松已经出发五天,应该已经到了清河县,金莲该来了吧

    王福生笑呵呵的看着口中被塞了破布,绝望挣扎,满眼乞求的时迁:“小子,下辈子长长记性,就是不长记性,也该长长眼色,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偷的。”

    说着话,他慢悠悠的头前走路,后边跟着四个护院,抬着兀自挣扎不休的时迁在府内绕了一圈去了后山……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