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四一八章 大宋好子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汴京,皇城,太清楼。

    赵佶放下手中的毛笔,满意的看着自己刚刚挥毫写就的字帖。

    一个面白无需,长相却颇为刚正之人小心近前观瞧:“官家于书法一道,更有进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赵佶背着手,笑呵呵的看着字帖:“杨戬啊,你来说说,朕这书法有什么进益?”

    “老奴没有官家那么高的书法造诣,但幸赖官家爱护,老奴有幸看了许多传世的名家之作。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等书法大家的字帖,老奴瞧着万不及官家书法霸气之万一。”

    “你呀……”赵佶心情舒畅的虚点老太监,一边用印在字帖上咔咔盖戳,一边说道:“何事找朕,说吧。”

    “不瞒官家,却有要事。”杨建打开提过来的一个檀木盒子,在大书桌的空置边缘掀开盖子,将其中的两层隔板连带着上面的东西取出来摆在赵佶面前:“官家,此一物名为肥皂,此一物名为香皂,专用沐浴梳洗,清洁亲肤,用后持久留香,还可让肌肤水嫩光泽。乃是京东西路,东平府,郓州,阳谷县治下王家庄的保正,王言,敬献给官家的。他一片权权之心,几经辗转才找到了老奴这里。”

    “有心了。”瞥了一眼,赵佶并没有怎么重视,耐心的盖了好几??戳之后,看了看自己带些墨迹、印泥的手,他看着面前的东西:“此二者如何用法?”

    “官家,跟皂荚一般,只需润了水在手上即可。”回过话,杨戬招人端了温水过来,帮着赵佶束好衣袖,服侍着净了手。

    一番忙活之后,赵佶拿了毛巾擦手,来回翻转抚摸着自己已经清洁干净的双手,还凑到鼻子上闻了一下,一股淡淡的混合着药材、皂基以及花香的味道在鼻尖萦绕,令人还算是神怡,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物不错,这个叫什么……”

    “官家,是王言。”

    “哦,这个叫王言的保正,可有了解?”

    杨戬点了点头:“官家,那王言本是王家庄的富户,今年十八岁,三年前父母双亡,家无亲朋,只他一人,那偌大的家业,他……经过这几年,不知怎么琢磨的,就弄出了这肥、香二皂。从小好武事,听说武艺十分了得,十五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前次秋闱未中,怕是因为分心家业,所以无心科举,倒也算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官家有所不知,这肥、香二皂,是从那生猪的油脂中提炼而来,一头生猪只能成品不足二十。此外还有人参、鹿茸、灵芝、虫草等名贵生药,分摊下来,仅一块香皂的本钱就不是小数目啊。如此贵重,一经推出,于京东、河北四路广受追捧,尤以才子佳人、高门大户所钟。

    那王言深知自己福德浅薄,知在我大宋,福德最厚者,为我大宋皇帝,正是官家您才能掌控此物。又听闻官家崇道,喜爱造景,却为银钱所困,又不忍盘剥我大宋百姓,正是要将此物的八成盈利献予官家,以添助力,既全官家体??傩罩?模?植蝗霉偌椅?┬硪???牛?芄话残木残蓿?诘劳靖??徊剑?菜闳盟?砦?笏沃?瘢???阜钟牵?善湮?掖笏尉≈抑?浮!

    “倒是个晓事的。”赵佶呵呵一笑:“此二皂,年入几何?”

    “按那王言的说法,现在能有十几二十万贯,待到以后各原材料充足,产量提高,五六十万贯未必不能。”

    “哦?竟有如此之多?”赵佶愣了一下,随即满意点头,连连道好:“好啊,好啊,这王言确是权权衷心。他有如此心意,朕却不好平白受了,杨戬啊,你说朕该如何赏他?”

    一直躬着腰的杨戬说道:“雷霆雨露,具是君恩。官家便是不赏,相信那王言也不敢心中怨愤,全凭官家心意小说

    平白来了几十万贯的财富,又能小兴殿宇,赵佶正是高兴时候,沉吟道:“他虽好武事,但以他本地富户的身份来看,怕是不愿做武官。文官么,他一个秀才的功名,实在勉强。而他又是想要振兴家业,家中只他一人,无有子嗣,也不好差遣他。这样,封他一个宣节校尉,也算是有了官身,再把朕刚才写的那幅字送予他,就让他安心的在家中经商吧。

    另外有关买卖二皂之事,你只需差人看好账目即可,在其他事上,多关照一二,尽量予其方便。王言有此心,万不要恶了他,这才是朕的大宋好子民啊……”

    “老奴遵旨。”

    ……

    “天儿。主要也是随着他经历愈多,字写的越来越内敛,不比初学那般肆意张扬,正是潘金莲所说的自然,返璞归到真的不能再真的自然。

    潘金莲一个风情万种的白眼:“当然了,奴家是不识字,又不是不晓事。”

    已经进到老王家月余时间,她过的挺快乐。好伙食之下,人都稍胖了些许。这里真的没那么多规矩,基本想干什么干什么,可以带着两个护卫,到处溜达,没有拘束,这感觉从未有过的好。

    王言抱着她坐到椅子上:“翠屏识字,等回头让她教你和小兰,不认字还是少了很多乐趣

    “官人放心,我肯定好好学。”

    这是一个内里空空,只有皮囊的女人,但是啊,那皮囊是真他妈的好……大官人的手不老实的摸索着,惹得金莲一阵嗔怒:“哎呀,官人,天还没黑呢。而且奴家来了天葵,不能……”

    大官人闻言收了手,仅搂抱着潘金莲,俩人絮絮叨叨的说闲话。也没旁的,无非就是一些吉祥话,畅想以后高升之类的。王言笑呵呵的应付着,又给她普及了一下当官的到底怎么事儿,告诉她不要想的太美……

    话虽如此说,他却是想着来日登基上位,金莲做了皇妃,也不知会是怎么一番光景……

    有了艺术家背书,老王家摇身一变,由地主成了皇商,发展又上一个台阶。

    大官人既定的发展战略是,东、北两个方向。

    向北渗透到河北东西两路,与辽国交界的边关,这无需多说,毕竟他势必要灭了后来崛起,灭了辽国的金国。他要一步一步渗透边军,将触手伸进军方。

    向东则是从所在郓州开始,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直到最东的登州。这是他原本所想的,避开梁山,只沿着北边靠海的地区发展,他要掌控一个出海口,不管是做海贸也好,还是渡海北击苏州(今大连)也罢,都是至关重要的。再一方面,也可以建厂排污,直泻黑水洋,也就是后来的黄海。

    至于环境保护么,这年代,他就是可劲造,都干不过工业时代。还是那句话,环境从来不是他该考虑的。

    至于他渗透的方法也简单,先打听打听各地的那些富户有没有什么过硬的后台。没有直接吞了,不服就是追随西门庆,反正这年月好人少,大概率杀不错。若是后台够用,那就再研究,看看能不能迂回一下,先慢慢研究其后台,绕过不管。

    主要还是当地富户掌控着话语权,知县、知州等都是三年一任,留不下。要说当官的任期延长,有个五六年,他绝对先跟当官的一起,再反向研究当地大户。

    手下唯一能打的头牌选手,武松,被他给捧上了东平府厢兵指挥,提领五百步军。当然,说的威武,也就是个不挣钱的包工头。

    厢兵的成分很复杂,不少都是活不下去闹事儿的,最后才被收编厢军,这是大送百试不爽的法子,哪里有灾荒,哪里就有新成的厢军。他们不用训练,专门干活。而且活还不轻,修桥铺路、水利工程、城防工事等等,不少都是他们的活计。待遇也不好,吃饱穿暖都费劲。

    就这,还有吃空饷的。武松报告说,他手下的人只有二百多个,一半的差额。而那二百多个人,还都是身体素质非常差劲的,没有丝毫的战斗力。

    不过王言也没有说什么,他也说不出什么,只是让武松先干着。他只是要一个领兵的名头而已,只要他想,武松手下随时可以有五百能打的兵勇,这就够了。而且他还在运作,等武松再干一段时间,他会直接将其送去边镇。到那时,才是光明正大有手下的时候。

    之所以没有直接一步到位,是因为他的关系还没到那边,童贯是开府仪同三司的军方大哥,赵佶器重非常,指着童贯打胜仗研究幽云十六州呢,所以他要运作还需一番周折。当然,他说的是做军官,若只是一个大头兵的话,武松自己就去了,何用他忙活送钱。

    而这期间,潘金莲理所当然的怀孕了。这年月,家中没有男丁不行的,手下们的心气都聚不起来。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维系在‘王家’的身上,而现在的情况是,王言就是王家,这是不行的,他们害怕后继无人,一场空。要有一个健全、正常的二代,人们才会相信,自己跟着王大官人可以受益,自己死了,自己的后代,跟着小官人,同样还会受益,福泽子孙才重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