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摊牌了,我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 第102章 皇后,你觉得如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皇后彻夜未眠,无他……朱元璋不知道去哪儿了。

    他派人去打听,也没有打听到消息。

    另外,他夫君从来不会在外面呆很久,如今却天亮了。

    “皇后娘娘,皇上回来了。”

    一名穿着粉白色衣服的侍女跪下来说道。

    马皇后马上起来,然后整理了一下红色的凤裙说道:“查出来,皇上干什么去了吗?”

    “皇上似乎去一个小酒楼,心情不错。”

    闻言,马皇后心情一松。

    她估计就去了牧小子那儿。

    只是,最近也没有发生其他的事情,又怎么会找牧小子那儿呢?

    马皇后思索之中,忽然听到急促的脚步声,便忍不住朝着大门看去。

    虽然经过一晚上的聊天,朱元璋却没有睡觉的意思,反而精神抖擞,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一样。

    只见他大步走来,龙行虎步说道:“皇后,我昨天和牧小子聊了一个晚上,牧小子那儿果然给我不小的惊喜啊。”

    马皇后轻轻笑道:“原来是去了牧小子那儿。”

    朱元璋找了一个座位坐下道:“皇后,昨天我和牧小子聊了一下科举,我感觉我们大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有必要修改,不然的话……我们可能要走上历朝历代的老路。”

    马皇后不懂这些,不过疑惑道:“为何要改科举制度呢?这毕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东西。”

    “你不知道啊,牧小子和我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大明王朝的读书人只会什么之乎者也,对农业和工业等一些行业的认知真的太过浅薄了,试问这样的人该如何去治理国家呢?”

    马皇后还是不能理解,在她看来,几千年来不都是这样管理的吗?

    这有什么此错误呢?

    不过马皇后倒是聪明,没有直接说不明白,只是笑着说道:“那不知道牧小子给的什么主意呢?”

    “牧小子给了很多了建议,他觉得我们大明王朝的读书人之所以少,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太过复杂了,很多字又相似,如果不经常使用的话,很容易弄混,所以他建议改革文字,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识字。”

    改字!

    马皇后情不自禁一惊。

    这可是一件大事情啊。

    并且改字,也不是那么容易改的。

    需要对文字有极高的造诣才行,另外一个人也完成不了这个工作了,需要请来当世的大儒一起工作才行。

    想到这里,马皇后情不自禁担心起来道:“牧小子这个主意是好的,不过我担心会引发其他世家的不满,甚至那些读书人读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要重新学习,他们心里可能接受不了。”

    马皇后很少露出担心的面容,一直以来都是极其贤惠和冷静的样子。

    朱元璋看到,便知道马皇后是真的担心此事。

    不过他却笑道:“皇后,这件事情牧小子也给了我建议,他说啊,如果是以后的皇帝办这个事情,那倒是不好办理了,但如果是开国皇帝办这件事情,那就容易许多,这天下恐怕没有几个不给开国皇帝面子的吧?”

    闻言,马皇后点了点头,只是她也知道朱元璋如果强行做这个事情,肯定要被世家还有许多老部下阻碍。

    一个人挡这么多人,始终不是明智之举。

    可她又知道,此时如果不做,日后真的没有办法做了。

    “皇上说得不错,这天下没有几个不给开国皇帝面子的,不过此事还是比较重大的,本宫虽然读书不多,但依然愿意和皇上走在一起。”

    朱元璋当场哈哈大笑说道:“只要皇后站在我这里,朕不怕任何人!”

    ……

    一如既往的早朝开始了,台下许许多多的大臣微微弯曲身体,不敢看着台上的朱元璋。

    而胡惟庸身子发抖。

    昨天的事情,他都知道了。

    在他离开的时候,他那个傻儿子竟然去挑衅牧兴。

    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想着,胡惟庸走上前来,跪在地上说道:“皇上,臣有一件事情需要赎罪。”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也明白是什么事情,冷笑道:“什么事情要赎罪啊?”

    听到,胡惟庸更加不敢看着朱元璋,低头说道:“臣的儿子,竟然当街调戏良家妇女,此事已经被当地百姓所知,臣觉得无脸,希望皇上能多关押我那儿子。”

    众多大臣一听,无比讶异。

    自古以来,都是希望给自己儿子开脱。

    但胡惟庸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朱元璋只是一想,淡淡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多关几天吧,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情,要问问你们。”

    话锋一转,在场的大臣们心里一紧,不明白究竟是何事。

    便听到朱元璋不急不慢说道:“不知道,你们对大明王朝的科举有什么看法?”

    这忽然一转,转到科举上面来了。

    许多大臣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老徐却走上前来到:“老臣认为,科举制度需要改进,我们大明王朝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绝世天才了,这绝对是我们科举出现了问题。”

    徐达这么一说,其他人就马上站出来说道:“臣认为没有什么问题,自古以来人才难得,大明王朝这么多年没有一个顶级人才,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觉得不要小题大做。”

    说话的人,乃是李善长,在大臣之中,读书之多,就他了。

    不过此时的李善长,已经有些老迈。

    黄发胡子一堆,头发更是有些许白丝。

    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听到这么说,徐达暗暗叹息。

    善长这件事情做得不好,这还看不出来吗?这是老朱的意思。

    老朱想要改革,你难道还要顶撞不成?

    再说,话说得如此难听,让老朱心里怎么想?

    果然,朱元璋有些不爽道:“朕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不是科举制度出现了问题,为何我们大明王朝这么多年,就是没有发现顶级人才呢?”

    本来这件事情,就应该顺着朱元璋的意思来就行了。

    可李善长直接顶撞道:“皇上,这绝对不是我们科举出现了问题,自古以来都是这么流传下来的,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绝对不能随随便便改啊!”

    话落,徐达脸色一变和李善长保持一定的距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