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极品太监:开局成为大汉乐府令 > 第49章 爱卿说的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这里有这么便宜又高素质的劳动力,刘彻若若不知道怎么剥削,那只能随便找块豆腐撞死自己。

    纪安一到,刘彻立刻拿出他刚写好的文章,说:“下面是我写的分析,请先生看看,如果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帮我指导。”

    实际上,刘彻打着不耻下问的旗号,间接地利用纪安。

    但恰恰相反,正是刘彻的行为,让纪安更加坚信,自己一定见到了明主,刚上任,就被委以重任。

    于是,纪安精神抖擞,拿着刘彻递过来的帛书,战战兢兢地读了起来。

    看完文章,纪安暗自吃了一惊。

    虽然文笔不是很好,至少在纪安看来,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但里面说的思想,也为纪安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难怪殿是天下最高层,他的想法和策略都超越了常人...”纪安醍醐灌顶。

    但是…

    这文章里的法家思想和实用主义是什么?

    作为黄老学派的弟子,纪安决定让刘彻“回归正道”。

    当然,这劝主也是有学问的。

    当儒家的叔孙同第一次见到高帝时,他讲了很多伦理道德和尊卑,但刘邦一个字也听不懂...结果,他受到冷遇,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第二次会议上,叔孙同充分吸取了教训,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讲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刘邦龙颜很高兴,赏了五百金,封了太常。

    始皇当政时,有一次他想飞奔下山,却被元昂劝阻。

    元昂是怎么说服他的?

    “千金之子不坐宝座,百金之子不骑天平,圣师不乘危求吉。现在陛下正骑着六匹马,从陡峭的山上飞奔而下。车受惊吓,马受挫折,大王就开了了吗。”

    因此,要想说服上级,首先要让他听你的话。不听就算哭死也没用。

    其次,说服还应该从对方的身份、地位、人格等方面入手。

    如果你不明白这些事情,你只是用你的脾气来劝阻他们。他们都是鲁莽的人。除了让对方因为你鲁莽的行为而讨厌和讨厌你说的话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效果。

    想到这一点,纪安鞠了一躬,说:“陛下不会把我当卑鄙小人的。”

    纪安虽然年纪不算很大,但家世很好,也读过不少书。他读过的书至少有七八万字...

    在这个时代,读过7万到8万字的书的人,的确算是拔尖人才。

    譬如《道德经》有五千字,已经是一部杰作了。

    “纪生生,请你给我一些建议……”刘彻很谦虚地说,自己专精于艺术,面对纪安这样的高材生,刘彻觉得自己当孙子比较明智。

    “我觉得在这里加一句话会比较好,‘让老百姓更容易不知疲倦’……”

    这当然是一个考验。

    这句话是黄帝说的。三皇五帝自然是为世人所尊崇的圣人。他们的话基本上是这个时代的普世价值。

    不用担心,黄老派喜欢,法家喜欢引用这句话,甚至儒家也被认为是鬼笔。

    只是每个案例都不一样。

    黄老派热爱黄帝,法家则是有用之才用,无用之才弃之。儒家更崇拜尧舜禹。

    纪安一想,只要刘彻不反对,他就得给这个文章添点私人物品。

    所谓文字传达的是道理,一篇文章有生命有情感。

    从刘彻的大事记上看,什么律法主义是光芒。

    这怎能容忍。

    听了纪安的话,刘彻托着腮帮子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纪安的话出自“易”,据说是黄帝曾经说过的话。

    这句话一加到这上面,一来回联系起来,马上就塞满了黄老学派的一些思想。

    刘彻想了想,点点头说:“术业有专攻,还是让卿的意见占上风吧。”。

    的确,全文充满了法家思想,读来的人难免会感叹。

    这对刘彻不好。

    加一些黄老学派的东西,淡化法家的意识,也是好的。

    纪安暗自窃喜,这只是个开始,有了这个诱惑,就说明陛下并不排斥黄老的理论。

    不排斥也没关系。

    多年来,儒家学派发展迅速。虽然他们在朝廷中还缺乏足够的权力,但在民间,儒家思想已经压倒了黄老学派,成为第一位的学说。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虽然黄老学说本身是一条高层次的路线,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很难保证有一天,宫廷会受到民众的影响,转而推崇儒家思想。

    别是近十几年来,宫里的第一批老师基本上都是儒家学生占主导地位...

    可以说,纪安来到这里的任务是斩断儒家伸向诸侯的邪恶触角。无数人都翘首期盼着。

    想到这里,纪安高兴地点了点头。

    在刘彻的允许下,他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变成了刘彻和纪安的拔河比赛。

    “陛下,我觉得这句话不合适……”纪安拿着帛书,说:“我觉得太激进了,应该换成比较温和的句子,比如这句话……”

    “那就改吧。”刘彻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季安的意图,几乎都是答应了季安的要求。

    但慢慢地,刘彻意识到不对劲了,这纪安的改动对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中心思想和治国理念完全不一样。

    于是,当纪安再次拿着帛书,不知第多少次开口的时候。

    刘彻再也忍不下去了:“纪爱卿,这句话是永远改不了的……”

    开什么玩笑,再改一改,就成了对黄老学派治国理念的全面怀念。

    贱太后喜欢法家。

    三、五句黄老学派的思想夹杂其中,贱太后可能会一笑而过,但如果里面全是这,那么刘彻对贱太后的印象就会变成“年轻人,还是太肤浅”的思想。

    这不会结出什么好果子。

    纪安轻笑了一声,知道自己已经踩到了底线,于是也便服从。

    然后老老实实地拿着回去修改完善。

    一小时后,纪安拿着修改过的重制帛书,递给刘彻。

    刘彻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纪安的文学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本来,刘彻的这件作品只能算是一个合格品。经过修改、补充和润色,不仅读起来通顺了许多,而且引用了许多先贤的名言和前人的例子,似乎马上就拔高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