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晋第一奸臣 > 第48章 对汲郡争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皇子被封了王,被流寇裹挟着去了弋阳。

    尽管纪狂风多次盛情相邀,想带着韩殿臣一起走,可他还是选择回到了洛阳。

    映日的荷花才能别样红。

    只有处在权力的中心,才能在所有布局中快人一步。

    崔白面色复杂地看着韩殿臣,喋喋不休地说道:“你土匪朋友怎么这么多?你这支骑兵养了多久了?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要造反?”

    北方拢共没几股上台免得流民兵,其中的赵卷尔跟韩殿臣有夫妻情分,纪狂风与韩殿臣有八拜之交。

    更不用说,韩殿臣手底下,还多了一支能当精锐骑兵的超强弓箭手近卫军。

    流民、世家、北方蛮族,这三种元素凑在一起都够再发起一次永嘉之乱了。

    韩殿臣耸耸肩,说道:“早年间做生意嘛,出门靠朋友,当然要朋友多一点。”

    崔白眉毛微挑,没有继续追问韩殿臣这些神神秘秘的小背景,转而问起了另一个问题:“许安怎么死的?既然你认识这个流民帅,他就应该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杀死郡守——这不在我的计划范围内。”

    韩殿臣反问道:“你对这事儿很在意?”

    “当然很在意。”崔白说道,“这不合规矩,整个河洛世家都需要一个交代,否则这件事会引起极大的恐慌,严重影响到崔氏的声望。”

    如果这次的流民事件再出格一点,就会导致中原地区再次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之中,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作为此次报复的发起人,博陵崔氏需要对河洛世家作出一个交代。

    韩殿臣说道:“许安不是流民帅杀死的,而是被汲郡当地的百姓杀死的。”

    崔白问道:“为什么?许安素好清谈,与百姓有何干系?莫非当地有民变不成么?”

    韩殿臣道:“你知道许安出自哪里吧?”

    崔白点点头:“自然是知道的,衡阳许氏,跟许南许北是远亲。”

    韩殿臣道:“那不就是了,他一个衡阳来的郡守,空口白牙去汲郡,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想要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当然不可能把手伸到当地的小地主身上。”

    “既然不能向小地主伸手,就把手伸到泥腿子头上了呗,还有比泥腿子更好欺负的吗?”

    许安之死,归根结底,还是南方士族对北方利益伸出的手被剁了。

    在维护利益这方面,占据了大量野外土地的平民与北方士族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在南方作威作福惯了的许安居然昏了头,想要如在荆州时一般利用权势去逼迫泥腿子们给他当佃户,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山东响马河南贼凑一块儿,能把半个中国打稀烂,用一块司马家给的印章就想作威作福,他想的未免也太天真了点儿。

    这个解释符合所有北方士族的期望,崔白把心放了下来,转而问道:“如今汲郡空虚,你有没有想过外放去作个太守?带着你那支女真骑兵,拿下汲郡岂不是易如反掌?左右汲郡只有一个赵氏,不如取而代之。”

    以洛阳为中心的司隶州十二郡一百县,平原广大,土地肥沃,水源、人口、丛林资源都很丰富,是天子基业所在,对这里的争夺尤为激烈,只要有空缺,不论南北世家都会挤破头想要分一杯羹。

    许安之死,注定会带来一场新的博弈。

    韩殿臣颇为光棍人地说道:“没有。汲郡的百姓刚刚杀官造反,去捡那烂摊子作甚?你觉得皇帝会让我的人去?就算他现在不说话,不代表他就放心我拥有这么一支人马,且瞧着吧,皇帝有招儿着呢。”

    “更何况,如今朝堂混乱,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机,此时外放为官,岂不是可惜了?”

    崔白调笑道:“你赶紧把崔莺娶了吧,我怕皇帝想招你当女婿。”

    韩殿臣抄着手,慵懒地说道:“不干不干,一个崔莺就想让我韩某给你崔氏当牛做马,差得远。”

    “等你什么时候变成了小娘子,再来说招我入赘的事吧。”

    崔白剜了韩殿臣一眼,喝着茶陷入了沉思。

    最近南北斗得越发激烈,太子詹事、汲郡太守这两个职位都空了出来,要是能趁着朝堂混乱,将这两个位置拿下来才好。

    韩殿臣见崔白一言不发,打趣道:“你还真准备变成小娘子啊?”

    崔白双眼微眯,看不出情绪起伏:“我敢嫁,你敢娶么?别忘了我崔家的那棵柏树下面,埋的是什么。”

    韩殿臣百无聊赖地说道:“罢啦,等我练好功夫再来考虑这件事。”

    一壶茶喝到乏了,正要散场之时,却听到门外鱼泰吉进门宣了口谕,让崔白和韩殿臣一同觐见。

    二人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看来,皇帝对汲郡也开始有了想法。

    随着鱼泰吉进了宫,司徒王符、太尉谢弘也刚好来到,二人神色复杂地看着韩殿臣迈步走进御书房。

    谢弘阴阳怪气地嘲笑道:“殿臣,你立得一手好军功啊。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嗯?”

    韩殿臣朝着谢弘和皇帝微微拱手,算是见过了礼,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答话。

    女真精锐初露锋芒,却已经阴气朝中大臣的忌惮了,就连刚刚建立些许联盟关系的太尉都开始阴阳怪气了起来。

    看来这帮人已经在准备着对付自己了。

    这次朝廷为了掩盖禁军那低得令人发指的战斗力,对外宣称是五万禁军收服了两万流民军,八皇子因军功而被封王。

    可活在洛阳城里消息灵通一点的人都知道,禁军是打不成仗的。吹不了禁军,就只能吹军师了,韩殿臣原本名头就盛,再给他安一个神机妙算的虚名倒也没什么,在最近几日洛阳城的舆论中,他的热度堪称顶流。

    知道真实情况的衮衮诸公,也没有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选择打压韩殿臣。毕竟大内禁军裹挟着皇子前去降贼,还是靠韩殿臣引外兵平的判,这种话说出去容易引起人心不安。

    皇帝司马景平开门见山地说道:“许安身死,如今汲郡空虚。此拱卫洛阳之重地,我欲择一贤才,前去安抚民心,重立衙门,不知各位有没有推荐之人?”

    久在门阀之中挣扎的司马景平,或许没有足够的雄才大略,但对于朝堂上的制衡羁縻之术还是颇有心得的。

    把话题先扔出去,让几方势力去争,争得僵持不下之时,皇帝便能浑水摸鱼。

    这就是处在权利中心的好处,只要平衡和羁縻好各方,就能够趁机捞到海量的资源。

    如果他外放汲郡,哪怕是再想出几条穿越者的生财之路来,没有足够的权势作为依托,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图为他人做嫁衣。

    崔白和谢弘都没有说话,毕竟按规矩来说,推荐官员外放郡守应该是王符的本职工作。

    司徒王符沉思了片刻,说道:“陛下,许安以身殉国,此乃忠烈也。我看不如就此机会,让他的族兄许南复仕,以彰许氏忠烈之心。”

    他话音落下,别人还没说话,韩殿臣就已经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了。

    许南就是那个在月旦评上说韩殿臣是奸佞的人,虽然到最后许南也没捞着好,但这个行为着实恶心了韩殿臣很长时间。

    这场两败俱伤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在,风头也没彻底过去。

    司马景平显然也不满意这个推荐,说道:“许北去年举止荒唐,险些在洛阳引起大祸,此时让他亲兄弟出仕...恐生怨怼,不如在让他们兄弟冷静些许时日吧。”

    王符犹豫了片刻,说道:“这...陛下所言有理,郗氏郗聪,乃是户部尚书郗慈之弟,素有高论,不如让他去汲郡,以郗聪口才,定能使百姓虔心耕作,民风归淳。”

    王氏、郗氏、黄氏,这些其实都是道教世家,并不是传统的儒教世家,本身晋朝就有南道北儒的分化趋势,自从永嘉之乱后,这种分化就更为明显。

    所以王符才说“素有高论”,能使“民风归淳”,说白了就是用道教玄谈来麻木和稳定百姓,在偏安时期非常奏效。

    司马景平拒绝道:“不妥,汲郡素以封孔圣,依寡人看,还是择《诗》、《书》传家之良才为妙。”

    顿了顿,又对崔白说道:“崔爱卿,博陵崔氏乃是北方士族之首,你可有熟识的贤才啊?”

    崔白答道:“汲郡赵氏,赵彦深恭孝贤良,郡望极高,此人堪用。”

    对于朝廷的郡守制度来说,崔白是有明显的的门阀倾向的,北方多年来轮番易主,地方上的事情基本都是世家做主,大家对于朝廷的态度,只是需要一个能够商量和谈判的,足够结实的安全屋而已。

    司马景平沉思着,没有答话,显然对这个推荐也不满意。

    见司马景平不说话,谢弘干脆说道:“地方官推举之事,最终还是要看朝廷的意思,伏唯陛下圣裁。”

    洛阳外还有一支韩殿臣的三千女真骑兵,这是能直接颠覆洛阳的存在,而韩殿臣本人是有比较明显的保皇倾向的。

    于是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们,此刻就变得格外好说话了。

    司马景平试探着说道:“十二皇子司马微言,忠孝温良,是璞玉之才,我欲封他为汲王,使郗慈为长史兼任郡守,赵彦深为参军,带禁军一万,屯田汲郡,何如?”

    韩殿臣出列说道:“臣等并无意见,伏唯陛下圣裁。”

    十二皇子司马微言本就和他有一点师徒的情分在,他站出来支持这个还是比较合乎情理的。

    在场的其他三人面面相觑,这是封王封上瘾了?

    可在韩殿臣和皇帝明显表态了的情况下,他们又不好直接驳皇帝的面子,便躬身道:“伏唯陛下圣裁。”

    皇帝和韩殿臣的心情都很好,浑水才能摸到大鱼——朝堂的水,已经越来越浑了。

    各方势力针对汲郡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