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 > 第二十七章 我家稻谷成熟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等烤得金黄油亮的羊排上桌。

    老赵和老马已经乖乖的坐在桌子前。

    朱英拿着刀分好羊排。

    朱英可不知道,这是十年来,第一个持刀离朱元璋距离最近的。

    “怪了,咋你这的羊排竟如此香!还有吗?”

    吃这方面上,朱英可不会亏待他两。

    羊排,羊腿不停的续上。

    不过练子宁料想中的酒却没上,他大呼不够过瘾。

    朱英却没理会,等吃得差不多了,才带着两人出去。

    “因为要干活,喝酒了会误事。”

    练子宁剔着牙说道:“你这庄子,能有啥活计。”

    朱英带着两人来到后院。

    往常这里都是队伍里的事,不过朱英也偶尔来帮忙。

    后院的门舍一开,一阵阵动物的鸣叫就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竟有这么多头羊!”

    一排排屋舍后,围栏里的羊‘咩咩叫着。’

    早有弟兄们把粉碎好的草料给铺上。

    看到老赵不惜这的味道,朱英跟弟兄们招呼了一声,去到另外一个方位的屋舍。

    打开后空空如也。

    朱英挠头,“看来牛准时放出去了。”

    练子宁瞟了一眼,乖乖,这场子那么大,养的牛也得上百头吧?

    朱英无奈,带着两人来到了西边的屋舍。

    一开门,无数双眼睛都转了过来。

    “嘶!”

    老赵倒吸了口凉气。

    这么多山彘(猪)。

    “今天咱们就喂下猪好了。”

    屋舍边的麻袋里,朱英单手提起一只麻袋。

    练子宁也有样学样,不过提起麻袋的瞬间,他就知道这分量不轻。

    看来陆兄弟果然是从军的好苗子,这力气可以。

    一打开麻袋,鲜绿的棒子上带着须,一股清香袭来。

    “咦,这是何物?”

    “玉米,也叫包谷?”

    “米?谷?”

    稻黍稷麦菽,这是大明最流通的粮食。

    这玩意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捞一根拿在手里,练子宁下意识的就知道这东西能吃。

    眼瞅着老马真想吃草,朱英马上阻止了。

    “你没吃饱?”

    “不是,我就想知道能不能吃?”

    “当然能吃!”朱英拿过玉米,扒开外部的叶子,排列整齐,金玉品质的玉米就显露出来。

    “竟然如此?”

    就连老赵也走上前来,亲自打开了一根玉米。

    看着排列整齐的玉米粒。

    这绝对是粮食了。

    练子宁轻轻一捏,鲜嫩的玉米流出汁液,透露出玉米独有的香甜气息。

    当下毫不犹豫,抱起一根玉米就啃了起来。

    “好甜!”

    练子宁这样喊了一声,老赵也想效仿,结果被朱英迅速拉住。

    “你们想干什么?这是喂猪的东西,快放下!”

    “啊!?”

    练子宁眼眶瞬间红了,“这是粮食,这能吃,你怎能如此暴殄天物?”

    朱元璋也是一脸不悦,“你可知,大明还有多少百姓,吃不饱饭,你竟然如此造作!”

    朱英扶额,“两位,别激动,喂个猪至于这么大惊小怪么?”

    “至于!”

    两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这墙脚的玉米拉出去,就能救不少穷苦的人,我今天就在此处,你休想把这粮食喂给这群猪。”

    “来劲了是吧?”

    朱英一插腰,不过想到他们毕竟是大明子民,能心系天下百姓,他是该体谅。

    气顿时消了。

    “我理解你们,但这不是你们让猪饿到的理由。”

    朱英想了想说道:“你们随我来!”

    练子宁一根筋犯了,“不去,我就守着这堆粮食,以免你浪费粮食,这要遭天神惩罚的。”

    老马不走,朱英看向老赵。

    朱元璋也想看看,这小子到底是多狂,竟然把上好的粮食拿去喂猪。

    朱英带着老张穿过门,来到几处类似粮仓的地方。

    门一打开。

    金灿灿的满屋都是玉米。

    “这?这是干了的玉米?”

    老赵走上前,抓起一把捏在手里。

    “不错,这是存储的粮种,可以酿酒,也可以磨成粉,做饲料,当然,也可以做饼!”

    一听到能做饼,朱元璋马上就意识到,这种粮食铺开后,大明的将士们就能多一种口粮。

    “不知这玉米产量如何?”

    朱英愣了愣,这他倒是没记,不过按照穿越前的认知,随口答道:“亩产一千八吧!”

    “一千八?一千八百斤?”

    看到朱英点头,老赵彻底不正常了。

    两手握着玉米,就差整个人都躺倒在上面了。

    “大明的将士,大明的百姓们有救了!”

    “天下人的民心,有此兴国利器在手,寡人也不用愁了。”

    朱英自然不知道老赵想些什么,只知道老赵再这样激动下去,快得羊癫疯了。

    一把将老赵拉起,“其实我算错了?”

    老赵面色一变。

    朱英带着他来到仓库外,指着片玉米地说道。

    “这玩意随便找个石头堆都能长出来,不管是山脚还是水淹地,都能长。”

    “所以!”

    朱英严肃道:“这东西就很少亩产,耕种的地要来种更有价值的东西,所以玉米不配讲亩产,但约莫两千斤少不了!”

    能亩产两千斤的东西,不配种耕地里?

    看着老赵一脸的难以置信,朱英说道:“除非是家里养了牲畜了,这玉米秸秆能有点用。”

    “你的意思是,还有比这玉米更神的东西?”

    看到朱英点头,老赵迫不及待的拉起他的手。

    “快,快带我去看看?”

    朱英无奈。

    这种场面,当初跟山寨里一众弟兄们说的时候他们都不信。

    结果等到粮食成熟,所有人都吃饱了饭,原本被朱英收服的众人就更加心悦诚服了。

    老赵的模样与当初的弟兄们一个样。

    很好,朱英就喜欢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带着老赵又跨过了一处山头,入眼处是一片簸箕,上面铺满了金灿灿的条状物。

    朱英抓了一把,分了老赵一点。

    “尝尝,这批晒的不错。”

    这时地里在劳作的两个兄弟也颔首致意。

    能入主人的法眼,这批地瓜干看来能收藏入库了。

    朱元璋捏起地瓜干,轻微一嗅,又是一股甘甜。

    放入空中,颇有嚼劲,但越嚼越甜。

    “这是好东西,但怎能比玉米好呢?”

    朱英嚼着地瓜干,说道:“这叫地瓜干,是红薯制成的,不过成为地瓜,自然是有道理的。”

    说着踢了下脚边低矮的红薯园。

    老赵马上会意,将地瓜收进腰包,伸手就拔。

    松软的地里,一个个比拳头还大,一连串的地瓜被拔了出来。

    仅捏在手里,就有快十斤的重量,朱元璋再度震惊了。

    这密密麻麻的一片,朱元璋咽了口口水,颤抖着声音道:“这东西,亩产多少?”

    其实朱元璋已经意料到了,他只拔了一棵就有近十斤,比刚才所看到的玉米产量丰富了不少。

    “四千到六千斤左右!”

    其实红薯亩产万斤不是难事,可这时期,半斤等于八两,算下来万斤的说法,换算到现在的计量来看,六千斤不在话下。

    老赵捧着地瓜,爱不释手,“好东西,天佑我大明啊!”

    朱元璋正由着思维无限的展开,兴国神物,强军之本,天命所归。

    结果朱英很不合时宜的来了句,“这东西猪也很喜欢吃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