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之疯了吧老朱忽悠我造反 > 第二十八章 我朱元璋就一个愿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老黄垮下的脸,朱英忍住了笑。

    一旁看管园子的兄弟也说道:“赵先生,我们兄弟当初也很不解,为何这么宝贵的食物要拿去喂猪。”

    “就是,当初给我们兄弟心疼的,不过还是照着做了,后来发现主人是对的。”

    朱元璋抬头看了眼他两。

    他两不敢卖关子,连忙说道:“是因为猪肉太好吃了。”

    “没错,按主人的做法,腌制腊肉,香肠,火腿,腊排骨。”

    “还有小炒肉,猪肚鸡,肝腰合炒,糖醋里脊,红烧肘子,瞬间就觉得这红薯喂的值了!”

    朱元璋听的一愣一愣的,“可这天下,终究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你们这样做,良心不会痛吗?”

    一个略矮的汉子笑道:“天下百姓,自然有洪武大帝帝爱护他们…”

    看到朱元璋脸色不对,他连忙闭嘴。

    这时朱元璋的内心一阵悲凉,“若是没到这个地方,发现这些神物,他的功绩完全就不值一提。”

    由此可见,朱英对于他,对于大明何等重要。

    正要开口,要表明身份。

    结果朱英拉住了他,“我还有一种东西,是舍不得喂猪的,可以随我来看看?”

    “还……还有?”

    “有着呢!”

    两人赶往下一个山头,那边地势平坦了许多。

    朱英解释道:“刚才那红薯,我也存储了不少,我一直在进行品种上的改良,等时机成熟就会进献给皇帝陛下。”

    “红薯是好东西,就是有个弊端,吃多了不好,可以改良成粉丝,方便储存,做酸辣粉也不错。”

    “还有红薯叶,炒或者煮都不错,反正红薯上下都可以食用,的确是宝贝。”

    “但我要说的……”

    朱英带着朱元璋来到一片广褒的地里。

    “是这片土豆!”

    朱元璋一眼望去,青翠带着些许枯黄的叶片,显然没有红薯那种喜人。

    可朱英却笑道:“兴奋一点,这是土豆园!”

    朱元璋已经轻车熟路的上前,拔起一株土豆。

    依然是拳头大小的硕果,密集程度不亚于红薯。

    “这与红薯有甚区别?”

    朱英自信一笑,“首先,产量高,三千斤起步。”

    “其二,好吃,怎么做都好吃,吃多吃少都可以,反正就是可以当饭吃。”

    朱元璋眉头一挑,看似与红薯差别不大,但居然如此神异。

    朱英接着说道:“有了两种以上的优点,我要说的是。”

    “它们三种作物,只要天气不是太极端,一年四季都可以种,但土豆有个优势,就是耐储存。”

    “老黄你现在把它们拔了出来,只要放到不沾水的阴凉地方,只要不发芽,放一个季度都不会损坏。”

    朱元璋心头一惊,这玩意,真有那么神?

    一年四季都能种,这什么概念。

    昔年大明和魏国争河西之地,一打就是上百年。

    老明人不打不行啊。

    田里的小米麦子,一年产量不足三百斤。

    碰上灾荒就有饥荒。

    甚至到了一个国君要去借粮。

    春秋时期的明晋之好怎么没了,就因为当年明和晋国都发生了饥荒。

    头年晋国饥荒,明国借他们了。

    结果第二年明国饥荒了,晋国却不思回报。

    那只能打了,不打人就得饿死。

    明晋之好也就没了。

    到了战国的魏国,把河西之地占了,大明的地都是不适合种粮的山地。

    所以老明人才拼了命的想夺回河西,想着东出。

    要不是有商鞅变法,再加上司马错打下巴蜀。

    得了个天府之地,稻米小麦稳稳当当的养肥了明国。

    哪有今天一统天下的大明。

    若是有了土豆红薯这些农作物。

    大明要一统天下岂不是信手捏来。

    看着山地里密密麻麻的土豆,朱元璋问道:“你这里,种了多少亩?”

    “不多,一百多亩。”

    一百多亩的土豆,那产量得二三十万斤起步。

    天呐,仅此一隅,养个晋阳的人都不在话下。

    本以为朱英只是个治军人才。

    没想到他还眼光独到,能做治世能臣。

    现在,朱元璋把这些论断都推翻了。

    神人。

    晋阳下的流言是真的。

    这个眼前的俊后生,就是神仙下凡。

    “朱英,跟我回南京吧!”

    朱英一抬手直接打断吟唱。

    “别想着忽悠我,做事呢!”

    “东西都看得差不多了,该回去喂猪了!”

    朱英满不在乎的态度,也拦不住朱元璋的热情。

    “真的,与我同归南京,到时候你即便是要裂土封王,我也允了!”

    朱英走向猪圈,头也不回的道:“我说老黄,别吹了,咱好好养猪吧。”

    “洪武大帝好不容易打下的疆土,你嘴一张就能给我整个裂土封王,你咋不上天呢?”

    朱元璋话到嘴边,思虑后才说道:“凭你的土豆红薯和玉米,你知道这功绩有多大吗?”

    朱英接嘴道:“我当然知道。”

    “不就是洪武大帝得了我的东西,能征百越,能驱匈奴吗?”

    神仙,绝对是神仙。

    征百越这事,他只在私下里和几个武将商量过,根本没有一丝的信息向外泄露。

    远在深山的朱英居然懂。

    至于匈奴,一群天冷就来打秋风的蛮子,大明北部疆域常年受他们袭扰。

    虽然已经派蒙恬去北部筑城,并设下九原郡。

    但他洪武大帝的目的,从来都是灭了这帮化外之徒。

    苍穹之下,能踏上的土地,都该受他的统治。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要不是朱棣整天说,那地打下来没法种粮食,一直苦劝他不要动手,他根本忍不了。

    现在有了红薯土豆玉米,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灭了匈奴,把那地收来放牧和种土豆。

    想不到,朱英真的神,连他心中所想都猜的一清二楚。

    “你既然知道,求个裂土封王,岂是难事?”

    “只需打下那匈奴,你帮皇帝统御北方,这可是美事一桩?”

    北方很好吗?

    那苦寒之地,隔三差五去一次倒好,要长久蹲那边,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那照老黄你这么说,那不如先打了百越!”

    “为何?”

    朱英哼了一声,“百越之地可是好地方啊,雨水丰沛,可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朱元璋一愣,“水稻好是好,巴蜀之地就有种植,但产量一般。”

    朱英只好让他跟上。

    朱元璋顿时就知道有好事。

    果然来到山间一处平坦地方,威风拂面,阳光正好。

    葱郁的田野间,刚结出穗条的水稻轻轻摇曳着。

    “这,这是水稻?”

    “是啊,亩产差不多三千斤左右,你们昨天不是吃过么?”

    昨天那白净的饭,就是这些水稻?

    还亩产三千斤?

    朱元璋捂着胸口,太激动,供血不足了。

    “喂,老黄?”

    朱英吓到了,眼瞅着老黄倒了下去,连忙上前将他撑起来。

    “卧槽,至于激动成这样。”

    “没事,还有个老马,你不做事,他顶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