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鉴宝大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勾连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三章勾连爪

    \t栗少阳一页一页小心翼翼翻开书页,那动作轻柔如蚕丝荡漾,每个动作都屏住呼吸。同时,口、耳、鼻、眼、大脑配合在一起,心境沉静如水。

    \t他的脑海里浮现那晚上方不晓翻动书籍的情形,跟着她的每一次动作,浑身肌肉与呼吸协调一致,耳朵高度紧张,不漏过书页翻动中发出的任何细微之声,同时鼻翼轻吸,讲书页中的气息吸入鼻腔中,辨别那股远古的气息,同时目光快速扫描每一页上图形、符号、文字及其痕迹,大脑迅速将五官获取的信息极速地在汇总、比较和记忆。

    \t书页并不多,只有六页,而且书页也不完整,岁月留下了腐蚀的痕迹。

    \t栗少阳尽量减缓翻动的速度,但这个速度也早已超越了观众席上的人,档期翻过去的时候,加上专家教授在内,也没有一人看完书页上的内容,或是记忆下一行的文字符号。

    \t这些文字符号非常怪异,属于古文字中极其少见的字形,所以很难记忆。

    \t几分钟后,栗少阳翻完五页兽皮纸张,然后缓缓合上,双手捧起放入木匣中,合上盖子。

    \t栗少阳站在茶几前,微微闭上双眼,像是在沉思或是思考中。

    \t周围环境异常安静,北大的观众也是专业的观众,该热血的时候就热血,该安静的时候就是一个乖宝宝。

    \t少卿,栗少阳睁开双,“苏教授,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份度牒,用兽皮制作的过关文书。是唐朝中早期,波斯国王室派使团出使大唐王朝时携带的过关文书。本文使用了六个国家的文字书写:波斯文、大食月文、楼兰文、蒙文、契丹文、唐文。此度碟带有腐朽的风沙气息,印章模糊,有些地方只留下点点凹凸痕迹,可见保存并不完好。应该是被风沙掩埋多年,在几十年前被发掘出来,然后辗转到达苏教授的手中,不知我说的对还是不对。这套文牒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古丝绸之路官方的起始时间,也证明了古丝绸之路上的诸国当时商业相当昌盛。从六页完整签证来看,使团应该是完成了出使任务,在归途中遇到意外状况,而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国中。到底遇到了什么状况呢?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问题,恕在下学疏才浅,答不上来。”

    \t“六国文字你可单独认识?”齐达路追问道。

    \t“略识一二。齐老是想我给您分别解释或读一下吗?我可以尝试一下念一下第一段……”

    \t这第一关,栗少阳知道苏伦的教授的目的,这是在给自己打底,先声夺人,少数部族的语言文字是自己的强项,现在就应该借着齐达路的问话,把这一点彰显出来。

    \t“……阿布依堵喇子奇玛,西吕苏鲁哈不脸……这是古楼兰国语言,翻译成现代文字的意思是:兹我波斯帝国国王派遣西吕苏鲁率领使团出使东方大唐帝国,沿途过往各国需以国礼相若……”

    \t栗少阳侃侃而谈,这点文字语言对于他来说还是信手拈来的。

    \t六段文字,六种语言,全都是熟练流利。栗少阳从小学语言就有他人无可企及的天赋,发音听一遍就能记住读准,口语几天便能基本掌握,一个月就能达到小成境界,虽比不上语言学家淫浸几十年的水准,但是按照时下流行的考级制度来打比方的话,四六级还是比较轻松。这一点,栗少阳的父亲知其由此本事后,无论道哪里,都会带他找当地的老人学习语言文字。

    \t北大有很多小语种专业,回几国文字的教授、天才也没啥传奇的,但是栗少阳现场表述六国古语,这就不一样了。

    \t皇甫启皱着眉头看向栗少阳夸夸其谈,流利得找不出一点瑕疵。他推测栗少阳肯定有念错的地方,但是在座的人能认全六国古文字的人几乎没有,那还不是任由其胡乱念一通,别人也不敢出声说错了。

    \t“这个齐达路真是脑子坏掉了,这不是给这个臭小子登鼻上脸的机会吗?”皇甫启对齐达路很是不屑。

    \t在栗少阳说完之后,齐达路鼓掌道:“很不错,古语言文字功底扎实,这对考古和历史寻根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关我认为算你过了,其他各位先生有问题吗?”

    \t这起止是扎实?

    \t所有人都被震惊了,大家都在心里想,“这是真的吗?他说的是正确的吗?”

    \t没人相信,却也提不出异议。

    \t其余几位专家,有的摇摇头,有的毫无动作,大家都看得出苏伦这么做的目的,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精通六种古语言文字,已经罕见。如果执着这一点,在座的九位也不没有一人可以说一千年前的六个国家的语言,认识六种国家的文字。

    \t“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由我来了。”坐在末尾和苏伦相对的一位花甲老人站起来,走到茶几旁,又拿起一只盒子。“我是搞杂物收藏的,让我看看你杂玩方面的技艺吧。”

    \t“莫教授,小子年幼无知,杂玩涉略不多,仅可一试,莫报太大希望。”栗少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t开场介绍时,栗少阳记得住此人名叫莫石,是古文化协会副会长,考古研究院院长。

    \t栗少阳知道苏教授一上来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文玩玉石杂类分类上千,涉及知识浩瀚如烟海,毕其一生搞懂一个方面的东西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千类皆通了,因此不会就是不会,千万别装逼。

    \t“栗少阳同学,我们只是探讨,不要有压力。”花甲老人微微一笑,心道,这小家伙难得低调了。

    \t这是一个一尺长半尺宽厚的木匣子,红酸枝的材质,没有任何机关,直接掀盖而开。

    \t莫石做了请的手势,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t栗少阳戴着白手套走上前,站在茶几旁,俯身看向盒中。

    \t这是一件看似手爪的老物件,上面有不少的锈斑。透过虚眼,栗少阳眨眼间将其复刻到脑海中,从各个角度,对手爪的每一个细节,无死角地分析记录。

    \t他站在那里三分钟的时间没有任何动作,之后绕着木匣子,更换了三次角度,每个角度都站了两分钟以上的时间,最后伸手将手爪去了出来,在手中翻转一百八十度,对每个细节再次核对、抚摸。

    \t这个时间持续了一刻钟的时间之久,在场的教授专家级旁观席上的老师学生均都保持着足够的耐心,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大家随着栗少阳手中的动作,看着大屏幕上手爪或转动、或偏移。

    \t“莫教授,此物为‘勾连爪爪头’,根据金属的冶炼水准,我推测这是一件三国时期的‘勾连爪’的爪头。此爪是当时军队上使用,在海战和夜袭中使用,用于战船链接使用,本是当时的制式兵器之一,后来飞虎爪就是由他演化而来的。但是您这只勾连爪却是一只母爪,全身手工制作,在爪腕的连接处有其特有的标志图案刻痕,虽然年代长久,刻痕有的地方被锈蚀掉,但我根据脑海中复原图判断是离火标记,由此判断发明、制作人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兵器大家欧阳家族中的欧阳离火。他将这柄爪制作好后,送到吴军大营的主帅孙权,孙权将其赠与了周瑜,周瑜命工匠照此打造,成为吴国水军小战船群攻大战船的利器。也是后来赤壁大战时,凤雏先生将其制作图纸给了曹操,用于连接战船成板块,以此解决北方士兵晕船的弱点。但是图纸中少了一个细节,造成连爪松脱很不方便。而这一细节也在最后周瑜火烧赤壁时,曹军战船不能及时散开的最大原因。后来,这样的连爪被演化成飞虎爪、勾连枪爪、战车连接爪等等。”

    \t栗少阳说到这里,把勾连爪放进木匣中,抬起头,双手双手相扣垂下,看向莫石教授。

    \t在栗家的藏书中,对古代兵器的来源于发展演化有详细的介绍,这些书籍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收集了,分门别类,非常详细。在这方面,栗家藏书比通过考古或是民间流传得来的书籍而建立的书库要更加有针对性。但是能判断出欧阳离火的手工,这却不是书籍介绍就能知道的,如果没有虚眼,那是绝对看不到那么多的细节,尤其是很多细节是被锈斑遮住的情况下。

    \t莫教授坐在那里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而是死死地盯着栗少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