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鉴宝大亨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汝窑瓷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五十四章汝窑瓷瓶

    \t栗少阳在观察这件勾连爪时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这个时间看上去不短,但是如果放在他身上或是其他玩、学者手中,这个时间短得就如白驹过隙那么短暂,根本不值得一提。

    \t能判断出使三国的物件,最短也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而能判断出出自欧阳离火之手,莫石用了十二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查遍了三国时期所有著名的武器专家和世家的资料,终于在一次古越吴国墓的考古中找到了答案。当时,他是欣喜若狂,几乎是痴狂般在考古工地疯跑了半个小时。

    \t十二年的求索,终于有了答案,可喜可贺。

    \t十二年的研究,却没有想到,在栗少阳的手中只花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啊!

    \t莫石一想到这里,恨不得有自杀的冲动。

    \t所有人,包括在座的其他八位专家学者,此时看着不说话的莫石,他的脸上表情非常复杂,根本看不出他心中到底是在想什么。但是,大家在等待他的答案,等待着他对栗少阳的判断做出评价。

    \t良久,莫石站起身,对着栗少阳鞠了一躬,“栗少阳老师,我愧为专家称号;如果北大不请你,我请你做考古文化研究院特聘专家。”

    \t所有人听到莫石教授这句话,答案自然显现了,全都耸然动容。

    \t给一个后辈学生鞠了一躬,这是对达者最高的礼遇。无疑,栗少阳的回答(推测)全部中的,而且答案超出了莫石教授的预料,否则不可能称栗少阳为“老师”这么高度的肯定。

    \t吁……很多人长出一口气,转而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t掌声结束,栗少阳也长出一口气,看向莫石教授,也是鞠了一躬,“莫教授言重了,我才疏学浅难当大任。之前只是推测而已,并没有多大的把握,其实我也是硬着头皮说的,蒙对了而已。自己知道尚达不到老师的水准,如果以后需要我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t“好,一言为定!”莫石教授双手一拱,算是达成协议。

    \t栗少阳点点头,站到一旁,等待第三位专家教授的出题……

    \t第三关对于栗少阳来说,如果正确,就是三连胜,这不仅大震士气,而且可以说今天的答辩算是基本过关了。

    \t三个专家代表了三种考古古玩的方向,如果能得到她们的肯定,无疑已经在考古或是古玩界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北大一个助教也没啥了不起的了。

    \t“我是做瓷器研究的,在此行业淫浸了五十多年,我带来的宝贝就是茶几上的这个瓷瓶,请栗少阳小友掌掌眼。”

    \t第三位专家是来自故宫的女性专家,在瓷器研究造诣极深,也是国内著名的瓷器修复专家,名叫车源丽。经过前两关,栗少阳全都是百分百正确,这已经得到了在座的专家们尊重,所以不再以“栗少阳同学”的称谓称呼他,而是改成了“小友”。

    \t两个字的变化,足以说明了一切。

    \t“车教授晚上好!”栗少阳和有礼貌地微微一拱手,但是却没有其它任何动作,“掌眼谈不上,我看得出您是在考我眼力,我看就不必了。这件缠枝纹大开门青花瓷瓶在故宫有展出,是元末明初汝窑的款型。但故宫那件是仿品,想必是出自您的手吧。中原车家是瓷器世家,祖先就是汝窑的大掌家,青花瓷器手工可以说是顶级。只是时代变了,材料不同了,如果在色谱仪上观察,在造色上略有不同。请原谅,我的视力非常好,可以分辨比常人更多层次的色彩。所以,这件瓷器我就不做评论,您看如何?”

    \t“你的意思……”车元丽被栗少阳这一席话说得一愣,自然知道栗少阳“不做评论”四个字的含义,那就是说这件大开门的青花瓷瓶是仿品,并不是真家伙,但是这件瓷瓶是他父亲传给她的,说是明代的祖先的手工,这么多年来,她也没有看出来,一直当成正品,绝对没可能是赝品,“……色彩真的能说明问题吗?”

    \t“会。”栗少阳笑了笑,“随着时间和年代的使用,瓷瓶的器型虽然不会改变,但是色彩材料却在不断地氧化,这种氧化的过程非常缓慢,他的色彩变化也是非均匀地变化或是老化。但是仿品却不一样,它是利用一些化学和物理方法,在极短的时间段里,促使色彩老化走完正常几百年的老化过程,这种方法得到的物件色彩不可避免地颜色过渡上不够柔和与均匀,略有生冷质感。不知道我的解释是否到位?”

    \t“解释很到位,但是这件是我家传的宝物,在座的几位中至少有五人曾经掌过眼,岂容你一言否定?”车元丽很是生气,甚至是横眉立目。

    \t元青花出品极少,向来都是属于珍品,其价值至少是大七位数。加上汝窑制品,这东西就打上了皇家专供的烙印,价值翻上三四倍是轻而易举之事。但是,如果是赝品,这件宝贝就变成了垃圾,虽非一分不值,但是差不了多少,难怪车元丽会如此愤怒。

    \t栗少阳微微一笑,“小子哪里敢否定呢?只是说不做评论。既然有五位著名专家掌过眼,那您大可不必担心什么了,您说是不是?”

    \t栗少阳来自江湖,江湖的规矩就是不打脸,栗少阳已经把话说得够委婉了,“但是……你太圆滑了,这样不是学术研究的态度。你模棱两可的话,却齐了不好的指引方向,你今日要是不解释清楚,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t她的这席话一下子让在座的其它八位专家都不由地摇了摇头,但是他们也能理解车元丽的心理反应。

    \t皇甫启和车元丽都是来故宫博物院,他们两人是知道故宫摆放的那件藏品就是赝品,是车家一位长辈制作的,宝贝展出四十多年来,没有任何人看出那是一件赝品,唯独栗少阳看出来了。但是,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就算大家知道,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但是现在这件青花缠枝纹瓷瓶是几十年来车元丽车家引以为傲的珍品,如果被鉴定为赝品,那车元丽受到的打击无异于否定了她几十年在此行业的研究,否定了她的专业水准。

    \t听到车元丽刺耳的批评,栗少阳依旧是笑了笑,“其实,这件宝贝除了颜色之外,器型上也有些微不足,如果你不是非常仔细去看,将瓷瓶旋转六十度,圈足和瓶身的连接有些微的变形不一致。在瓷器的制作过程中,这些微的变形是由于制作者的情绪波动造成手刮器百分之一的偏离,这种偏离非常非常轻微,如果不是详加比对,加上色彩图文的影响,人眼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刚才我站的角度不一样,恰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手工作品来说,些许的偏差是难免的,但是这件宝贝的偏差有修补的痕迹。这种修补水平再高,但器型上也会造成颜色过渡上有非常细微的水波纹的变化。另外,就算是瓷器利用古方来烤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表象特征,这种表象特征不是非常厉害的行家,绝对是没有能力看得出来的。”

    \t栗少阳知道,如果不说出一二三来,这个女人是不放过自己的。按照江湖规矩,既然人家不发表判断,就该自难而退,如进一步紧逼,那就不能怨别人了。

    \t“就这些吗?”车元丽不以为然地问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