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圣人的家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高鉴的智慧和他上次的后果,他不难想象敢威胁殷元的下场。殷元的身份地位仍然在,也还没有傻,非得逼得殷元主动找麻烦的话,到时候恐怕他们很多人都会尸骨无存。至少到现在为止,殷元的态度是江湖事江湖了,没有动用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力量。

    高鉴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能够明辨成败,一旦发现自己要败的时候会立刻止损。殷元倒是很佩服这种人,往往这种人能够愈挫愈勇。

    殷元和麻鼻头他们在长安城里跑了好一阵子,殷元跑起来后面的人根本就跟不上他的脚步。麻鼻头这才知道,之前殷元已经放慢了速度,不然的话陈炼休想能跟上,那引诱殷元的人,也决计跑不掉。

    殷元跑一阵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什么地方可疑,什么地方有人在夜里走动。

    长安夜里的街面虽然黑,也很安静,但是很适合放快脚步跑一阵,游荡一阵。可惜,殷元今天没有闲情逸致,只有忧心忡忡。

    长安初冬已经很冷了,午夜之后绝不会有什么人跑出来,但也难保会有例外。不只是殷元这样的人,还有别的各种原因夜不成眠的人。

    殷元跳上了屋顶,看过去发现前面有个地方灯火还亮着,又是见猎心奇奔行了过去。

    为了别被人发现,殷元还将没有扔掉的面具戴在了脸上。

    靠近之后才发现,这座宅子很大,而且宅子里面亮灯的明显是主人房。

    黑夜里,一个冷冰冰的声音道:“眼下陛下春秋鼎盛,太子虽贤,但是继承大统恐3怕还早。这个时候插足他们之间的争斗,恐怕有点太早了。何况那蜀王李恪,眼下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你看那杨誉,被人打得半死但是一句话都不敢说。对自己的岳父尚且如此,何况是别人。”

    一个年轻的声音道:“岳父,您就是太小心翼翼了。就算是蜀王以后要找后账,那太子爷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对于他们来说我们都是棋子,但是棋子有时候站对了位置,也能够惊天动地。”

    那先前说话的老人道:“棋子就是棋子,永远不可能成为执子的人。他人的胜负最好与我们无关,因为棋子的生死往往是无关紧要的。”

    殷元十分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人,深夜里还在议论这样的大事,但觉得这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一个自己好像很熟悉,而另一个的口音,有点塞外的味道。

    只听那年轻人道:“以岳父在朝中的地位人脉,这件事情只需要派几个精明能干的心腹就能办了。那蜀王平日里就喜欢骑马游猎,虽然现在没听说怎么游猎,可是日常习武还是有的。到时候只需要太子殿下提出和他比试,我想他绝不会推辞。到时候一旦太子的马出了事,陛下一定会严查,那到时候咬出了蜀王,他就没有任何办法自证清白了,因为压根就没有人会相信他。”

    那年长之人道:“我不知道你们如何定计的,但是你们少算了一个人,那就是殷怀素。这个人我在军中是领教过的,若不是李代公有意让他隐藏精干,我又顺水推舟的话,我想他早就立下了汗马功劳,绝不只是你看到的这么点。有时候你不得不服,他真的是聪明的令人发指。”

    殷元瞬间明白了这两个人是谁,一个是侯君集,另一个不用问,著名的搅屎棍,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就是了。

    李承乾谋反是贞观十七年,距如今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可是看起来,这朝中来往的勾结恐怕早就开始了。不过侯君集这时候还没有犯罪,也应该没有对李世民有太多的不满,所以他可能会继续观望。他是个好将军,可不能算是个好臣子。

    殷元替李恪默哀了,没想到这么快他就招惹到李承乾的身上去了。看样子,应该是李恪的某些举动惹到了李承乾了。联系到李恪最近频繁出入皇宫,而且多次在朝堂大事上发言,殷元立刻觉得,这一切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

    殷元如果要是悄悄地离开,也许今天晚上的事情就此而止,谁也不会知道了。但是偏偏殷元就是不想让李承乾得逞,于是捏着嗓子道:“大胆狂徒,居然敢陷害当朝蜀王,尔等真以为能够一手遮天不成。”

    贺兰楚石和侯君集吃了一惊,立刻跑出来看,却见黑暗中一道影子从屋脊上飞速的窜过,紧接着有上了另一排房子,最后身影不见了。

    贺兰楚石和侯君集追出去的时候,却见黑暗之中已经不见了人影。

    贺兰楚石骇然道:“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奔行如此神速。”

    侯君集道:“如果是京城某方势力,一定会偷偷离开,如今他出言提醒,只怕敌友莫辨。看来太子所托,某是应不得了。”

    贺兰楚石还要再劝,侯君集道:“不要再说了,我还有一家老小性命,不能随便就孤注一掷。”

    殷元看天都快亮了,飞快的返回了国公府,穿了朝服去上朝。

    殷元受不了外面严寒,屋里也冷的没处躲藏,所以朝服下面裹了一身厚厚的裘袍,上朝的时候被苏定方和牛进达两个人嘲笑了一阵。

    殷元一夜没有睡觉,上早朝也没有任何精神。可就在他以为事不关己的时候,突然有人参了李恪一本。

    参李恪这种事也不是什么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前一阵子一群人都参殷元,他们明知背后有李恪,都没敢去参李恪一本。现在,倒是有人敢了。

    参李恪的人是孔颖达,殷元觉得自己这辈子应该从贞观七年离开国子监开始就和这位老先生没有什么交集了,但是谁能想到,今天他参了李恪一本,而且还和殷元有关系。因为他明明白白的说了,蜀王李恪与殷元狎,不思报国,为臣子表率,反行商贾事,行事孟浪。

    殷元有点郁闷,自己现在能来上朝都是强压着心里深深的担忧,怎么这孔颖达还来和自己玩这一套呢!要是换了别人殷元直接就以为是太子在搞蜀王,可是孔颖达说的话,谁会相信他有私心,那他一定就是个不知道读书人开嘴炮有多厉害的傻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