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五百二十五章 纷乱的朝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处默哀怨的盯着殷元,心想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得罪了殷元了,以至于让他这么害自己。那程咬金的炮仗性格要是被人点一下,还不得马上爆炸吗?

    可是奇怪的是,程咬金始终没有伸手拿刀,也没有要继续打自己的意思,搞得程处默完全看不懂啊!

    程咬金推了推殷元道:“去你的,你说的那叫人话嘛,我儿可是你的朋友,好兄弟,你怎么能盼着他被我打死呢!”

    殷元笑道:“以后要打就打,撂狠话也可以,就别在我面前装了,再装我就给您递弓弩了。”

    程咬金并不容易吃瘪,但是今天着实让殷元给唬住了。他打儿子,是因为儿子淘气,真没想把孩子打得半死不活。只是,程处默这个性格实在是好强得很,从来不跑,就站在那里等着挨打,搞得程咬金越来越生气,于是就打得手底下没轻重了。

    程咬金没说话,安静了一会,突然冲程处默大声道:“滚出去,不要打扰我们俩。”

    殷元看了看程咬金,很清楚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正事,只是在撒气罢了。于是道:“那要不,我也出去?”

    程咬金道:“你出去干嘛?”

    殷元道:“你把处默兄赶出去了,我就在这里还有什么脸呢,只好跟着出去,让您一个人在这里好吃好喝了。”

    程咬金愣是一口气没出出来,无奈道:“好好好,都坐着吧!”

    殷元请程家父子吃了一顿饭,给程咬金喝了不少的酒,然后让马车给送了回去。

    到了上朝的日子,殷元很安静的又在路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就在前面,但是不敢说话,怕被人治个失仪什么的罪。

    所以,殷元可谓是毫无防备,在刚一开始,长孙无忌就自己跳了出去,提议朝廷尽早出兵,干预吐蕃对吐谷浑及西南诸民族的用兵。他可谓是痛陈利弊,搞得殷元觉得满朝文武听了之后,应该都不会有什么人敢反对了。

    但是事与愿违呀,这帮人找麻烦的本事,明显超过了殷元的了解。他们认为,轻易动刀兵是在告诉吐蕃,大唐无心和他们亲善,只有一战,这样一来,就等于是大唐自己毁掉了和平解决的机会。

    殷元很服气这帮人,但是还是保持了一句话都没说。

    程咬金跳出去道:“刚才,都有谁反对了,是想和谈么!既然是和谈,大家总得找一个有三寸不烂之舌的人去吧!我看,诸位在朝堂上痛陈利害,实在是能言善辩啊,倘若出使吐蕃,定能不辱使命啊!”

    刚才反对的人都没说话,毕竟这程咬金的意思虽然不代表李世民的意思,但是他咬定这件事,大家一定说不过这个不讲道理的匹夫。

    再过了一会,王?这家伙跑出来说让大家三思后行,结果一群人又跳出来了。跳出来的不仅仅是士族官员、御史、还有一些很有分量的人,最坑的是马周,这厮不知道为什么,居然和王?一样,不置可否的开始和稀泥了。

    房玄龄以为自己挺机智的,所以一句话都没说,装的特别的端正,搞得殷元看着他,暗地里佩服不已。

    李道宗比程咬金稍微斯文点,但是他觉得程咬金的说法很有趣,于是就直接向李世民建言,派人家韦挺去出使吐蕃,等到他感觉韦挺不敢说话但是又有人大出风头的时候,他又改了自己的建议。

    要说这个人,实在是卑鄙无耻得很,不过殷元觉得这个老小子干出这种事情那实在是太平常了。

    在天下这堆亲王里面,能有李孝恭、李道宗这样成就的就没有第三个人了,他李道宗这么说,可以说挺能代表李世民的意思了,可是房玄龄愣是没说话。

    渐渐的,朝堂上有点失控了,直到太子李承乾也出来和稀泥,局势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李承乾他本应该是支持李世民的,一旦要是和稀泥,那就说明他根本就不认可出兵,于是不知道的人也觉得,这未必是李世民的意思。

    这样一来,此消彼长,看着很不利的时候。终于房玄龄站出去表示自己支持提前出兵,对吐蕃用兵吐谷浑进行干预,保护大唐樊篱。

    殷元觉得房玄龄这个人很滑头啊,他这是先看看谁占据上风,然后去发挥关键作用啊!

    房玄龄这么一说,果然风向很明显被扳回来不少,但是可以看到,朝堂上犹豫的人不在少数。而且由于李世民根本不表态,搞得大家根本不知道马屁往哪拍,毕竟拍错了可是大事。

    这里面还有表态的人就有殷元和魏征,魏征站在那里跟闭目养神一样,特别的镇静。殷元观察了他之后,决定还是不动如山,先看看动向再说。

    这一等吧,朝堂上越吵越凶,吵的不可开交,最后,李世民训斥了几句,这争吵便停了下来。

    眼下,李世民、长孙无忌、程咬金的心目中都在恨一个人,那就是一直没有说一句话的始作俑者殷元。可以预见,殷元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呀!

    李世民道:“既然这件事众说纷纭,朕觉得今日可以先暂停议论此事,众卿家还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现在只想赶紧结束早朝,然后把殷元留下,问问他什么意思,魏征没说通就算了,自己怎么还临阵缩头了。

    大概殷元觉得不说话确实不地道,刚想出列说上几句,没想到魏征先开口了。

    魏征出列,只是为了弹劾,什么都没有,光靠嘴说。而且,他把刚才所有反对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弹劾了,总一个人弹劾大半个朝廷,令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魏征认为,说反对提前出兵的,纯属误国害民。如果不提前出兵,危及大唐边境,祸害大唐百姓。就算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派一军提前介入,总好过事后危及大唐边境和军民的性命。而且,他还对吐谷浑的重要性进行了一到陈述,表明吐谷浑这个地方对大唐极为重要,不仅仅是屏障,而且还事关与西域各国的往来。

    所以,防患于未然就是称职,空口而谈,那就是误国误民。这一番说辞,还挺能站得住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吐蕃能不能攻灭吐谷浑,会不会威胁大唐的军民。

    这件事,很巧妙的被避而不谈,好像那已经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大家建立在吐蕃会攻击大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那不提前出兵,的确是失职了。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异议,王?认为,吐蕃没有胆量危及大唐,所图只不过是与大唐和亲而已。王?这个人,见识可以说很不错的,他当年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贞观初年建设大唐的大功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