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回到唐朝当国公 > 第六百零二章 大唐工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永年终于有点受不了了,殷元的咀嚼声实在是太响了,这种声音,就好像能够让人联想到他的味道一样,那种味道,应该会很特别。

    殷元吃了几个之后,转身道:“没有酒,还是不能尽兴啊!”说完,他就离开了。

    方永年觉得,殷元很有可能是故意的,给自己一个偷吃的机会,然后回头就来嘲讽自己。但是,诱惑实在是有点大。

    首先,这是一盘子的蝉,殷元未必记得里面到底有多少只蝉吧,而且以他方永年的道行,殷元要是敢偷看,自己一定会发现的。所以,综合的来说,偷吃是一件诱惑性极大,回报率很高的事情。

    所以,方永年动手了,他觉得这应该是个一种兼具趣味性的美食,咀嚼的诱惑,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偷吃一只和偷吃两只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他又吃了。

    他以为,殷元一会回来可能会特别细心的琢磨一下自己盘子里面的蝉到底少了没有,所以小心翼翼的放下了筷子,准备上床去,做出一副要休息了的样子。

    谁知道,殷元居然来的很慢,而他又起身,偷偷的吃了一会。吃完之后,他还不忘擦擦嘴,以免留下明显的证据。

    殷元终于回来了,手里拿了一小瓶的三勒浆,这是种珍贵的葡萄酒,在初唐葡萄和葡萄酒都是很珍贵的东西。但是因为殷元有自己的生意,所以经常能够运来一些长安比较少有的东西。

    方永年看了他一眼,转身去装睡。殷元看着明显低了一层的盘中餐,默默地打开了酒瓶,给自己倒上了酒,饮后赞不绝口。

    方永年低估了殷元的诡计,事实上当尝过一件美味的东西之后,比没尝之前更加的容易发馋。当殷元开始喝酒的时候,方永年就很好奇,如果配上酒,这味道是不是会更好。

    殷元很快又离开了,方永年的心里备受煎熬,虽然明知道殷元想干什么,但是就是忍不住。

    方永年等了很久殷元都没回来,估计是不会回来了,殷元绝对是故意离开的。如此心机,真是害人不浅。

    方永年笑了,最后美滋滋的吃完了所有的蝉,喝完了所有的酒,然后才去睡了。

    第二天殷元一大早就去上朝,得感谢房玄龄,因为是他最早提出三日一朝,免了每天早出晚归的痛苦。

    今天早朝的时候,房玄龄将殷元拦住,手里捏着个饼道:“要不要吃点?”

    殷元看了看他道:“我还是不吃了吧,你这是来了多早,才会连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是不是有要紧的事情?”

    房玄龄道:“要紧的事情那是天天都有,但是关系到你的不多,要是有的话,那就必须得把你拦住,不然你一定跑。”

    殷元笑道:“您这话,说得好像小子一无是处似的,我就纳闷了,我是那种到了关键时刻就往后退的人吗?”

    房玄龄笑道:“要是前面是千军万马,那你肯定绝不后退,但是要是前面有意见棘手而且不动手的事情,你一定会跑,而且跑的比谁都快。”

    殷元皱眉道:“那您要是这么跟我说,我就只能践行您对我的这几个字的评价了。您为朝廷取仕无数,断然没有看走眼的道理呀!”

    房玄龄见殷元想跑,立刻扯住殷元的袖子道:“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我看一定拉扯不过你。”

    殷元看房玄龄这态度,今天是必须要拦着自己不可了呀!

    殷元道:“那,您拦着我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不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事情?”

    房玄龄道:“你看,你这个生意,最近做得不错。自从长安大作坊建起来之后,陆续在南方有糖料作物的地方帮别人建起了无数的小作坊,使他们突然之间富有了起来。所以,我的意思是,就不要总是让少府监只推广一些高超的技术了,是不是也能够帮他们一把,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

    殷元笑道:“当然可以呀,您把国库的钱给我,然后我就用这些钱去帮他们,到时候说不定就能成功的快一点。”

    房玄龄道:“国库的钱,你要动的话那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敢把国库的钱花完,朝廷要是没钱的话,到时候可就只能增加赋税了。你说要是这么做,和我们不做还有啥区别。”

    殷元道:“您说得是真有道理,就是这办法您也没想出来,您让我去做,怎么做呀?”

    房玄龄道:“我要是有办法,直接使唤你们少府监的人就行了,还找你干嘛?”

    殷元摇头道:“要是按你这个说法,我是不干的,你说我怎么可能去做一件没头没脑的事情呢!”

    房玄龄笑道:“可是这种事情,你从来没少做,你这几年做过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前所未有的。你说,这件事如果你不来做,那天底下还有谁能做?”

    殷元道:“您现在是想清楚了,可是陛下呢,他怎么想的,难道就真的不用管么?”

    房玄龄道:“陛下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能有你出手,那他一定会鼎力支持。”

    也不知道李世民哪来的自信,这种事情竟然就能相信一个殷元能搞定,估计是已经有点盲目了。

    目前殷元依然认为,大唐还不具备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毕竟,天下还算不上是河清海晏,何至于让他有这种盲目的自信呢!看来,李世民还真的是不太懂怎么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呀!但是说实在的,除了殷元这种见过世面的人,大唐又怎么会有人了解呢!在殷元之前,没有人认为,工业和农业是可以互相不冲突的。

    殷元道:“我只怕,陛下是有点盲目了。大唐的确发展的很快,可是毕竟还是依赖土地生存,而且永没有可能离开土地。所以,如果要真的能够发展普及整个天下的百工,必然的条件就是,天下土地无有荒芜,天下人力也充足。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不耽误农业的情况下使百工繁荣昌盛。可是现在,您觉得大唐有这样的条件吗?”

    房玄龄听得并不是很明白,但是殷元的大概意思他知道,发展不起来,这就是最重要的观点。

    房玄龄皱眉道:“难道,大唐真的走不通这条路么?”

    殷元道:“那倒也未必,只是这是一个急躁不得的事情,而且先要让天下百姓再也不缺粮食,到时候方可施展拳脚。”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那,如果你能够替陛下做这个主,你会怎么做?”

    殷元看了看房玄龄道:“当然是让百姓种更多的地,种的更快,产的越多。到时候,如果人丁兴旺,农业之外尚有闲人,则用之于百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