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秦痕 > 第9章 9.李斯抉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国南部在发生战斗,秦国北方边境在备战。只要国内不出乱子,这两处的平定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秦国上下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左相李斯,却又开始为他自己筹划了。

    李斯,这个本来很落魄的人,在求学荀子之后,开始转运。凭借习来的帝王之术,在官场政界平步青云。李斯的野心止步于丞相,他并不想再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虽然做了大量改革显示出了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而且很大程度上强大了咸阳的集权和秦国的力量,但李斯的内心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然而现在的李斯发现,嬴政对扶苏并没有太多不信任,反而还是一如既往的和扶苏书信往来。李斯的现状很不好,朝野几乎没有李斯的朋友,府中冷清,只有右相冯去疾和李斯有些往来。儿子李由镇守南郡,但对自己的手段方式也不做评价,只是每逢佳节回家看看。

    李斯为人反复无常,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王贲的关系在秦廷最差。王贲每次见到李斯必然怒目相视。因为当年李斯在王贲攻楚时曾经构陷王贲贪污军饷,王贲差点被打入大牢。无中生有是李斯最惯用的伎俩。

    李斯很清楚,扶苏一旦即位,自己轻则罢官,重则会被王贲等人攻讦甚至丢掉性命。秦国刚刚建立,四海没有归心,楚国动荡,齐国不朝,北方胡人随时可能进攻长城任何一处。嬴政遇刺时李斯就在嬴政身边,李斯知命,他了解嬴政来日不多。自私的李斯不在乎百姓生死和社稷国家。他只在意自己是否能高官厚禄。

    始皇嬴政准备第五次东巡。左相李斯负责筹备出发事宜,右相冯去疾留守,路上由王贲带领咸阳亲卫部队警卫,而且带上了嬴政的小儿子胡亥,司马纯武想要跟着嬴政,嬴政不知为何却让他留下了。

    胡亥今年十九岁。平时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李斯对这个胡亥没有什么好感。

    公元前二二一年年末,始皇嬴政准备出发之前,南越传来了好消息。赵佗通过贿赂南越首领和南越达成协议,南越三年之内不再北上,返回南海桂林象郡,承认秦的宗主权。旧楚丢掉了黔中中部,已经撤退到黔中东部和长沙郡交界处。赵佗来报,一年之内一定能完全控制黔中。

    嬴政得到消息后大喜,认为这是天命大秦一统九州。是上天对自己封禅泰山的认可。于是,嬴政得到消息的第二天就出发了。

    一路上歌舞升平,此时的他沉浸在征南告捷,万里长城,文字交通、货币度量衡的统一这些能彪柄千古的功劳之中。嬴政丝毫没有察觉不幸即将到来。

    李斯知道了征南捷报之后,心情沉闷了下来。他没想到南方这么快就太平了。如果北方也完成了驱逐胡人,那么恐怕扶苏就会回到咸阳,到时候自己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就在李斯辗转不能入睡的时候,他看到窗外胡亥正在调戏宫女。

    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帮助胡亥登基,自己一定可以大权独揽。但这个胡亥断然不会是个贤君。李斯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是突破自己道德底线的念头。想办法让胡亥登基,而且要快,不给扶苏在北方平叛立功的机会。

    不过现在他又开始流汗了,这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事情,虽然自己寡廉鲜耻,但还不至于连弑君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于是李斯还是决定,再试一试,观察扶苏对自己的态度。

    车队浩浩荡荡的前往泰山,中途将会停驻两次。邯郸,历城。

    二十天后车队抵达邯郸。

    邯郸行宫很舒适,李斯奉命选了当地的近百名美女献给嬴政。

    邯郸是赵国旧都,嬴政统一后虽然将主要建筑按照秦的模式建造,但邯郸和咸阳仍有所不同,颇显雍容华贵。

    公元前二二一年的年末,到底是不同以往。各地有灾报,而且频现不吉的天象。但这并没有让嬴政警觉。

    李斯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开始给扶苏写信。这封信完全是以李斯个人的名义发出的。李斯在给自己创造条件,变相的说也是给扶苏机会。因为李斯毕竟是嬴政重臣,大权在握。信中这样写道。

    “草臣李斯,从荀子处习得刑名之学,纵横捭阖之术。以笔墨和口舌立足于帝国。深知太子殿下不喜此道,奈何国中有乱,国外有贼。只得行雷霆之手段,并辅以刑罚。师尊为儒学大师,我虽不得真传,但亦为高足。韩非死于狱中是我所为,师兄才能胜于我,但奈何他时运不济。草臣在朝中没什么朋友,又与几人交恶,王贲将军对我尤其不满。但草臣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为的就是追随商君步伐,强我国家,富我民众,绝无私心。太子殿下北上长城,甚为陛下挂念,草臣也无时无刻不希望太子殿下早日还师咸阳。草臣知太子殿下心胸宽广,德高才厚。希望太子殿下不记往日无礼之处,也愿意和各位臣工捐共前嫌。太子班师之日,四海升平之时。太子殿下千岁,草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臣李斯,

    顿首

    ”

    信写完了,李斯立刻将信装了起来,准备让手下明天启程,把信亲自交给扶苏。

    李斯的目的很明确,毕竟将扶苏逐出咸阳的事情扶苏不知道是自己所为的。只要扶苏肯接纳自己,至于王贲等人的意见并不重要。一旦成功,他就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同样混得下去,秦国基业也能得到保全。于自己,于秦国基业都有利。

    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胡亥。

    胡亥一直在窗外看李斯写信。看到李斯写完了,胡亥推开门,冲了进来,把信拽了过来,端详了好半天。

    “我说李斯大人,你是写的什么?给自己留后路?信不信我现在把信交给父皇。要你小命。你口口声声说蒙毅,司马纯武议论父皇后事,我看你才是最希望父皇归天的人。”说到这里,胡亥拽起李斯就要去嬴政寝宫。李斯惶恐万分,连连称二殿下误会了。

    李斯想夺回信,胡亥却把信揣在了怀里。

    “李斯你是个聪明人,很识时务。但是我大哥偏偏看不中你。现在被我抓到,这封信我会替你好好保管,至于信会不会出现在父皇面前,就要看你的表现了。你好好想想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我胡亥没什么本事,跟我大哥不一样,我这缺人。我知道这上上下下没人瞧得起我胡亥,但我胡亥今天撞大运逮到了你。以后咱俩就是一艘船上的人了”

    “如果有一天我能取代我大哥,我一定让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哈哈哈哈.……”

    此时此刻,胡亥心中乐开了花,李斯却是一肚子苦水。

    胡亥走了,李斯陷入了不安和沉寂之中。该怎么办,信本来是试探扶苏的,这要是让胡亥呈给嬴政,胡亥再煽风点火,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李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百密一疏,居然没有看好这个胡亥,平时看上去声色犬马无所作为,想不到背地里这些肮脏手段倒是不少。怎么办?怎么办?

    李斯心乱如麻。

    胡亥想取代扶苏,嬴政是不会同意的。扶苏如果安定了北方回到咸阳一定会成为接班人。只要自己去帮扶苏,马上这封信就会出现在嬴政面前。

    胡亥登基也许自己真的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斯心里明白,胡亥一定是个昏君,天下会陷入动乱,生灵涂炭。如果现在跟胡亥撕破脸,把事情跟嬴政说清楚,扶苏必然登基,但自己最好的结果就是贬为庶人,失去现有的一切荣华富贵。李斯不想回到自己年轻时候的那种生活,受人白眼,饥一顿饱一顿。

    李斯要做出一个抉择了。这个选择真的很难。看他是心系天下还是患得患失。

    李斯不停的在屋子里面踱步。时而望望天时而看看地。脑袋里都是回忆自己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变成一国之相的人生历程。李斯想到了他去看荀子而荀子将他拒之门外的情景。李斯当时很气愤,作揖在荀子门前不走。

    荀子送了他几句话,他至今才想明白。

    “李斯,我今天不见你。是因为我们没有情分了。但韩非永远是我的学生,尽管他已经不在了。你和韩非都很冷漠无情,崇尚力量。但韩非会慎重的做选择,而你会慎重的看结果。他有定数,而你只有变数。你走吧,不要再来见我了。我希望你当个好相国。”

    李斯始终没有想明白自己老师的意思。今天他幡然醒悟了。如果韩非在,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他想到了王贲和司马纯武说的话,他们口中离不开那个口吃的师兄。老师想告诉他韩非做出选择后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而自己为了结果却朝秦暮楚,永远想的是自己。李斯今晚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他的老师拒绝再见他,他的生活中没有朋友,他有些权谋却害人无数,他现在甚至有杀身之祸。

    “韩非啊,你的信仰比我坚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