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山黑水 > 第37章 靖宇出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日伪重兵“讨伐”的严酷现实,工农反日义勇军的领导人,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不仅没有联合各路抗日力量,共同对敌,反而经常与“救国军”、“山林队”等发生摩擦,以致处境更加孤立。经过两次整顿,情况虽有好转,但因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尚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特别是磐石中心县委书记全光主张把队伍拉向东满打游击,而多数队员则认为不应离开磐石。在双方意见僵持的情况下,总队决定队伍暂留桦甸境内,请求满洲省委速派得力干部来队指导。可是,由于当时执行的是“左”倾错误方针,大搞“打土豪分田地”,侵犯了中小地主的利益,所以他们在与敌人战斗的同时还要与当地的一些地主武装和山林队伍打仗。再加上游击队的领导人这时还都缺乏作战经验(省委答应寄给他们一本“中国游击运动”小册子,他们一直没有收到。一本从私塾先生手里弄来的《孙子兵法》成了他们学习打仗的教材,几个领导经常一起在油灯下听孟杰民读那本已经发黄的老书),所以刚刚成立起来两个多月就不得不退出了他们的蛤蟆河子根据地。

    为了摆脱困境,8月下旬,磐石中心县委开会,讨论磐石的形势和工农反日义勇军的斗争策略,认为在敌伪军的围攻下,磐石革命处于紧急阶段。为了改变局面,保存实力,会议决定将磐石游击队同“常占”山林队合并,任命“常占”首领穆容山为总队长,张玉珩为政治委员,孟洁民为副队长,全光兼参谋长,王耿为政治部主任。下设3个大队,大队长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中心县委将磐石的形势、游击队的处境及人员、枪支情况,向省委写了报告。因此,有人称这种做法是走“土匪路线”,9月初队长张玉珩去哈尔滨汇报,将县委报告交给省委。李红光不同意与山林队合并,持保留意见。

    一大队同“常占”合并后,矛盾日益加深。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与“常占”合并后,有两次大的军事行动。一次是配合宋国荣部共5000人攻入磐石县城;一次是攻打伊通大地主何家大院。攻破何家大院取得重大胜利,缴获几十支新枪和40多匹马,常占借口这次战利品分配不均,在队内闹摩擦,暗地里同大土匪头子殿臣勾结,妄图吞并工农义勇军。“常占”阴谋培植自己的势力,特别是攻打何家大院后,因为一支匣枪问题,公开闹翻。“常占”十分恼火,对游击队怀恨在心。从此开始分裂,两方人员分开活动。

    9月30日,中共满洲省委针对磐石中心县委的报告,给磐石中心县委发出指示信,明确提出要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东北游击队。10月2日,张玉珩带着省委的指示信回到磐石。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张玉珩在会上传达了省委的指示,讨论了对策,决定同“常占”分离。

    10月21日夜,“常占”离队与宋营“碰码”。10月21日,我游击队第二大队首先动手打死常占的两个“炮手”,处决了一个叛徒,同常占分离。当夜游击队的三个大队在郭家店集合,宣布脱离“常占”。但仍不敢公开打抗日游击队的旗号,又报山头为“五洋”,由孟洁民任总队长,张玉珩任政委,致使队员思想混乱,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这时有人主张占领吉林八区(旺起屯),便于补充给养,解决棉服过冬。队伍到达旺起时,受到当地红枪会阻击,为避免同群众武装冲突,“五洋”队又返回常山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队伍才转移到桦甸蜂蜜顶子进行整顿,10月23日恢复了工农反日义勇军总队称号。这时总队共有人员120名,步枪75支。孟洁民为总队长,张振国(即张玉珩)为政委,满汉生为参谋长,王耿为政治部主任。下设四个大队:第一大队长初向臣、第二大队长李万和、第三大队长刘克文、第四大队长韩光。

    10月29日,总队党组织又在桦甸县杨树沟开会,决定加强队内的思想教育和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重建队内的党团组织,批判了某些人的“土匪行为”。张玉珩因为不赞成用武装哗变办法同“常占”闹翻,这时被撤销政治委员职务,在队内负责训练队员工作。会上对行动方针意见不一,少数人主张回磐石,多数人主张去东满。最后,经党总支干事会决定,派张玉珩去省委,要求省委速派人来队,“解决一切问题”。

    11月6日,张玉珩从驻地出发,经磐石去哈尔滨。他到省委以后,因省委已派杨靖宇到南满巡视,检查指导工作,便将张玉珩留在省委。11月29日,张玉珩写完“关于义勇军在胡匪中进行哗变情况”的万言书面报告,交给省委。报告详细地讲述了磐石的形势,中心县委会议讨论情况,以及哗变的过程。从此,张玉珩离开吉林和南满地区,转到北满工作。

    当时的省委巡视员张贯一在1933年5月31日给省委的报告中对此做了如下报告:

    “……磐石党团县委领导上的错误,偶以遭受挫折,即认为环境恶劣,无法单独活动,故在去年7月间极可耻地把自己的武器送给了一个惯匪常占,并捧他做为我们队伍的领导者,实际上不但削弱了我们的政治上的影响,党(而且)把群众抗日武装断送给胡匪之手,致(至)2月党团同志均感匪首野心勃勃另有阴谋和单独造成自己的实力,事至无奈,只得无计划地从胡匪窝里哗变出去,人数百名,大小新式武装无法存在,故采取割头换象的办法,改常占胡匪名义为五洋胡匪名义相号召,行动上不过到处与胡子头很和平地会晤而已,由桦甸直走东满,万一环境再恶劣时,以便避难苏联。但到桦甸和永吉交界一带,因种种困难无法东渡,一般同志大半悲观、消极,感觉没有出路,当时一般下层同志多半主张我们的队伍是磐石党领导之下的应回磐石去干,另一部分同志主张乘机东渡,两方面相争不已,全体又感到无法东渡,只得静候省委前来解决。”

    磐石的游击队在等着省委前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想让省委给他们派个能人来。省委没有让他们失望,这次果然给他们派来一个了不起的大能人,这个人就是起草上述那份报告的张贯一,也就是日后被日本人称为“山林之王”的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本名马尚德。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1932年赴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时改名杨靖宇,其父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今确山县靖宇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现河南工程学院),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当时,杨靖宇是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省军委代理书记。省委派他到南满来的任务很明确,目标定得也很高——整顿磐石、海龙的党组织和游击队,为发展“30倍武装而斗争”,迅速建立红军32军第1师,“以磐石为根据地创立磐石的新苏区”。

    中共满洲省委派杨奠坤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斗争。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省委的战友,后来大名鼎鼎的抗联英雄杨靖宇。由于杨奠坤在抗日队伍中威信较高,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部队士气。因此,杨靖宇(原名叫马尚德)决定改名。他了解到杨奠坤说话时的声音?湎瘛熬赣睢保??摇熬赣睢痹诔?视镏杏小扒?鹜獾小敝?狻R虼耍?罹赣睿ㄔ??新砩械拢┚龆ǜ拿?Q罹赣罱??砀咭幻拙湃??侵泄?死锖奔?拇蟾吒龆?挥忠蚱溆镅蕴旄常?缓芏嗳宋笕衔?枪囟?蠛骸

    1932年深秋,已是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书记的杨靖宇,接受了更艰巨的任务。根据党的决定,他将去吉林的磐石、海龙等地巡视,全权指导那里的党、抗日游击队和地方群众组织工作。这是他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始。踏上去往南满的征途,投身武装抗日,杨靖宇将在自己的生命史上同时也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最光辉最悲壮的一页。他很为自己的使命感到自豪,又为自己换了一个新的名字:

    ——杨靖宇。

    杨靖宇是1932年11月份的时候化装成一个商人(杨靖宇的名字也是从这时开始起用的)从哈尔滨出发的,那时还不知道南满游击队已经离开了常占队,因此他一到南满最先找到了常占。

    正在为游击队独立出动感到生气的常占,一听说共产党的人又来了,马上下令:把来人给我扣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