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山黑水 > 第50章 “飞行集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世超吉林伊通人,1904年生,1918年,考入长春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文化、新思想。1921年,毕业回伊通县立第一小学当教员。1926年,升任伊通县立第十二小学校长。1929年,怀着“以法治国”的想法考入北平(今北京市)朝阳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加入进步组织互济会,初步确立革命思想。大学毕业后,应在河北当县长的好友邀请去该县当“帮审”。黑暗的现实使他“以法治国”的幻想破灭。1930年与石正芳结婚。1931年春,回到长春省立第二中学教史地课。不久,发生“九一八”事变,借教学机会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2年初,受聘到吉林市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执教。同年夏,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救灾募捐和反经读书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加积极地组织学潮,宣传抗日,引导一大批爱国青年,像于保合、姬兴周、秦淑云、傅景廉、傅景顺、金景、李是秋、宋国珍、于慕莲、魏元等走上革命道路,以无比忠诚赢得党的高度赞誉和信任。1933年3月,中共吉林特别支部改组时,省委巡视员指定由他担任特支书记。同年5月,吉林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前往哈尔滨向中共满洲省委报告情况,经组织决定留哈工作,参与编辑《抗日民众报》。

    1934年初,省委为了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派冯仲云去珠河巡视工作,省委秘书长一职由李世超担任,承担党的交通和文件发行工作,并任哈尔滨市抗日救国会负责人,发展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同年,哈尔滨团省委书记刘明佛和团省委宣传部长杨勃相继叛变,负责印刷和发行工作的王鼎三被捕牺牲,阴霾再次笼罩哈尔滨。但李世超临危不惧,坚持印发省委办的《东北民众报》,并调自己的学生、同乡大秦秦淑云和毛诚(武文濮),后来又拍电报把秦淑云的妹妹秦淑华(被称作小秦)招来,作为得力助手为党工作。三人被满洲省委称为“伊通巾帼三女杰”。大秦到哈尔滨后与李维民假扮夫妻,印发《东北民众报》,李维民改名张守仁,职业是家庭教师,大秦改名何淑贞,一同住在端街一个白俄老太太的房子里,在“家庭”的掩护下开展工作。李维民1935年春,去了汤原县负责反日会工作。后来大秦病重去世,妹妹小秦继续为党努力工作;而毛诚后来接到省委指示,首批调离哈尔滨,派去游击区,为了革命工作,毛诚割舍了刚出生的女儿,将她送到了育婴堂。

    同年7月,李世超带领大批进步工人举行“飞行集会”,震动了日伪最高统治者。1936年春,他的行动引起敌人的注意,转移到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负责党的工作。1936年5月,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妄图用重刑*他说出中共满洲省委的情况,李世超受尽酷刑,敌人也未能得逞,遂于同年8月将其秘密杀害,时年32岁,年轻的满洲省委秘书长就这样牺牲了。

    再说33年夏天,省委指示要在哈尔滨北市场举行飞行集会,指定张玉珩同群众见面。在日寇严密统治下,汉奸、特务横行的哈尔滨搞飞行集会,这无异是左倾冒险行动。但党的区委书记张玉珩,为了革命并不把个人的安危放在心上,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张玉珩召集党、团支部书记,工会、反日会和互济会负责人会议,进行部署和分工。决定7月30日中午12时,在道外七道街和八道街之间,真假王麻子膏药铺一带举行“飞行集会”。11点左右,东区三个群众团体会员和党、团员,陆续到达指定地点,像逛市场似的东游西荡。党、团员按分工监视各自范围的警察、特务。中午到了,“集会司令”、共青团员小王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爆竹,张玉珩提着化装包,立即登上市场中央的板凳上,三个团体的会员忽拉一下把他围住。下班的码头工人、学生和逛市场的市民都凑在外边观看,密密麻麻地围个水泄不通。这时,张玉珩激动地高声讲话:“父老兄弟姐妹们!我们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天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了!我们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东三省!我们不能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当奴隶……”。张玉珩的话一停,红红绿绿的传单,飘落会场。警察、特务要钻进会场去抓人,但被人群隔住。张玉珩早已换好装,在同志们的簇拥下,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胡同走掉了。哈尔滨的冬天滴水成冰,张玉珩租住白俄的房子,屋里仅生一面火墙。他每天工作很晚才回来,煤不足,舍不得多烧火。有一次,他为了保温,在煤还没有烧透时,就提前把火墙插板关上了。深夜,正当他睡熟的时候,煤烟灌满屋子,把他呛晕了,从床上折腾到地下。刚好屋地放一桶水,被他登翻,淌了一地,借着水气,他才苏醒过来。事后,同志们埋怨他不该为节煤不顾安全。他说:“省委经费困难,大家应该节省花啊!”

    1935年5月,满洲省委把在哈尔滨工作时间较长的同志分别派到外地工作。张玉珩被派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政治部主任。这时他改姓杨,大家称他为杨主任,或“杨瞎子”。张玉珩辗转到达珠河县三军根据地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已由军长赵尚志、政委李兆麟率领,转移到松花江北汤原山区进行游击斗争。日寇把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视成眼中钉、肉中刺,派重兵疯狂讨伐。张玉珩没有找到部队,只好同珠河中心县委的同志一起活动。7月下旬,日伪军又加紧对珠河山区进行篦梳式的围剿,张玉珩他们不停脚地转换住处,成天在山沟里同敌军周旋。日军进山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每天都能听到无辜群众凄惨的叫声,到处可以看见被烧毁房屋的残垣断壁。8月29日.张玉珩同县委书记鲍巨奎、宣传部长冯仲云以及韩光、朱新阳等十多个同志,转移到娄家窝棚山脚下一家农户休息。天已经晌午了,大家既累又饿,请看房的老人做点饭,派一个人在山顶警戒放哨。大家正在吃饭时,有股敌人从沟底树林中的小道窜出来。敌人来的非常突然,山顶站岗的同志也没有发现。当敌人走到房西二十几步远时,被团县委书记周一夫先看见了,他把饭碗一摔说:“日本鬼子来了!”大家立即分散跑开。因为他们是县委机关干部,没有大枪,只有几支手枪,无法抵抗,只能撤走。当时敌人也愣了一会,看清跑散的人们,敌小队长才下令“卧倒、射击”。大家已跑远一些,但是仍在射程之内。几十个敌人乒乒乓乓一阵乱枪响过之后,张玉珩同另外两位同志倒在血泊里。敌人退去后,冯仲云和朱新阳重新返回来,找到了三位牺牲的战友,将他们的尸体火化了。张玉珩,为了东北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独立,抛家舍业,从豫南来到东北。他对党忠心耿耿,一贯服从组织分配,他能上能下,从不计较官职高低、个人得失;他把一颗赤诚的心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一腔热血洒在东北大地上。牺牲时年仅34岁。

    而李维民1935年春,去汤原县负责反日会工作。翌年,回哈向省委汇报工作,未能与省委接上关系,不得不转赴大连、北京等地寻找党的组织。

    秋天,李维民怀着尽快找到党的决心,从北平出发去陕北,走到山西太谷,路费用光。在人地两生,一筹莫展之际,巧遇原吉林特支党员董国璋。董是在吉林特支遭破坏后,流亡到关内的,当时正在太谷车站任站长。在董的帮助下李维民干了三个月的勤杂工,后考上了电报员。“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到介休,李维民找到北方局的王世英同志,向他详细汇报了自己的经历。王世英把李维民介绍到太原去见林枫,林枫指示他在同蒲路工人中,组织工会和武装自卫队。当时介休没有党组织,李维民发展了杨树声、朱玉书等三人入党,建立了党支部。同时成立了介休工会筹备会和武装自卫队。不久,介休车站和铁路遭敌机轰炸,李维民带领铁路工人步行到临汾,以老工人为骨干组成介休工会。路局惧怕工人运动,拘押共产党员、工会活动积极分子朱玉书。李维民组织千余名愤怒的工人在铁路局门前集会,高呼口号,向局长要人。当局慑于工人群众的威力,只好放人。朱玉书被放出后,在工人集会上登台讲演,陈述工人团结起来,成立工会的意义。工人十分兴奋,当即宣告成立同蒲铁路总工会。工会成立后,李维民负责在侯马南段组建分工会,动员两千多名工人参加了工会组织。同蒲路成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李维民为委员。

    1938年2月,日寇入侵临汾。李维民离开了同蒲路总工会去西安,得到八路军办事处的支持,继续在工人中进行工作。李维民按上级指示,在西安组织四个职工大队,近两千人的工人武装。同年秋,李维民随刘少奇去河南省委工作。秘密潜回吉林1939年5月,李维民随刘少奇到达延安。不久到中央党校和马列主义学院学习。1941年春参加情报工作训练,结业后被派回东北做情报工作,任务是长期埋伏,等待时机。

    1941年9月18日,李维民同电报员崔岳离开延安,路经绥德、米脂、佳县(葭县),在黑峪口渡过黄河到达山西兴县。李维民得到八路军一二?师司令部的帮助,陈钟给办理了到敌占区的身份证件。第八军分区王政委把李维民介绍到前方,由肖靖负责武装护送。越过封锁区时,遇到敌人阻击,曾三次被包围。突围以后,在清徐、太谷山区打了两个月游击,后到青源县猫儿梁。青源县委委员郑思华带领武工队将李维民、崔岳送入敌占区。为不引敌人注意,他俩分开行动。1942年1月1日李维民回到阔别十年的故乡——吉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