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山黑水 > 第56章 程彬叛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37年7月7日夜,我卢沟桥守军抗击日寇进攻的炮声打响了,全中国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这来自华北大平原上的惊雷,也震撼并鼓舞了已在深山密林里潜伏半年之久的一军将士们,使他们的军事行动有了全国的意义:

    牵制日军入关,支援全国抗战。

    7月25日,抗联一路军总司令部发表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8月20日,又发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布告》和《为响应中日大战告满洲军同胞书》。所有这些宣言和文告,都表达了一路军将士们响应全国对日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推翻满洲傀儡政府,\"为独立自由幸福之中国而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7月中旬,杨靖宇率军部直属部队一百多人,从桓仁西进,打算袭击奉(沈)吉线铁路敌人列车,以扩大抗日联军的影响,宣传全国抗战。途经兴京县永陵街附近的黄土岗山中时,与日寇松原部队遭遇,激战六小时将敌人击退。

    之后,继续在兴京、桓仁、宽甸、本溪等地开展游击活动。

    9月5日,杨靖宇率部在宽甸马鹿沟附近袭击监修詈酋追诒的伪警察队;13日,指挥二百多人,攻占了兴京县第五区两个\"集团部落\";16日,与伪军交战于桓仁县第五区的大马沟:10月21日,指挥袭击宽甸县第??ix??道沟\"集团部落\"。10月31日,小佛爷沟一战,打得更是漂亮,疾风流水,鹰击长空,显示了杨靖宇的一贯的战斗风格。

    那一天,杨靖宇率部二百多人,来到了宽甸县双山子和四平街之间的小佛爷沟,决心在此智歼双山子和四平街的守敌。他依然用的是引蛇出洞、.调虎离山之计。他部署得很周密。首先派出小股部队切断四平街通往本溪、桓仁等地的电话线,只留下通往双山子的线路。然后分兵佯攻四平街,诱使双山子的日军守备队出援,而把主力部队埋伏在敌兵来援必经之地的小佛爷沟的山头和路旁。战斗打响了。四平街之敌,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四处求援。双山子守敌水出大队长立即率守备队和部分伪军坐三辆汽车急往四平街。当敌人进入我军设伏的小佛爷沟时,我军枪声四起,敌人全部陷入我火力网里,敌一辆汽车被击毁,水出大队长当即毙命。这时,佯攻四平街的我军早已撤离。四平街守敌陆岛小队长从逃出的人的口中,得知援军受阻,又出兵支援水出,行至小佛爷沟,又被我军阻击,陆岛小队长等多人被击毙。小佛爷沟两次棒打敌寇,成了敌寇的伤心之地。抗日联军的威风,杨靖宇的威风,再一次显示出强劲的冲击力。

    这一年冬天,日伪的\"集团部落\"和\"无人区\"的建设已在一路军活动地区完成。一路军同群众、同地下党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我军擅长的战术上的优势??游击战,已被敌人的种种防范措施消解为劣势,而且敌防范措施不断加强,如在重点的集团部落增设武装人员,配备枪支,修建警备道路,安装警备电话,把集团部落变成武装部落等。为断绝抗日联军的粮路,敌人除实行\"粮食统治\"政策外,还规定集团部落耕地的距离,不许超过部落四公里;秋收时,还要清查地亩,核实产量,强迫按数交粮。在游击区的大小城镇,实行物资专卖,对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实行配给制,严防向游击队运送任何物资。在武器的控制上,除绝对禁止私藏和买卖外,还统一更换了枪械和子弹,使抗联战士使用的连珠枪子弹无从缴取。过去,抗日联军的战士们是为胜利而战斗;现在,却必须首先为生存而流血,一颗子弹,一匹布,一粒粮食,一把盐,都必须用生命去换取。特别是在冬季,天寒地冻,缺衣少食,斗争更加困苦,部队经常处在饥寒交迫的境地,还要同超过自己十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苦战周旋。敌人用集团部落和无人区构筑的\"坚壁清野\"的威胁,成了我军难以逾越的障碍。战争无论是从总体的战略上看,还是从局部的战术上看,敌人都已占据了上风。而且,经过1936年春至1937年冬敌人残酷的\"讨伐\",一路军许多优秀的高级将领,如李学忠、王德泰、王仁斋、宋铁岩等都相继阵亡;那些九一八以后活跃在东边道的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如著名抗日英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王凤阁,还有同抗日联军联合作战的老长青、赵明恩等,或兵败而亡,或兵败而降。抗日联军,几乎成了日寇惟一的武装对手。在茫茫的雪原上,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抗日联军的队伍越来越像暗夜里的星火,随时都有被强大的黑暗裹挟着暴风雪的袭击扑灭的危险。然而,抗日联军的将士们,依然顽强地战斗着,依然用自己的光辉、用生命与血迸射的熊熊烈焰,闪灼在敌人的后方,这是一种怎样孤悬而立的悲壮。惟其如此,便越显珍贵、璀璨和壮丽!

    杨靖宇必须在敌人尚未完全实施\"集团部落\"和\"无人区\"计划的地方,寻找新的生存与活动的空间。1937年的冬天,他想到了位于桓仁、宽甸游击区东北方的辑安老岭地区。这里同二军活动的抚松、长白地区比邻,是一块抗日武装较少涉足、敌人的集团部落化相对薄弱的山地;又是日寇正在修建中的通化至辑安铁路的必经之处,便于获取生活与作战的物资。在老岭开辟新的游击区,还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减轻对桓、宽等老区的压力。如此,北上老岭,就成了杨靖宇在危难的困境中拯救危难的最新行动。

    1938年2月,杨靖宇在对留守在本溪、宽甸、桓仁一带的部队作出部署后,即率一军军部和教导团五百余人,从桓仁的密营出发,北上东去,突入重山叠岭的辑安境内。队伍踏着没膝的白雪,在林间山路上穿行。一串~串的长长的足迹,印在雪地上,又一串一串地消失,他们躲过一拨一拨进山\"讨伐\"的敌人,甩开一个一个攸关生死的险情,经过一个月的艰难跋涉,终于来到他们的目的地??老岭地区的密林里。

    其时,在日本关东军的保护下,老岭隧道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同敌人的较量,就从这里开始!\"杨靖宇下达了攻打老岭隧道工程的命令。3月13日,黄昏时分,暗云低垂。以袭击隧道西口\"东亚土木株式会社\"工地现场、十一道沟发电所和十二道沟供应仓库为目标,兵分三路,战斗打响了。担负袭击供应仓库的一百多名抗曰联军战士,首先冲破警戒线,破了铁丝网,将仓库重重包围,当场击毙日本警备助理漆火田等数人,占领了仓库。其他两路人马,亦如脱弦之箭,直插目标,占领了发电所的机器房和工地宿舍,并焚烧捣毁了建筑物和各类设备,守敌全部被歼。我军缴获面粉八百袋、大米十二包,还有一批衣物,解放了劳工一百多人。等敌人得到消息,派出大批军警赶往现场,已是翌日上午,正巧在距老岭西南十公里的十七道沟,与我军相遇。部队在杨靖宇的率领下,又同敌激战四小时后安全转移,经老土顶、蚊子沟等地返回蚂蚁河、大东岔一带的山里。老岭隧道的战斗,使敌人遭受的直接损失达二十万日元,工程停工了两个月,抗日群众无不为之感奋,敌人则惊叹这是\"东边道肃正史上最巨大的一章\"。

    老岭隧道之战,拉开了在以大东岔和八宝沟为中心的百余里狭长地带建立新的抗日游击区的序幕。杨靖宇就势而行,一鼓作气,连续袭击伪警察所。4月28日,巧袭太平沟伪警察分所,处死了作恶多端的日本警尉村上,群众拍手称快。同时,杨靖宇派出干部战士,到基层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会,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建立我党控制的基层政权。杨靖宇率领的一军军部直属队以老岭山脉为依托开展的游击斗争,到1938年夏,几乎摧毁了老岭山区附近所有的伪警察所。敌人哀叫:辑安已成为南满的\"第一癌肿地带\"。

    于是,老岭就成了抗日联军第一军征战史上又一座高峰。在老岭的土地上,杨靖宇有了新的落脚点。

    1938年5月,老岭五道沟。

    两年来,一路军的两支队伍,一军和二军,各自奋战在自己的地域,虽难通音讯,却彼此支持,相互依托,经历了接踵而至的日伪\"大讨伐\",在血泊中奋争,在林海里厮杀,虽受十倍于我的敌人的打击,却依旧岿然,军旗不倒。不说一军的征战史,就说眼下跟随魏拯民而来的二军独立旅,它的南征,就是这胜利的证明。1937年4月,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周保中为了打通吉东同南满抗日联军的联系,将跟随五军活动的抗日联军第二军五团改编为二军独立旅,令其向南满远征。独立旅在旅长方振声、政治部主任伊俊山的率领下,历尽千难万险,长途跋涉八个月,到达长白山区同魏拯民见面。魏拯民又带着队伍,周旋在日伪布设的大\"讨伐\"的罗网里,一路杀伐,一路前进,终于找到了杨靖宇的队伍,表现了百折不回、无比英勇的每播.硼存.魏标民带着队伍,真的来了。

    在这个被历史称作\"第一次老岭会议\"上,一路军总部和南满省委的主要领导干部杨靖宇、魏拯民、杨俊恒、伊俊山等十余人围坐在一起,回顾了两年来反对日伪\"大讨伐\"的战斗历程,确定了今后斗争的任务与策略。会议认为,随着日伪推行\"集团部落\"和\"无人区\"计划的完成,我军战术上的优势已经丧失,敌军坚守据点,我军退往密营,今后应\"在坚持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中,保存实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为了打通同党中央和八路军的联系,会议决定准备再次组织西征。

    但是之后不久,一师师长程斌的叛变,程斌的叛变,不是偶然的,自从杨靖宇率领一军主力撤离桓仁,北上辑安老岭地区后,本溪、桓仁、宽甸一带的形势急剧恶化。这年2月,留守在宽桓游击区的一军参谋长安光勋对前途失望,被捕后很快叛变,泄露了一军的大量秘密。日军据此对宽桓地区我军密营实行大扫荡,部队完全失去立足之地,形势彻底恶化。接着,日军又令安光勋带着特务班子\"长岛工作班\"对程斌诱降,同时突袭一师师部临时密营。临时密营被毁。程斌被敌围追在宽甸、桓仁的边界一带,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在程斌带着最后三十多人向本溪退出的途中,受过敌人诱降骚扰的一指导员内心已完全动摇,劝程斌一起投降。程斌愤然予以痛斥。对方拔出手枪回击,却打中了另一指导员。程斌亦开枪还击,打中了对方的左臂。对方逃至山下,向\"长岛工作班\"投降。敌人知道程斌的准确位置后,立即派兵重重包围,然后派人出面劝降。

    程斌,1911年生于吉林省伊通县。1929年于伊通自强中学毕业,1930年入长春大恒表店学徒。“九、一八”日本侵略东北三省后,参加磐石抗日救国会和抗日义勇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小队长、连政治委员、游击队指导员、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一师政治部主任、抗联一军一师师长等职,是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之一,曾跟随杨靖宇打了不少漂亮仗。1938年6月在本溪叛变投敌。当时他已经是“抗联”1师师长兼政委。1师是1军主力,让他任师长兼政委,足见杨靖宇对他的信赖。此人文武双全,指挥过大小战役几十次,其中最著名的“摩天岭大捷”,歼灭日军今田中队48人。由于冯剑英、胡国臣、安昌勋等人叛变,南满省委瘫痪,各地党组织均遭破坏,1师与军部也失去联系。敌人的传单很多,都是劝降的,说这支部队“归顺”了,那支部队“归顺”了,杨靖宇也“归顺”了,让他当了多大的官。对于1师的命运,程斌非常清楚。下山投敌前个把星期,3团团长侯俊山说,“抗日没指望了,我弟弟在奉天做工,咱们降了去找他吧。”程斌当即召开会议,将其处决。

    1938年6月29日,程斌的师部和保安连被敌人发现并包围。敌我兵力为3:1,但保安连从人员到装备都是1师的精锐,弹药也充足。坚持到晚上,瞅准机会,猛打猛冲,钻进林子就没影了。对于程斌,这种仗并不难打。

    不料,敌人抓了程斌的母亲和哥哥,两次派他哥哥程恩上山劝降。据说第一次程斌嘴还挺硬,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第二次程恩劈头就问:“你到底是要反日,还是要妈?”程斌这回挺痛快:“要妈。”

    6月29日,被程斌裹挟下山投降的是60人。7月程斌又派人上山通知1师其他部队投降,3团、6团又有部分人员下山。总计投降了115人,携平射炮1门、机枪5挺、自动步枪2支、步枪82支、手枪72支、子弹6000余发,就是他带领的“讨伐队”,把一手将他培养起来的杨靖宇将军*入了绝境。

    叛变后的程斌,完全成了敌人手中的一把杀手锏,成了绞杀一路军和杨靖宇的最得力的凶手。为了表示当走狗的忠诚,他向日寇发誓:\"戴罪立功,剿灭杨靖宇。\"日寇对他更寄予厚望,委任他做了伪通化省警察本部的警佐,由他当队长,组成一支二百五十多人的大都是叛徒参与的所谓\"程斌挺进队\",专以剿灭一路军为己任,配备精良的武器和通讯设备。因他的出卖,一路军的整体军事部署几乎全部暴露在敌人面前,为了应付因程斌叛变而出现的不利局势,一路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魏拯民,又于7月中旬在老岭召开了干部紧急会议,即第二次老岭会议。会议重新制定了战略部署,重新安排游击队的活动计划,全面改变一路军的番号、编制,考虑到本溪、桓仁、宽甸的抗日游击区已大部丧失,辑安老岭游击区失去西部屏障,只得取消再度西征的计划。除留下一部分队伍继续在老岭山区坚持斗争,牵制敌人外,主力部队则速向金川县河里地区转移.……

    程斌的叛变把抗日联军一路军的斗争置于更艰难的境地。

    程斌从小跟随杨靖宇,对杨靖宇本人了解很深,常常凭猜测就能知道杨靖宇的大致去向。据关东军档案记载,程斌投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敌人摧毁了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彻底切断了杨靖宇的粮道。密营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这是杨靖宇的一个独特创造,更是抗联孤军对抗日寇长达十四年不败的重要原因。凶狠的程斌?鹘?鼐衬诘?0多个密营破坏殆尽,一夜之间,杨靖宇将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