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白山黑水 > 第58章 最后岁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河里会议”是抗联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使东北抗联第1、2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中共南满省委和第1路军总司令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为进一步将东南满抗日游击战争推向新的*,做了组织上、思想上的准备。”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后不久,王德泰和魏拯民便率二、四、六三个师的兵力,按照河里会议的部署,转战抚松、长白、临江等县开展游击战,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接连打了几十个胜仗,重创敌人锐气,牵制了敌人兵力,策应了一军的西征部队。

    8月17日,抗日联军以六师为主力,联合“吴义成”、“万顺”、“岳团”、“青山好”、“双胜”等反日山林队2000余人,向抚松县城发动突然攻击,一举攻占了东山炮台,并控制了小南门外一带,但是,由于城里的内应发生变故,加之一部分义勇军和山林队临战时优柔寡断,甚至有退却现象,致使我军未能攻进县城,激战两昼夜,相持不下。为避免损失,王德泰率部主动撤出阵地,并在撤退途中,将追击之敌引入我伏击阵地,将其全歼。攻打抚松县城的战斗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但是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进一步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更加有力地配合了一军西征。

    11月间,王德泰率二军军部和四师一部轻取了大阳岔伪警察所,仅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迫使敌人解除了武装,乖乖地举手投降。此役缴获机枪两挺、步枪150余支、子弹15箱和大批军用物资。

    大阳岔战斗后,王德泰率四师主力部队和六师一部共计200多人的队伍来到松树镇小汤河村一带(该村现位于白山市三岔子区松村镇大安村)。他们来到这里一方面向群众宣传抗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连续作战和长途奔袭,部队减员很多,至此,指战员们要在这里进行休整。是月初,王德泰正在小汤河村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如何粉碎敌人冬季“讨伐”的战斗部署问题。由于驻地封锁不严密,走漏了消息,我军驻扎在小汤河村宿营一事被敌人发觉。他们立即调集了抚松县、临江县等地伪军及骑兵第七团一部共计600余人,连夜向我军驻地小汤河村包抄过来。太阳刚出山,敌人开始向我军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时,驻守在阎王鼻子高地担任警戒任务的战士跑来报告:“讨伐队上来了,已占领了阎王鼻子山头”。听了哨兵的报告后,有的人慌了,提出要撤退(因为地形对我军很不利)。王德泰根据报告的情况详细的分析了敌情,沉稳地说:“情况出人意料,大家不要慌,要沉住气,据我判断,这股敌人主要目的就是有计划地朝着我们来的,如果我们撤退了,这里的老百姓就要遭受很大损失,所以我们不能撤退!我们要保护好老百姓安全转移。再说,敌人采取了突袭的办法,并抢占了有利地形,我们现在处境又十分危险,要想冲出敌人的防线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要在这里坚持战斗,狠狠教训一下敌人。”经王德泰这样一说,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决心与敌人战斗到底。于是,王德泰果断地下达了战斗命令:命令郎得白连长带领该连战士从草爬子沟侧翼迂回到敌后,采取前后夹击的办法打击敌人;其余人员坚守南山阵地,顶住敌人的正面进攻,行动越快越好。王德泰部署完毕,各部队奉命分头行动。担任坚守高地的战士快速奔上南山。

    这时,敌人也已占领了阎王鼻子高地和长脖子沟,正朝我军坚守的南山高地扑来。11月7日9时许,战斗打响了,敌人一窝蜂地向我军冲过来,企图一举将我军歼灭,而我抗联战士自出师以来,士气高昂,满怀民族仇恨,正憋足了劲要给敌人一个痛击。两兵交手,构成了一场浴血恶战。顿时,山坳里机枪声、爆炸声、喊杀声震憾整个山谷,阵地上火光闪烁,硝烟弥漫,我军组成机枪火力网,把敌人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没有被打死的敌人,一个个惊恐万状,魂飞魄散,抱着脑袋往回逃窜,就这样,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但是,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甘心失败,他们又组织了一次强大的攻势,杀向我军阵地前沿,我抗联战士在指挥员的带领下给予敌人猛烈还击,子弹呼啸着飞向敌人,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然而敌人还是不顾一切地冲上来。战斗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艰苦异常。阵地前沿敌人死伤无数,我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这时,我军的一名机枪射手中弹牺牲,狡猾的敌人乘机又冲上来,在这危急时刻,原八团政委金山浩立即冲上去,拿过机枪继续向敌人扫射,也不幸中弹牺牲。眼见战友们倒在敌人枪弹下,王德泰不顾个人安危,怒不可遏地端起机枪向敌人猛烈还击。战友的牺牲,也激怒了抗联战士们,将全部火力射向敌人。此时,郎得白率领该连迂回成功,在敌人背后发起突然袭击,正面部队也趁势发起了冲击。倾刻之间,敌人的又一次进攻被我英勇的抗联战士打下去了。敌人在我两面夹击之下,伤亡惨重,纷纷弃枪向南溃逃。战斗从早上打响一直持续到午后两点多钟,然而,就在我军即将胜利的时刻,抗联一路军副总指挥兼二军军长王德泰在这次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这次战斗我军以少胜多,打死60多名敌人,打伤10余人,俘虏数十人,并缴获许多战利品,但是,我抗联部队却失去一位卓越的指挥员和领导者。

    由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王德泰于1936年11月不幸牺牲,1938年5月,魏拯民继任副总司令,担负起军事指挥的重任。全国抗战爆发后,魏拯民以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的名义起草《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号召东北人民同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为配合全国抗战,魏拯民指挥抗联二军一部在辉南、抚松、?鹘?ń窬赣睿?⒔鸫ā㈣氲榈鹊卮蚧魅瘴本??938年5月,同杨靖宇在集安老岭山区会合,创建老岭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杨靖宇一起主持召开两次在抗联一路军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老岭会议,为抗联一路军的发展,制定大政方针。1939秋,他同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一起指挥大沙河阻击战、寒葱岭伏击战,给日伪军以重大打击。由于长期的战争环境,魏拯民积劳成疾,行军作战中常常昏倒在地。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后,第一路军和省委的工作重担全部落在魏拯民肩上。他拖着病体,率部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安图伏击战、哈尔巴岭袭击战等胜利。这年冬天,他病情加重,不能随军行动,只好到长白山区桦甸县牡丹岭抗联密营中休养。他不顾疾病的折磨,常常昼夜不停地起草文件、书写报告、总结经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鼓励同志们要坚定胜利信心:“敌人不能永远占领我们的祖国,我们总有一天要把鬼子从中国赶出去!”

    自1935年秋以后,南满省委和南满地区的抗日联军完全失去了与党中央的联系,正如魏拯民将军1940年4月在给中央代表的报告中写的那样“……在1935年秋,就完全断绝了与中央的联系,因而也就得不到中央的具体指示……我们有如在大海中失去舵手的小舟,有如双目失明的孩提,东碰西撞,不知所从。当目前伟大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之际,我们却似人铜墙铁壁之中,四面不通声息,长期闷在鼓中……我们终日所希望的,就是不要再度长期中断了联络。”在这种完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不顾严重的心脏病、胃病等疾病的折磨,日以继夜地工作。为了重建遭到破坏的地方党组织,他在部队缺少干部的情况下,抽调骨干到地方从事发动群众的工作,他认为,“革命运动是群众的运动,若没有群众参加的话,革命是不能得到最后胜利的。”他还特别重视党在抗联中的领导作用,在抗联第一路军中,团以上部队设立了党委,连设支部。他经常召开军、师党委会议,始终把军队斗争置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之下。对下级党员群众,魏拯民则采取编写政治课本,开办党员训练班的方式,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同时,还以其言传身教,鼓舞抗联将士的士气,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念。使征战在吉林境内的抗联第一路军成为东北抗联中战斗力最强、斗争意志最坚决的部队之一。身为省委书记的魏拯民还兼着部队的政治领导职务。他曾先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政委、第一路第总政治部主任主任等职。在第一路军副总司令王德泰、总司令杨靖宇相继牺牲后,魏拯民承担起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直接指挥军事作战的双重重担。1940年3月,魏拯民在桦甸县头道溜河主持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将第一路军分为两部,主力向长图路北转移,他则率一部坚持原地斗争。指挥了攻打哈尔巴岭车站和消灭黄泥河子警察队战斗。自以为杨靖宇牺牲后,“满洲治安之癌”已经得到根治的日本关东军不得不承认,在“魏拯民代指挥”的领导下,抗联第一路军仍在战斗!

    魏拯民抱病征战半年之后,无情的病魔迫使他离开部队到桦甸县抗联密营休养。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他只能靠吃树皮、松子和蘑菇度日,加重了病情,于1941年3月8日停止了呼吸,年仅32岁。他是在杨靖宇将军40年2月牺牲后,又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吉林省?鹘?赜瞿眩怀潞舱拢?谝宦肪?谌?矫婢?富樱?940年12月8日,吉林省宁安县遇难……

    一路军所余二百多人退至前苏联境内休整……在北满1940年夏,赵尚志被当时的北满省委以反王明、康生为由错误地开除党籍。但他仍率小分队坚持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他在率部对敌人作战中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痛斥敌人。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运到长春庆功,把他的躯体扔进了松花江的冰窟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黑龙江省汤原县遇难;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黑龙江省饶河县遇难;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遇难‘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黑龙江省庆城遇难……

    从1939年到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转入极端艰苦的斗争阶段。但抗联将士“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

    1941年抗联部队缩编,开展小型游击战争,并进入苏联境内整训。1940年12月,东北抗联第一、第二和第三路军余部陆续撤至中苏边境苏联一侧进行野营训练。

    1942年8月1日,由东北抗联改编的中国教导旅正式组建完成,番号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也称“中国旅”),共1500人。教导旅名义上归苏军远东部队代管,装备由苏联提供,干部战士分别授予苏军军官、军士军衔,薪金和待遇与苏军同级指战员相同,并正式成立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为周保中。

    教导旅成立后的两三年中,开展汽车驾驶、无线电通信、空降跳伞、滑雪等特种训练,提高广大指战员的战术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

    随着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临近,苏联远东边防军还对“中国旅”进行了特殊训练,如空降跳伞、开摩托。

    抗联退入苏联的部队不到1000人,被苏军改编为88步兵旅,辖两个步兵营和旅部。1营以抗联1路军为基础,营长金日成,2营营长金策。

    金日成原是抗联2军的一个团的领导,该团由他一手带起,基本上是朝鲜族,在长白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上金日成擅长游击和潜伏,部队得以保存实力。在1路军其他部队先后遭到损失的情况下,金日成部渐渐成为2军乃至整个1路军剩余的核心力量,他曾任6师师长,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杨靖宇死后,1军和2军的残部被金日成收容,一起撤退到苏联。

    抗战期间有多起抗联部队因战事不利撤入苏联的事件,其后果多数比较悲惨,苏军往往将这些部队缴械后送入劳动营作苦工,所以抗联部队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撤入苏联。抗联主力撤入苏联是在苏联改变政策之后的事情,中国在共产国际的代表起了很大作用。

    最后只剩下苏联的一个国际旅,在国内还有几千人(5000以内)游击队员,迎来了抗战胜利。

    东北抗日联军建国后的将军有周保中将军,王明贵少将、王效明少将、李荆璞少将、彭施鲁少将。

    1942年8月,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军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张寿?任政治副旅长,崔石泉任副参谋长。在此期间抗联不断派出部队深入东北游击区进行游击战。1945年8月,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反攻,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指挥的150万重兵已经利用夜幕掩护在中苏边境展开。9日凌晨,苏军突然从三个方向同时向日军发起了强大的突击行动。拂晓,苏军几乎在所有方向上跨过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分别从后贝加尔、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进入了中国东北境内,在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9日,主席也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配合苏军的进攻行动。

    克拉夫钦科上将指挥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在大兴安岭的突击行动收到了奇效,在不到一周时间已前突到东北中部地区,创造了一个奇迹。关东军从此一蹶不振。8月10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命令,指示关东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放弃满洲,退守朝鲜。8月14日本裕仁天皇发表《停战诏书》诏书的全文是: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以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损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难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其所难忍,堪其所难堪,以为万世开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尔等臣民其克体朕意。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各国务大臣副署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宣布投降。广播停止的时候,在日本人的一片恸哭声中,爆发了中国人压抑了八年之久的开怀大笑,东北人民是十四年的开怀大笑。刚才还空寂的大街,顿时从四面八方的小巷拥来了潮水般的狂欢人群。人们早就预备下的鞭炮,就像过年一样燃放起来。

    但长期以日军“王牌”自居的关东军为了维护自己“皇军之花”的脸面,仍然负隅顽抗,不肯投降。可是,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姿态并不能重新唤起日本的士气。但骄横的关东军借口没有收到日军大本营的停战命令,仍然继续抵抗。到17日,除海拉尔、虎头和东宁等少数筑垒地域的残余日军仍在顽抗外,关东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眼看败局已定,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终于向苏军提出了停战谈判的请求。

    8月19日中午,苏军阿尔捷缅科上校率5名军官、6名士兵组成的军使团,在9架歼击机护航下到达长春机场与日军进行谈判。迫于压力,山田乙三向苏军代表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宣布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参谋长的东条英机,曾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曾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木村兵太郎,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7方面军总司令的土肥原贤二,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14方面军参谋长的武藤章,均被送上了绞刑架。其他一些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关东军将领要么受到惩罚,要么背着千古骂名苟且偷生。

    “玉洱银苍远万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时尽除倭寇去,佩剑铿锵渡九洲”,抗联将士终于迎来了胜利的这一天!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胜利这一天!(全书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