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9章 狂暴轰入高丽半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月底,宋庆倒戈的消息传到了帝都。

    皇帝大怒,怒斥李中堂无能,淮军反骨。

    为了尽快平定叛乱,荣禄,翁同?等人保荐了过去在高丽半岛上颇有建树的袁项城。

    他此时正告假在家,皇帝听罢,立即派人起复袁项城,令他统率直隶及关外共六十营,三万余人的大军前去平叛。

    袁项城接旨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帝都接受任命。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他发家的第一步。

    在得知帝国无视旅顺危局,而是派遣了一支三万多人的大军前来平叛之后。宋庆等人愈发觉得投靠秦牧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朝廷面对倭寇咄咄逼人的铁蹄,竟然丝毫不知廉耻。倭寇当头,却以内战为先,如此昏聩无能的帝国,又有何等面目让我们为之效忠!\"他喃喃自语道。

    面对大军压境的袁项城,虽然秦牧总兵力超过五万,但还要面对鸭绿江对岸倭寇的进攻。这五万兵力说实话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

    十一月初,中午,虎山前线指挥部。

    宋庆,聂士成以及靖难救国军的两名统制(师长)陈海和王云天四人依次列坐。

    秦牧坐在主位上,目不转睛地直视前方。

    一张有些破损的作战地图摆在不太结实的木桌上,上面有许多勾勾画画的地图作业。其中尤其以高丽半岛上的部分为主。

    秦牧率先开口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诸位,现在战争形势比较急迫。面对帝国和倭寇两个方向的夹击,我决定先将倭寇赶出高丽半岛,再回转兵锋,击溃帝国。不知诸位有没有什么建议。\"

    宋庆道:\"秦军门,从军事角度考虑,属下以为,我军应以帝国军为主要敌人。倭寇第一要务为击败帝国,不会与我等不死不休。而帝国为平叛,必然会竭尽全力攻击。若以高丽半岛为主战场,恐我军既要与倭寇死战,背后亦难敌帝国。\"

    \"宋军门言之有理,但你是否考虑了双方实力差距?\"聂士成反问道。

    宋庆微微一愣,这确实是他疏忽了。

    聂士成补充道:\"帝国军腐败不堪,士气低落,即抵抗倭寇尚且兵败如山倒,与我军死战,又能有何作为。

    而倭寇早如饿狼环伺,妄图跻身列强,掌控帝国。其威胁远甚垂垂老矣的帝国,属下以为,当以倭寇为第一要敌。\"

    宋庆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了聂士成的说法。

    秦牧考虑了片刻二人的话语,随即转向另外二人:\"陈海,王云天,你们怎么看。\"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茫然。\"指挥官指到哪里,属下就打到哪里。\"

    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秦牧不由得苦笑,看来系统提供的人都是有局限性的。

    就比如这两位统制,指挥本部兵马作战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但是让他们当参谋出谋划策,那就是一窍不通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多言了。宋庆,我决定从你部中抽调二十五营兵马,组成靖难救国军第三镇。同第一镇,第二镇一起跨过鸭绿江,奔赴高丽半岛,驱逐倭寇。你立即前去协调部队,我要在十一月四日挥师南下,发起进攻。\"

    听罢,宋庆立即起身,抱拳道:\"谨遵大人令!\"

    三万余的前帝国军,宋庆精挑细选,从中选出了战斗力最强的一万两千多人。加上靖难救国军,这三万多人就是鸭绿江防线中的全部精锐部队了。

    十一月四日晨,秦牧亲率大军出征。靖难救国军在鸭绿江上搭起浮桥,开始大规模渡河。

    这些天系统兵工厂产出的武器也全部配发给了第三镇的官兵,使后者的战斗力得到了不小的提高。对岸的倭寇见到救国军大规模渡河,顿时大惊失色。

    他们从未想过对岸的敌人竟然敢渡江发起反击。

    因而在鸭绿江南岸,倭寇没有任何防御的准备。直到救国军第一镇几乎全部渡江之后,倭寇的迎击部队才姗姗来迟。

    可此时救国军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阵线。

    火炮开始轰鸣起来,系统送的部队可不缺枪少弹。猛烈的炮火直接把前来应战的第三师团打得晕头转向。

    加之救国军锁装备的领先时代四十年左右的kar98k步枪,第三师团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仅仅交火半小时,第三师团的前沿阵地就尽数丢失,伤亡达到了三百人以上。

    倭寇第一军的总指挥官是山县有朋大将,他此时正在前线指挥部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久前传来的战报,桂太郎中将的第三师团已经逐渐抵挡不住救国军第一镇和已经部分渡江的第二镇的攻击。

    局部战线甚至出现了溃退的情况。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还位于后方,短时间内无法赶来增援。

    秦牧则下令继续猛攻猛打,尽可能地撕扯着倭寇的阵线。

    在枪炮的威压下,倭寇的伤亡数字在不断攀升,直到他们再也支撑不住时。

    \"这群帝国人,他们怎么敢这么干!\"山县有朋怒吼道。

    鉴于被救国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山县有朋有火没地方发,只能强忍着怒气,下令全军撤退。

    桂太郎中将就像是玩了一把恐怖游戏,整个师团突然就被打得土崩瓦解,炮火甚至逼近了他的指挥部。

    山县有朋的命令就像是一根救命稻草,被吓得灵魂出窍的桂太郎紧紧抓住,立刻下令撤退。

    经过这一整天的激战,倭寇第三师团损失一千多人,灰溜溜地撤离了鸭绿江南岸。

    大批的辎重来不及运走,甚至来不及摧毁,就堆放在仓库里,任由救国军缴获。

    靖难救国军第一阶段作战取得圆满胜利,高丽半岛上的倭寇被迫转攻为守。

    大批倭寇遗留下来的枪支弹药和其他辎重也都被尽数划归到军队的后勤补给中。

    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北部重镇——平壤。

    倭寇自从鸭绿江边溃败之后,山县有朋大将就迅速在平壤重整了军队。集中第一军主力两万多人,在平壤周边布置了严密的防线。

    由于之前的战斗损失惨重,补给线又被北洋舰队严重干扰,第一军早就失去了反攻的能力。防守是山县有朋现在唯一的选择。

    待几日后,靖难救国军先锋一路披荆斩棘,杀到平壤外围之时,他们震惊了。

    就连秦牧原本也以为,倭寇就算死守平壤,在补给几乎断绝的情况下也难有作为。但现在他不由得感叹倭寇的行动力以及叶志超那个王八蛋到底在平壤给倭寇留下了多少东西。

    整个平壤城已经变成了金刚铁桶阵,战壕,工事,地堡,炮台络绎不绝,一眼望去竟看不到边际。

    虽然倭寇没有反攻能力,但这就像是一只拿头发丝戳人的乌龟,没有足够的攻坚力量还真拿倭寇没办法。

    秦牧把这个希望投向了系统。

    \"系统,兵工厂能生产重炮吗?\"

    \"355毫米m1攻城榴弹炮生产效率为每三日产量一门,是否切换?\"

    \"切换!\"

    355毫米榴弹炮,一发干掉一个坚固的碉堡轻而易举,即便是平壤这样的坚城也扛不住几发炮弹。

    于是秦牧下令全军扎营,于平壤外围等候三日。

    这三日,救国军的炮火一刻不停地向倭寇的平壤防线倾泻。

    虽然坚固的城防没有让这些炮火威胁到城内,但倭寇的外围阵地确实遭了殃。

    外围野津道贯中将的第五师团被炮火不间断地轰了三天,就连野津道贯本人都被搞得有些精神衰弱了。

    终于,第三日清晨,一门崭新的355毫米重型榴弹炮横空出世。

    试射第一发就将一个倭寇的碉堡完全摧毁,混凝土浇筑的顶盖整个炸裂开来。

    就连碉堡内壁都被轰得一片狼藉。

    \"好!有此重炮,平壤可下!\"

    在十一月十日清晨,靖难救国军发起了对平壤的进攻。由炮兵开路,步兵一个战壕一个战壕地清理。重炮则在步兵后方,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清扫。

    系统出品,弹药充足,完全不需要担心炮弹不够用。

    救国军缓慢但坚定的一点点破开平壤外围防线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山县有朋的耳朵里。他简直怀疑人生!

    当初第一军在平壤猛攻战斗意志不坚定,战斗力较弱的帝国军时尚且损失惨重。

    而靖难救国军却能轻易地撕开加强过的平壤防线,扫清驻守在其中的第一军,这简直超出了他的认知。

    \"帝国境内怎么会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山县有朋自我怀疑地喃喃自语。直到一发355毫米炮弹击中平壤城墙的巨大爆炸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的副官顾不得敲门,慌张地冲进他的房间。

    \"山县阁下!敌军的重炮轰塌了城墙!步兵已经杀进城内了!您还是赶快撤离吧!\"

    山县有朋再度怀疑人生,不久前让他死伤上千人的平壤城防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突破了?

    时间不等人,副官赶忙上前将山县有朋架出房间,同一群卫兵一起将他护送出了平壤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