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终末:我率领北洋舰队造反 > 第272章 国际联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列颠王室万里转进加拿大的消息让同盟国对此头痛不已,但是让米国很开心。

    同盟国头痛在与欧洲可能的盟友又少了一个,帝国公约组织在欧洲的扩张又更进了一分。

    米国人的开心在于,不列颠国在世界大战中向米国借了不少的贷款,到现在可都还没怎么还。

    这下不列颠皇室来到了加拿大,那么索取债务的问题就可以更加简单了。

    米国人着眼于当下,同盟国着眼于将来。

    帝国公约组织的扩张已经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同盟国必须要做出应对。

    在伦敦战役后的次日,七月三十一日,德意志国,奥匈邦联和意大利国同瑞典王国和丹麦王国的国王在瑞典国都斯德哥尔摩签署同盟条约,瑞典和丹麦正式加入到同盟国之中。

    现在的丹麦还是那个丹麦,但瑞典现在几乎一统整个北欧,后世的挪威,瑞典和芬兰如今都是瑞典王国的领土,也称得上是区域性大国。

    有了这两个北欧国家的加入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又开始尝试拉拢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希望荷兰也能加入同盟国。

    就目前而言,比利时和德意志国包围着荷兰,比利时现在又是德意志国的总督辖区,荷兰孤身一人被同盟国所包围,加入同盟国似乎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

    但威廉明娜女王明确表示了拒绝。

    她反复强调,荷兰会保持自己一直以来的独立态度,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不会加入任何军事同盟。

    瑞士也是不知道第几次收到威廉二世发来的邀请加入同盟国的消息了,对此一如既往地表示了拒绝。

    现在放眼整个欧洲,似乎同盟国阵营已经没有任何盟友了。

    而米国由于一战之后孤立主义回潮,反复强调\"门罗主义\",导致即使罗斯福打算与同盟国联手对抗帝国公约组织,但是也不敢在明面上签订盟约,否则他很快就会被反对的民众搞下台。

    双方对抗帝国公约组织的合作基本上只能在暗中进行,拉美国家也在\"门罗主义\"的限制下不被米国允许加入同盟国。

    但是很显然,除了米国之外,同盟国还有一个可能的盟友——不列颠国。

    虽然二者在一战中打得头破血流,但所谓民族的利益高于意识形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在冷战中对抗帝国公约组织,威廉二世倒是不介意与不列颠人联盟。

    当德意志国派来的公使向不列颠王室和内阁说明联盟的意向之后,就连维多利亚女王都对此惊讶不已。

    难度同盟国的底线这么灵活吗?

    然而事实确实是这样,为了争夺利益成立的军事同盟,本来就没有什么道义上的限制,把曾经的敌人吸收进来又算得了什么?

    不列颠国现在内乱越来越严重,孤身一人在世界上没有盟友,指望沙俄白卫军打赢内战或者法兰西复辟后再与不列颠国结盟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经过考虑之后,相对于与虎谋皮一般地与同盟国联手,帝国公约组织的威胁明显是最大的,不列颠国正式在八月初加入了同盟国,成为了同盟国的第七个缔约国。

    作为回应,帝国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宣布承认目前只占据了三分之一英格兰地区和少部分威尔士地区的不列颠联盟作为不列颠国的合法政权,并接受不列颠联盟加入帝国公约组织的申请。

    不列颠联盟同样成为了帝国公约组织的第七个缔约国。

    乌里扬诺夫领导的苏俄政权提出了加入的请求,但是仍被否决。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列颠联盟控制了国都伦敦,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大城市,而沙俄的三大城尚且全都掌握在白卫军甚至是瑞典王国手中,苏俄现在显然还没有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能力。

    如果帝国撤走志愿部队和经济援助,白卫军要不了多久就能掐灭他们。

    乌里扬诺夫得到回复之后也表示接受这个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全世界通用。

    如今的形式,以包括德意志国,勃艮第国,奥匈邦联,意大利王国,丹麦王国,瑞典王国,不列颠国七国在内的同盟国与包括帝国,倭国,伊朗,土耳其,西班牙,法兰西公社,不列颠联盟七国的帝国公约组织的冷战两大阵营的完全体形式已经形成。

    同盟国是正经八百的军事同盟,而帝国公约组织在名义上仍然是类似于经互会的经济合作组织。

    不列颠联盟只是在经济上得到了各缔约国一定程度的援助,并没有得到来自帝国或其他缔约国的军事援助,直接出兵协助更是无稽之谈。

    因此,世界上对于帝国公约组织的风评要比同盟国好不少。

    但是同盟国各国也都清楚的很,一旦同盟国施加直接的军事威胁,那么这个经济合作组织一天之内就能变为军事同盟。

    由于双方的对立关系,除了基本的外交与经济合作往来之外,双方长时间内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为了解决由此带来的困扰,八月四日,由秦牧牵头提出,帝国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全票同意的方案被递交到了世界各国。

    那就是成立国际联盟,邀请全世界各国加入,甚至包括未被广泛承认的地区或政权。

    各方派遣代表到国联总部来,国际上的事务大家商量着来,不要因为单方面搞事情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导致两大阵营直接开战,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发生。

    同盟国方面对于这个提议感到有些不妙。

    秦牧这个家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无利不起早,突然提出这种看起来大义凛然的提议,背后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心思呢。

    但是成立国联的需求也是同盟国所急迫的,没有一个全球性质的国际组织,类似于同盟国对法兰西公社施压的事情,很容易导致同盟国与帝国公约组织擦枪走火。

    为了一些区域性的事务,打上一场全面战争,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说,无论秦牧可能憋着什么坏心思,同盟国最好的选择都是捏着鼻子同意。

    威廉二世提出,是否能够以同盟国牵头成立国际联盟,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

    这种做法既是拙劣的东施效颦,又会在帝国公约组织不承认的情况下变得毫无意义。

    不如利用秦牧的提议,在国联事务上狠狠地搞一下帝国公约组织,让秦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八月六日,同盟国各国纷纷同意加入国联。

    冷战两极表态之后,贝尔格莱德条约组织,开罗条约组织和玻利瓦尔同盟纷纷跟进加入国联。

    随后,米国和其他各国也纷纷表态,同意加入国联。

    国联总部被设立在帝国境内,如今发展程度仅次于帝都和沪城的大城市——南京!

    八月八日,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第二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迎来了属于它的黎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