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永冻层 > 第6章 回 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章回忆

    夜深了,徐志东躺在炕上没有入睡,他的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出中午食堂里的那一幕。

    在学校里,徐志东一向不爱和女生交往,也很少和女生说话,这几乎成了他的习惯乃至行为守则。今天中午和赵岩、周红梅这么长时间的说话简直是破天荒了。他没想到自己会和她们两个说这么多的话,尽管起初有点害羞和不自然,但到后来也觉得没什么了。这大概是人生的转折吧,毕竟自己已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

    赵琳——不,现在应该叫她赵岩——确实变了许多,她已不再是那个稚气、恬静、腼腆的小姑娘,她长高了,是成熟的体态窈窕的大姑娘了。尤其是她那双眼睛,徐志东清楚地记得小学时她的眼睛是单眼皮,而现在变成了双眼皮,真是女大十八变啊。也正是她的双眼皮,使得徐志东在来到战备村第二天下午的知青大会上看见她时产生了错觉,当时他感到这位女生有些面熟,她的长相很像他小学的一个同学——赵琳,但就是这双眼睛不太像,所以他不敢冒昧地叫她,以至招来不必要的尴尬。接着,会上他听见有人叫她赵岩,于是他就以为她不是那个小学同学赵琳了。幸好没叫她,不然会闹出什么笑话呢——徐志东当时心里暗想。后来的几天徐志东有一次在操练中和她一瞥而过,她好像也没怎么留意他。

    中午食堂里赵岩突然叫他的名字,当徐志东扭头看她时,他脑中瞬间的反射又是小学时的那个赵琳,然而他即刻打消了这个反射,以为她有什么事来找自己的。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说自己不认识她了,当他感到疑惑时,赵岩说出我是你小学的同学,徐志东便立刻大胆地说出了她小学里的名字——赵琳。真是上天的安排!难道这就是缘份——徐志东心想。在和赵岩食堂里的交谈间,他的心一直跳个不停,时间也仿佛过的很慢,甚至好象在倒逝——尽管他和赵岩在小学相处将近六年,但他和她的每次说话从来没超出过三句。

    在徐志东的记忆中,赵琳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一直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而徐志东的学习成绩平平,从没挤进过班里的前二十名。他爱好的是体育,喜欢一切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记得四年级时的一次课间休息,徐志东在操场上踢足球,一不小心把球踢出了操场外,那球从正站在那里看黑板报的赵琳头上飞过,又“砰”地撞在了黑板报上,把赵琳吓的惊叫;徐志东赶过去拾球,赵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正是这一眼,徐志东从没忘记过她的单眼皮。

    后来到了五年级,老师把徐志东安排和赵琳同桌,也许是为了可以让赵琳帮助他的学习,可是这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因为徐志东一和女生说话就害羞,更不要说和女生一起交谈学习了。但和赵琳同桌期间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这就是他暗暗地喜欢上了赵琳。有一次他的手无意中碰到了赵琳的手,他的心突地一跳,立刻把手缩了回去。还有赵琳脸上的雪花膏香味常常使他产生异样的感觉,扰的他心里直痒痒;更奇怪的是有时晚上做梦还会梦见她……徐志东觉得这很奇特。在和赵琳同桌的几个月里,徐志东的学习成绩没怎么进步,还是和以前一样。

    徐志东知道赵琳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这么好,是因为她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好像是个什么作家,母亲是中学老师。记得她喜欢写诗,学校的墙报、黑板报上经常有她的小诗出现,什么“春天到了,花儿开了,柳枝抽芽了,燕子飞来了……”“迎着金色的朝霞,踏着青葱的草地,我们去远足……”等等。虽然这些诗充满了稚气,但也反映出赵琳的文才,这大概是遗传的吧。

    一九六六年,学校突然变得混乱,徐志东发现赵琳的情绪低沉下来,时常流露出忧伤的神情,和同学们的讲话也越来越少,有些同学甚至还疏远起她。后来徐志东知道是她父亲出了问题的缘故。紧接着是全国学生大串联,h市所有的学校都停课了,徐志东的家也由于父亲的原因搬走了,自那以后他再没有看见过赵琳,一晃就是四年多……

    徐志东想到这儿,不由发出一声轻轻地叹息。

    其实,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带给学生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并没由于出身的好坏、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正当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全国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打起背包,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奔向了农村、山区、草原、边疆……

    在汹涌澎湃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巨大洪流中,其中的一股涌向了黑龙江省。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百万知青先后踏上了这块黑土地。h市虽然不算大,但也是座省城,在短短两年多中也有数万名知青来到了黑龙江。黑龙江与苏联接壤,大批的知青来到该省具有屯垦戍边的重要意义。大兴安岭地区是位于该省的最北部,也是中国的最北部。在来大兴安岭前,徐志东曾查看过地图,想象着北纬50度以上的那块区域是怎样的一块地方:逶迤起伏的群山,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漭漭苍苍的雪原……现在,这一切都看到了,果然与他想象中的一样。徐志东是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在孩提时代h市西郊的大小山峦他都去爬过。他曾幻想长大后要当个旅行家,像古人徐霞客那样,游遍祖国的每个角落。他也曾羡慕过学生大串联走南闯北地徒步“长征”,只因那年自己还没进入中学,所以没能实现“长征”的愿望,但没想到自己离开家乡的第一步就跨出这么远。

    小学时徐志东就知道遥远的东北有个北大荒,那里有广袤的草原和沼泽,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丰富物产,还有大小兴安岭茂密无际的原始森林。徐志东对那块土地最初的印象是从一本叫做《林海雪原》的小说中得到的,小说中描绘的那些地方常常使他兴奋和神往:森林、雪野、雪橇、小火车,还有什么沟和屯……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才能造就出像少剑波、扬子荣这样的英雄人物。《林海雪原》是徐志东最喜欢看的小说,以至把这本书连同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带来了,当然,还有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另外,徐志东还带来了一支口琴,这是他的爱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喀秋莎”这三首歌是他最喜欢吹的。

    赵岩的出现的确在徐志东的心中荡起了一阵涟漪,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他觉得赵岩现在的样子有点像《林海雪原》书中描写的白茹,他不禁想起《林海雪原》中少剑波的一首诗“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双目神动似能语,垂髻散涌瀑布发……她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是军中一朵花……漫天风雪寻常事,雪乡我心……”。赵岩她身穿黄绿色的棉衣,短扎的黑辫子,白里透红的脸庞,晶莹流转的双眸,笑起来还有一对浅浅的小酒窝;她举止大方,谈笑自然,与小学时的她截然不同了。在小学里,因她的学习成绩优异徐志东很羡慕乃至崇敬她,自感和她相差甚远。而现在,在这个小小的战备村里,徐志东感到和她的距离缩短了。他们一起出操军训,一起开会学习,又一起坐在桌边啃窝窝头喝白菜汤……将来会是怎么样呢?徐志东不知道,在这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反正一切都得听从命运的安排。

    徐志东想着想着,身旁的余勇已经在打呼噜了,“还是这家伙,什么心事都没有!”他心里寻思,他又张望了一下整个宿舍,除了少数几个人在炕上碾转反侧,其他人都睡着了。他又胡思乱想了一会,蒙上头迷迷糊糊地睡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