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永冻层 > 第54章 离 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四章离婚

    星期天的下午,赵岩去看望了周红梅。

    周红梅的家在h市城北大运河畔的一个新村内。这个新村是八十年代建造的,都是五到七层格式一致的楼房,十几年下来,外表显的有些陈旧了。周红梅的家在三楼,典型的两室一厅,面积虽不大,但装修的还算舒适合理,并不觉得拥挤狭小。

    赵岩以前是她家的常客,每隔几个月,总要去一次她家。周红梅也同样,有空时也会来赵岩家坐坐,聊聊天。但近几年不知何故,互相间走动的少了,尽管这样,两人时而也会打电话交谈,一直保持着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群间的收入差别在明显增大,当年“上山下乡”这一代人的生活水平也高低相差甚多。赵岩和周红梅两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周红梅返城后在她母亲的丝绸厂工作,起先当织绸女工,后来由于工作出色,被选拔当上了车间主任。八十年代初的那几年,国家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丝绸厂的经济效益不错,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优厚,令人刮目相看。周红梅的丈夫钟涛在h市的一家旅游公司开大客车,不光收入高,而且还有外快,他把车开到景区购物处或宾馆饭店都有回扣可拿。那时周红梅一家三口的日子过的很红火,甚至连赵岩都有点羡慕她。可是,好光景持续了没几年,计划经济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乡镇和私人企业逐渐地兴旺起来,国营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挑战,周红梅所在的丝绸厂也开始走下坡路。

    然而,周红梅是个识时务的人,她看出国营企业的这一套经营管理体制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和私人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灵活性,国营企业是无论如何学不来的;他们没有臃肿的管理机构,没有沉重的企业包裹,用人精干,劳资合理,人员流动,产品生产跟随市场调整,销售上广开渠道,不拘陈规老套等等。当时,有一家乡镇企业到丝绸厂来挖技术管理人才,采取高薪聘请,一下就挖走了好几个。周红梅也动了心,眼看着丝绸厂越来越不景气,迟早要垮掉的,还不如趁早到乡镇企业去挣点钱,以防今后有什么不测。于是,周红梅辞掉了车间主任的职位,留职停薪,受聘到市郊的一家乡镇企业做技术指导,月薪是厂里的五倍。这样,她一干就是三年。但这三年来她虽挣了钱,却把身体累垮了,得了慢性胃炎和胆囊炎。她又重新回到了丝绸厂,不管怎样,在厂里总还有个劳保和医疗。但此时的丝绸厂,已从过去的八个车间压缩到了四个车间,周红梅车间主任的位子自然也就没了。她被安排到了厂里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当一名销售业务员,这时已经进入了九十年代。

    当销售业务员她经常要到外地出差,她不在家时,钟涛就放肆起来,经常一个人到舞厅去跳舞,勾搭不三不四的女人。后来被周红梅发现,但为了儿子,她忍气吞声,不想与丈夫闹翻。她辞去了销售业务员的职务,在劳动服务公司当营业组组长,她以为这样可以管住丈夫了。

    丝绸厂的亏损越来越大,几乎要到了破产的边缘。厂里常常拖欠职工的工资,到最后只好卖地和出租厂房维持生计。工厂只剩下了两个车间生产,工人们开始大批下岗。到了九六年,厂里连劳动服务公司的房子也卖掉了,周红梅不得不下岗回家,赵岩帮她找了一所中学的食堂里做事。而这时钟涛和旅游公司的一个女导游勾搭上了。

    这个女导游名叫罗静,比钟涛小八岁,人长的眉清目秀,身材高挑,干导游这一行也有多年了。以前她在青年旅行社当导游,调到旅游公司后,分到钟涛开的大客车上当导游。罗静谙熟于从游客身上捞取回扣这一门道,而且善于向游客抛媚眼献殷勤,灵活多变,她同钟涛配合的很是默契,得到的外快两人平分。

    罗静的丈夫是h市一家印刷厂的技术员,其貌不扬,为人老实厚道,挣的钱也不多。罗静总觉得自己嫁错了人,当今社会人人都在想法子赚钱,而自己的丈夫却还是守着工厂里的那么点工资和奖金。她曾劝过丈夫辞职到一家私人印刷厂去,凭他的技术工资肯定要比在厂里多好几倍,可丈夫就是不肯。罗静无奈,责怪丈夫死脑筋,不转弯,在当今社会吃不开,于是夫妻间的感情日趋低沉。她自调到旅游公司和钟涛搭档后,见钟涛不但体格魁梧,相貌英俊,而且头脑灵活,又会赚钱,便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后来有一次,钟涛的大客车载一个旅游团到黄山去,那正是黄山的旅游旺季,旅游团临时增加了游客,预订好的宾馆床位不够用,罗静便和钟涛到农家旅馆包了个房间,两人就住在了一起。

    自那以后,钟涛开始嫌周红梅徐娘半老,失去了往日的姿色。他和罗静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关系,感情越陷越深。周红梅知道钟涛有了情人,但为了这个家,她还是默默地忍受着。可钟涛越来越放肆,常常整夜不归,周红梅忍无可忍,和他吵了几次架,夫妻关系终于走到了边缘。

    罗静和钟涛勾搭上后,便与丈夫分居,最后导致离婚。钟涛见罗静为他离了婚,也向周红梅提出离婚。周红梅起初不同意,钟涛就干脆和罗静在外面租房厮混同居,以至周红梅不得不和他离婚。两个人二十多年的婚姻就这样宣告结束了。

    周红梅和钟涛是七六年在g林场办的结婚登记手续,之后,钟涛先调到h市的某个县城,接着,周红梅也调了过去,又过了几年,两人终于回到h市。两人先在钟涛父母亲家布置了一个房间作为新房,后来因为丝绸厂经济效益好,还因为周红梅当了车间主任,厂里就给她分配了一套房子。应该说,以前她一家三口的日子过的还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赵岩对周红梅一家再清楚不过了,眼看着好端端的一个家庭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她心里真有股说不出的滋味。这究竟怪谁呢?难道能怪改革开放吗?

    当然,主要责任还是在于钟涛,是他经不起改革开放大浪淘沙的冲击,追求时髦的生活方式,沉溺于金钱和女色,最终导致抛弃自己的家庭。

    自从周红梅离婚以后,赵岩经常去她家。赵岩一边在精神上安慰孤苦伶仃的周红梅,一边还给与她生活上的帮助。赵岩时常想:假如当年她能听自己的劝告,继续跟着余勇的话,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个结果了。

    然而,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难逃这个看不见的魔棒,周红梅的命运是苦涩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