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皇长孙 > 第6章 死尸还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寿衣!

    如果说之前还不能确认的话,那么现在朱元璋百分之百能够确定朱逸就是朱雄英了,从钟山走出,穿着寿衣,身上有蟠龙玉佩,长得还和朱标很像。

    如此多的线索凑在一起,足以确定朱逸便是自己的皇嫡长孙。

    “雄英!咱的孙儿!原来你真的没死!”朱元璋喜极而泣,朱雄英的失而复得让他痛失爱子和爱妻的心情得到了一些宽慰。

    “可是当时明明那么多太医都诊断过了,为何又突然活过来了?”朱元璋有些疑惑,但朱雄英能活过来总归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太子的接班人选就多了一个选项。

    ……

    蓝玉府上。

    此时蓝玉府上聚满了人,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等。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淮西武将集团。

    这群人是朱标的亲信,和朱允?商烊欢粤ⅲ??嵌疾幌M?煸?赡芄坏巧夏侵粮咧?弧

    自从朱标死后,这群人中有些聪明的已经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

    “蓝玉,你这个时候把我们叫来干嘛?”有人责怪道。

    现在朱标刚死,朱元璋又起了立朱允?晌??锏拇蛩悖??钫也坏交?岽?硭?钦獍镂浣??飧鍪焙蛩?钦馊喝司墼谝黄穑??侨弥煸?翱吹搅瞬恢?嶙骱胃邢搿

    蓝玉假装没听见那人的责怪之意,一脸兴奋地说道:“我看到雄英了!”

    此话一出,现场先是安静了一瞬,随后哄堂大笑起来。

    “蓝玉,这个玩笑可一点也不好笑。”

    “就是,雄英都薨了多久了,你告诉我你看到他了,难道是死尸还魂不成?”

    “蓝玉,我们知道你想念太子,想念雄英,可这种玩笑也不能乱开啊!”

    蓝玉见他们不信,梗着脖子说道:“那日我和破虏在县衙亲眼所见,岂能有假?那孩子简直和雄英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见蓝玉说得如此笃定,众人不禁也惊疑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我蓝玉何时扯过慌?”

    听到蓝玉的话,大厅里安静了一瞬,随后众人互相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讶和欣喜。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好事一桩。

    太子薨逝,陛下忙着处理太子后事和挑选接班人,原本他们这群淮西武将集团因为常遇春和太子妃常氏的关系,是拥护太子的,可是太子死的实在是太突然了。

    太子这一死,不光朱元璋的种种布置落空,他们这群人的安排也得推倒重来。

    其中的首要大事重新找一个人拥戴。

    在他们的心中肯定是常氏一脉的二子朱允?鬃钗?鲜柿耍??煸?渍夂⒆铀涫堑障党錾恚?墒侨匆斐5ㄐ。???钦馊何淙硕寄芸闯鲋煸?卓隙ú皇屎系被实邸

    朱元璋显然也是觉得朱允?仔愿癫恍校??哉庑┦比沼幸馕抟獾仄?蛉弥煸?衫唇诱飧霭啵???钦馊喝艘幌蚩床黄鹬煸?傻模?蛭?煸?赡耸鞘?觯?錾硭?乔撇簧希?庖坏阍诔?蒙先司〗灾?

    如果朱允?烧娴谋欢ㄎ?颂?铮?且灾煸?暗男愿窨隙ㄊ且?阉?钦馊喝烁?逑吹舻摹

    可是如今朱雄英若是还活着……

    想到这儿,众人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心中泛起激动之情。

    另一边,回到家中的朱逸背起一个大篮筐,往京城附近的盐矿山而去。

    盐矿山里的盐矿石都是不要钱的,就这么随意被摆在路边,反正一般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制盐,偷回去了也没用。

    朱逸就这么拿了一箩筐回去,回去的路上,朱逸又来到了之前的那家面摊,面摊老板显然是认出了朱逸。

    “哟,客官,还是一碗面?”

    “一碗面加个鸡蛋。”

    “好嘞,您稍等。”

    随后,面摊老板便将面放进锅里,然后放入了一些粗盐,大火熬煮了一会儿,打碎一个鸡蛋放入里面,将葱剁好,撒进锅里。

    一会儿工夫,一碗香喷喷的面就下好了。

    老板给朱逸端了上来:“客官慢用。”

    朱逸点了点头,从一旁的木桶里抽出两根筷子。

    这时,一群官兵押着几个渔民打扮的人走了过去,朱逸看了一眼,有些好奇。

    “老板,这都是些什么人?”

    老板顺着朱逸的目光看了过去,笑道:“还能是什么人,肯定又是偷偷去海上走私的呗,陛下亲自下旨禁海,可这些个渔民,还成天就想着去海上走私,他们也不怕遇见海盗,这海上做生意赚的钱是多,但有钱赚也得有命花啊,像我们这样,安安分分地做点小生意,虽然赚得不如他们多,但胜在安稳……”

    现在街上人不多,面摊里就朱逸一个客人,因此老板也乐得和朱逸聊,这一聊起来老板的嘴巴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说了好多,偶尔朱逸也会插几句嘴,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老板在说。

    一碗面吃完,朱逸从老板那里了解到好多关于海禁的政策。

    就像老板说的,海上贸易十分赚钱,对于像朱逸这样的商人来说,肯定是希望朱元璋能够开通海上贸易的,但这件事情也不是朱逸一人说了算,现在海上贸易对于朱逸来说也不是非要不可,毕竟他现在自己的商业计划才刚起步,要想通过海上贸易赚钱,离他还太遥远了,和老板聊这些也只当是随便闲聊。

    当然,海上贸易要是能够开通那肯定是更好的,不管是对朱逸,还是对大明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海上贸易开通了,便意味着朱逸能够赚钱的手段更多了,凭借着后世的经验,朱逸有信心让自己快速崛起。

    对于大明而言,一旦开放海禁,不光商品经济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文化和技术也能得到很好的交流。像明朝中后期便是如此,万历年间,海外贸易基本成型,每年所征的商税都可以达到两百多万两,要知道,就算是以经济发达著称的宋朝市舶商税也才每年两百贯。

    可想而知开海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多么重要。

    面吃完,付了账,朱逸便再次背起箩筐,往家里走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