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45章 活字印刷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寻求印刷的方法,李世民想到了许嘉发给学员的算盘口诀小册子,每本册子的字都是一样的,很明显这是印刷出来的,于是他又一次来到许嘉的小店。

    听完他的诉求,许老板有点迷惑地说:“我还以为你们大唐已经有印刷术了。”

    “印刷术只有世家才知道,他们凭此把控书籍,书价昂贵,只要朝廷能印刷书籍,就能打破世家对书籍的把控,让书价降下来,让天下读书人都读得起书。故而请老板传授印刷之术。”

    “我们那里的印刷术恐怕你们学不了,对你们来说太难做到。”

    现代印刷都是电脑排版,胶印机印刷,如此精密的机器不是这个时代能接受的。

    李世民一脸失望,老板的册子印刷的如此精美,料想就不是我能学到了。

    “不过你们的印刷术应该可以改进一下。”

    李世民又燃起了希望。

    “说说你们现在的印刷术。”许嘉想先了解一下这时的印刷术,对唐朝的印刷术发展到哪一步了,他还真没了解过。

    “我所知不多,听说是让工匠在木板上雕刻出整页的文字,然后刷上墨,再印在纸上。”

    “那不就是雕版印刷嘛,够落后的,雕刻一版累得半死,这个方法不值得用。”许嘉不屑的说。

    “老板可有更好的法子?”李世民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百倍。”

    “活字?字还能活过来?”李世民脑补了一下字游来游去,游到纸上,印成一本本书的画面。

    唉,痴迷修仙太深,秀逗了。

    许老板不得不纠正他的错误想法。

    “活字指的是字是活动的,不是死死的固定在一个地方。

    比如之乎者也四个字,基本上每页书都有这几个字,在雕版印刷中,这几个字要反复的刻,这都是重复的工作,浪费了时间。

    如果每个字都可以活动,这页书用完了,又可以拿到下一页去用,这样是不是很省事?”

    李世民恍然大悟:“这果然是个好法子,那要怎么让字活动起来呢?”

    “很简单,就像印章,如果有很多印章,每个印章都是一个字,印刷时按着书里内容一个个的找到相应的印章,就可以拼凑成一本完整的书了。”

    “这个法子好。”李世民眼睛一亮,“就像盖章一样,找到对应的印章,一个一个的印过去,就成一本书了。”

    许嘉不由地捂额,一个字一个字的印,还没有直接手写快呢。

    一旁的武照噗嗤一声,赶紧掩嘴偷笑。

    李世民眼中带着迷茫,难道不是这样做吗?

    武照灵光一闪,说道:“老板,我知道了。把这些印章按字的顺序固定在平整的木板,这样印一下就是一页。”

    许嘉笑着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能做女帝的人,头脑就是灵活。

    李世民兴奋地大喊:“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还是小武姑娘聪明。”

    许嘉:“只要把每个印章做得一样大,上面刻上不同的字,再做个有格子的板,到时把印章一个个插入板上,就和雕版一样了。”

    李世民想通了其中关节,恨不得马上回去试试。

    许嘉又说:“那些印章,算了,起个名字,就叫字模吧。字模可以用木块制作,也可以用陶土烧制,前期要将每个字都做一遍,有些经常重复使用的字还要多做几个。这可是很废时间的,但做好之后,无论印刷什么书都很快了。”

    李世民沉思片刻,道:“确实如此,这种大事还是得由朝廷来做,做好后功在千秋。”

    他向许嘉致谢后,立即赶回宫,并宣了长孙无忌、房玄龄及工部尚书段纶来见。

    “诸位爱卿,今日相召,有件大事要尔等去做。”待三人来齐,李世民便说。

    三人作揖等待吩咐。

    “我朝开科举选士,奈何读书人太少,且大都是世家中人,究其原因,就是书太贵了,一般人买不起。”

    三人连连点头,都是读书人,书有多贵,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如今知节的工坊已将纸价降到三成,书很快就会便宜一半,但仍不够。今日朕得一法,可大量印刷书籍,让书更便宜。”

    三人对视一眼,看来是从许老板那得到好法子了。

    李世民便将活字印刷术一一道来,三人一听连声称妙。

    活字印刷本身不难,只难在没人想到,一旦想到,一般工匠都可以做到。

    李世民打算秘密建造印刷工坊,印刷一批儒家典籍,如《论语》等书,每种印上几千本,到时一起上市售卖,打世家个措手不及。

    段纶领命负责组织工匠制作字模和印板等事物,房玄龄负责整理文字,看哪些字该多做些字模。

    段纶要先让工匠尝试木块和粘土烧制的字模,印刷一些样本来看看哪个更好用。定下制作方案后就可大量制作字模。

    几日后,工匠们各施手段,制作出多种字模,其中一名工匠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出的字最为清晰,而且多次印刷后,不变形,最终被采用。

    房玄龄安排一批翰林院的官员,将要做字模的字分配到每个人,在画好格子的纸上写上字。

    工匠们将字剪下来,反贴在字模的胶泥上,仔细地按字的轮廓把字模刻成阳文,再将字模烧制成形。

    为了尽快把《论语》印出来,他们不急着把所有的字模都做出来,先做《论语》所用的字模,做好一部分就开始印刷,印刷和字模的工作同时进行,进度加快很多。

    《论语》的总字数有一万五千多,但里面有很多字是重复出现的,比如“仁”字出现了一百零九次。所以即使重复的字模多做几个也只需要不到一千五百个字模就可以排版印刷了。

    这样一来,仅仅半个月时间,三千本《论语》就印好了。

    李世民手上拿着一本新印的《论语》,欣喜万分,这书用的是硬笔所用的纸张,有一定的硬度,不像以前的书那样软趴趴的,翻动的手感比较舒服。

    书本字迹清晰,还能闻到淡淡的墨香,这是在墨中加入了些桐油,增加黏性,不易在纸上晕开。

    每个字都排得整整齐齐,大小一致,同一个字也完全一样,不像以前的书那样因为手写再雕版的缘故,多少会有些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印刷时间极快,成本极低。

    明天就是算盘大赛了,就趁着这个机会让这本书登场吧。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