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开各种店 > 第44章 纸张上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纸的配方你们可曾记下?能不能让工坊生产出来?”程咬金向老周问道。

    “记下了,这种纸是用青檀树皮和稻草为原料,再加上些树藤汁造出的。

    按老爷的吩咐,每次造纸的配方都记录在案,即使造纸失败,纸不成形的,都记录在案。”

    “好好,你这些手下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放心。”李世民惊讶于他们的严谨,满口称赞。

    “这都是按许老板的吩咐做的。”

    “许老板不愧是高人,吩咐的每件事都有深意啊。”

    李世民忽然想起,掏出钢笔在纸上写字,没写两笔,纸就划破了,没法写下去。

    “看来这纸也没法用于钢笔。”李世民颇为失望,世家产的纸也是这样的,看来还要另找配方造纸给钢笔用。

    老周在一旁看到,立即翻开本子,道:“禀陛下,这纸被划破是因为太软的缘故,有几种纸较硬,但书写时字迹略微模糊。”

    李世民听闻接过本子翻看,果然看到有此记载,上面写明了配方,造纸成功与否,还有使用的感受。

    “速拿这几张纸过来。”

    过来一试,纸张光滑,字迹清晰,果然适合钢笔使用。

    李世民满意地抚须而笑,这样适合毛笔和硬笔的纸都有了。

    

    十日后,崔仁得到消息,朝廷不再向崔家采买纸张。

    崔家是大唐最大的纸张生产商,市面上的纸张几乎都是他家产的,朝廷用纸一直都是用他们的,这个消息简直就是个噩耗。

    崔仁派人去打探消息,想搞清楚朝廷用纸采买到底给了谁。

    “老爷,不好了。”

    就在他焦急地等待消息之时,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今天程咬金的店里开始售卖纸张,可以书写的纸张。”

    他手里拿着几张纸。

    崔仁只觉得两眼发黑,好一会回过神来,急忙抢过纸张,以多年的经验一看便知,这纸和他家的不相上下。

    “这姓程的匹夫不是卖厕纸吗,什么时候做起纸张的生意了。”

    崔尚书咬牙切齿,恨恨地说。

    “不消说了,朝廷用纸采买肯定是给了他。”

    “他这纸价钱如何?”

    管家战战兢兢地答道:“只……只有咱家的三成。”

    崔尚书一听几乎晕厥,完了,这么低的价钱如何争得过,如果崔家也卖这么便宜,连一文钱利润的没有了。

    就在这时,世家中的王家、郑家、李家等几家家主来访,崔仁忙将他们请入商议此事。

    笔墨纸砚,被这几大世家把持,每家各有侧重,就像崔家主要产的是纸张,王家产的是墨和砚,李家产的是笔,而郑家,市面上的书籍主要是他们印制的。

    这次程咬金在市面上放出如此便宜的纸张,让各大世家有了极大的危机感,崔家的纸卖不出去,他们的笔墨砚台,还有书籍的生意,迟早也会被打击。

    程咬金把纸张的价钱压得这么低,明摆着是要击垮崔家乃至所有世家的纸张生意,这里面要说没有李世民的授意,打死也没人信。

    “程咬金把价钱压这么低,肯定没钱赚,说不定他先撑不下去,到时纸张的生意又是我们说了算。”

    “这可不好说,程咬金的厕纸生意日进斗金,就算纸张不赚钱,他也撑得下去。”

    程咬金还是个武将,又是国公,以往常用的动武、暗杀之类的招数也没法用,不然还不知道谁灭了谁呢。

    几大家主坐在一起商议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办法来。

    不过他们想错了,程咬金的纸张卖这么便宜并不是没有利润,因为他的成本就不高,研发部研究出来的配方生产成本就比世家的低,再加上他是大规模的生产,成本当然低于世家的了。

    现在程咬金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纸张的生意不但赚了钱,还给他加上了文化气息,他作为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将彻底取代崔家的纸张业的地位。

    李世民从下旨使用标点符号开始,就一直在消除世家的影响力,将他们一步步踢出局。

    纸张业的胜利是重大的一步,纸张价钱越便宜,读书人就越多,世家的影响力就越小,但这还不够,还有墨和笔。

    这时的墨主要是燃烧松木产生灰,加上胶凝固而成。

    李世民有大量产松树的林地,又招收了许多墨工,准备大批量的生产墨,还有钢笔用的墨水。

    至于笔,做毛笔的工匠也有了。不过钢笔还需要仿制。

    这其中最难的要属笔头了,这时的工艺很难把铁做成笔头的形状,还要在笔尖开个槽口,让墨水顺着流下来。

    只有几个顶级的工匠能以细致的手法打磨出来,产量极少。

    大部分工匠可以用木料做笔头,再配上粗细合适的动物肠子做墨囊,套上木制的笔身,这就成了最受欢迎的木笔。

    这种木笔虽然不耐用,但胜在便宜,用坏了就换。

    许多需要随时随地记事的人,比如商贾、管家、账房、吏员纷纷购买,再配上程咬金出产的记事本,成了这些人士的标配。

    这几套组合拳打下来,世家的笔墨纸砚生意已经无比惨淡,但还有一样,书籍的生意,李世民也没打算放过,而这正是重中之重。

    这时的书很贵,一卷手抄书一千文钱起步,好的能到三千文钱。印刷的书便宜点,也要三百文以上。

    这正是读书人少的原因,李世民想要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但奈何天下人没几个能读得起书,又如何选才。

    纸张昂贵当然是主要原因,现在纸张便宜了,书价至少降一半。

    但手抄的成本降不下来,书还是贵。想要书便宜,还得靠印刷。

    印刷术被世家掌控着。

    这时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先把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轮廓,一刀一刀的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就可以印书了。

    一页纸这么多字,只要刻错一点,整个板就废了。

    所以能雕刻雕版的工匠屈指可数,全部都由世家养着。李世民也找不到一个能做雕版的工匠。

    看来还得找许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