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 第32章 朝廷赔五十万贯,未必不是好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工人们给林嫂让开了一条道,林嫂走到巧姐身边,她也不害羞,从身上拽下一根羊毛大大方方道:“俺在梳毛车间,干的活就是用梳毛机,把羊毛拉长。”

    她手指捏住羊毛的两头,轻轻一拉,羊毛顿时变长,她说道:“梳毛车间的梳毛机大概能把羊毛拉这么长,如果能把羊毛再拉长一点,羊毛线细了,咱们就可以织出轻薄的羊毛呢子。”

    巧姐眼睛一亮,她曾经在大户人家织过丝绸,相对于蚕丝,羊毛经过拉伸以后,还是比蚕丝粗上不少。

    如果真能把羊毛拉成蚕丝那么细,问题不就解决了。

    她说道:“林嫂说的有道理,咱们先这么试。”

    一人问道:“可咱们不懂梳毛机呀!”

    林嫂此时说道:“我家那口子认识机修老吴,梳毛车间的梳毛机都是他调试,咱们可以把他拉上一起做。”

    “好,林嫂你让你家那口子找一下老吴。”她接着道:“想要织出轻薄的羊毛呢子,得花费时间尝试,想要参加的,得每天抽出半个时辰一起干。”

    听到每天得抽出半个时辰,很多人陷入了犹豫,羊毛工厂是两班倒,按产量给工钱。每天耽误半个时辰,去搞羊毛呢子,得少赚不少工钱。

    下了班,对班的就接班了,都忙着织布,谁会让你用机器。

    一人问道:“巧姐,咱们多长时间能把轻薄的羊毛呢子做出来?”

    巧姐笑道:“这谁说的准,有可能明天就能做出来,有可能得忙活十天半个月,还有可能做不出来。”

    底下人神色各异,如果十天半个月成功了还好说,如果做不出来呢?

    那要不要继续往下做?继续下去得到什么时候呢?

    万一一直做不出来,时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损失一部分现在的收入,去追求一个并无把握的事情,很多人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巧姐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众人,心里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担心做不出来轻薄的羊毛呢子,白白浪费了时间。

    普通老百姓就是这样,做点事情瞻前顾后,担心这担心那。现在没人主动提出退出,无非就是担心,退出之后,受到工友的排挤。

    巧姐无声笑了笑说道:“东家要求的羊毛呢子,谁也没有把握做出来,谁想和我一起干,下工前半个时辰来找我,不参加的,好好做工,好了,开工的时间到了,大家都去干活吧!”

    人呼啦啦散了,纺纱车间又响起了熟悉的簌簌声,巧姐拉着林嫂问道:“林嫂,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干?”

    林嫂急忙道:“干、干,就去我那台梳毛机上做,反正我和我家那口子是对班,多用一会也没事。”

    “好!”巧姐说:“林嫂,今天下午咱就开始,你让你家男人去和老吴说一下,晚上交班的时候,咱们在梳毛车间碰面。”

    “好,好!”林嫂问道:“巧姐,那我学纺纱的事情....”

    “林嫂你就放心吧,新车间建好还得一个多月,足够你学纺纱。”

    ......

    羊毛工厂已经亮起了烛火,离下工还有半个时辰,巧姐停下了纺纱机,带着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去梳毛车间找林嫂。

    纺纱车间三十个人,只有这个名叫郭大妮的小姑娘愿意跟着她干,巧姐对这个姑娘的印象很好,家是郭庄的,离羊毛工厂有七里地。

    郭大妮家里兄弟姐妹五人,她是老大,从小帮着父母干活,是个勤快能吃苦的孩子。

    周边几个村子,郭庄离羊毛工厂最远,但她总是第一个来工厂等着交接班,产量在纺纱车间也是数一数二。

    她真是没想到一个十五岁的姑娘竟然有这么大的胆量,眼光也比那些村妇要长远。

    整天织布能挣几个钱?

    如果因为这事能入了东家的眼睛,不比织布强百倍。

    下午的时候,巧姐想了半天,如果轻薄的羊毛呢子做出来了,她不要她那份银子,请求马管事让自己的孩子去沣水村学堂读书,不去长安读私塾了。

    马管事人很和善,有这份功劳在,应该不难。

    她下午已经找沣水村的庄户打听好了,沣水村学堂的夫子,可是东家在长安花大价钱请来的。

    东家可是神仙弟子,能让东家花大价钱请来教书,那夫子的学问肯定要比长安城那些私塾好。

    到了梳毛车间,林嫂、张二牛和机修老吴已经到了,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之后,老吴率先开口:“我刚听林嫂把想法说了一遍,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不过需要改一下梳毛机,把梳子做细一点,再把梳毛的速度降下来。”

    巧姐点头:“可行,羊毛太软了,速度快一点就被被拉断,咱们现在就做?”

    老吴摆弄着手里的工具道:“好,我先去做一个细梳子,你们在这里等着。”

    ......

    已是深夜,长安城已经陷入宁静,长街上只有金吾卫巡街的踏步声。

    皇城甘露殿,宫女早已熄灭了烛火,但李世民瞪着双眼,盯着床顶,怎么都睡不着。

    掀开被子坐到床边,长孙皇后呢喃了一声,坐起来,脸颊贴在李世民的后背上问:“二郎,怎么了?”

    李世民叹息道:“哎,李哪吒说他有办法平息铜价,但朕心里总觉的有些不踏实。”

    长孙皇后摩挲着李世民的后背道:“二郎,办不成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哦?”李世民转过身把长孙皇后抱在怀里道:“观音婢,一旦失败,朝廷将损失五十万贯铜钱,怎么是一件好事?”

    长孙皇后笑道:“且不说李哪吒手里亩产三十石的地瓜,就凭他的聪明才智,就算此事失败,你会不会杀他?”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不会。”

    长孙皇后接着道:“陛下觉得李哪吒为人如何?”

    李世民想了想他和李哪吒几次接触和在沣水村的所见所闻道:“此子机智百出,心怀百姓,不好名利,看羊毛工厂就知道了,周边几个村的庄户在羊毛工厂做工,两口子的工钱比朝廷的八品官还要多,并且羊毛工厂一天吃三顿,顿顿都是干的,中饭还有肉。”

    长孙皇后道:“这些事就可以看出,这孩子是个重情重义的,咱们付出完全信任,如果失败了,咱们再护他周全,他肯定感激涕零,以五十万贯换李哪吒的情谊,陛下觉得亏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