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 第140章 (重做)怎么才七成?抵达荥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县城内也挤满了灾民,但是环境要比外边好很多,至少城里的灾民不像外面一样,头发上都是黄色的沙土。

    穿过拥挤的街道,一行人停在一座酒楼前,酒楼里面一桌客人都没有,店里的伙计把他们迎到了二楼靠窗的雅间里。

    不一会儿,上来了七八道菜肴,最后酒楼掌柜的亲自端着一盘生鱼片上来:“鲜生鱼脍,洛阳做法。”

    严彬伸手作请,李德奖点着桌上的菜肴道:“严县令,大灾之年,过分了~。”

    “李县伯,全县有三万多人遭灾,为了赈灾,县衙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了,郑家高义,拿出自家的粮食赈济灾民,如今也快吃完了,望李县伯在拨赈济粮的时候,明镜高悬呐。”

    李德奖问道:“义仓的粮食呢?”

    严彬拍着膝盖懊恼道:“这事怨我,下官也没想到水来的那么快,半个时辰的功夫,义仓的粮食就被水冲个干净,若非前来巩县逃难的郑家,全县上下早就断粮了。”

    “下官犯此大错,县伯砍了我的脑袋,下官绝无怨言,只是恳请县伯可怜可怜巩县的百姓。”

    说到最后严彬声泪俱下,李德奖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水灾汹涌,乃是天灾,严县令不必自责,本官亦不会弃巩县百姓于不顾,来人,拿笔纸来。”

    店里的掌柜立刻送来了笔墨纸砚,李德奖立刻写下来准许调粮两千石的文书,然后盖上河南行军总管的大印。

    李德奖把文书交给严彬道:“拿着本官的文书,去河阳仓拉两千石粮食赈济灾民。”

    严彬小心翼翼将文书叠好放进怀里说道:“李县伯,两千石只够全县上下吃十天,能否多调拨点粮食?”

    李德奖说道:“先吃着,十天之后再给你们调拨新粮。”

    鱼脍鲜美,但李德奖一筷子没动,这玩意儿不知道有没有寄生虫,他可不敢冒险。吃完了饭,李德奖拒绝了严彬在巩县留宿的邀请,一行人出城以后,立刻踏上了荥阳方向的泥泞官道。

    路上,李承乾感慨道:“严县令可真是个好官呀,孤回长安以后一定向父皇举荐他。”

    穿着一身皮甲,打扮成俊俏小郎君的窦嫣说道:“是呀,他都佝偻成那样了,还亲自为百姓施粥,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个洞,也没缝补,肯定是个清官。”

    李德奖说道:“你们不觉得这一切太巧了吗?”

    “巧?”李承乾一愣。

    “咱们到的时候,他们正在施粥,但是灶台的火都灭了,粥都有些凉了,显然是煮熟了以后放了很久,还有咱们到酒楼,酒楼的伙计在门口东张西望,见到咱们立刻迎了上去,这些你们不觉得很巧吗?”

    窦嫣说道:“给灾民熬粥,肯定要早早的熬呀,多放一会没什么奇怪的,酒楼的生意那么差,小二肯定要出门迎客的呀,奖哥哥,是你多想了。”

    李德奖笑容莫名:“希望如此吧!”

    ......

    送走了李德奖,严彬立刻回府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服,破衣服湿漉漉的穿着太难受了,吩咐管家把破衣服收好,下次还能用的着。

    巩县郑家别院依旧整洁,仆役正在修剪一盆金黄色的菊花,这盆金菊可是家主郑道的最爱,从荥阳来巩县的时候都没有丢掉。

    严彬在管家的引领下来到郑道的书房,郑道的视线从手中古籍挪到严彬身上:“李德奖没来?”

    “郑老,小人提及了您在巩县,但他没有要拜访您的意思。”严彬小心翼翼的回答。

    “哼!”郑道啪的一声把古书甩到桌上:“无礼、自大!他都说了什么?”

    严彬从怀里掏出李德奖写的文书交给郑道说:“他对巩县的赈灾很满意,还给调拨了两千石粮食。”

    郑道瞅了一眼文书道:“河阳仓有多少粮食来着?”

    “听洛阳的人说还有三万石。”

    “三万石....,够郑州的灾民吃十天,十天之后看李德奖拿什么养灾民。”

    严彬担忧道:“郑老,今年天下大丰,李德奖从别处调粮食怎么办?”

    “接连十几天的暴雨,关中东出的山体坍塌,道路损毁,河北被黄河所阻,南方的粮食运到河南黄花菜都凉了,他从哪里调粮?”郑道顿了顿问道:“灾民借贷粮食的事情搞的怎么样?”

    “已经开始了,借一还二的羊羔息,到下一年麦收的时候,他们用一部分粮食加上部分田产就可以还上。”严彬回答。

    郑道点头:“好,都是乡亲,别断了乡亲们的活路。”

    严彬拱手又道:“郑老,李德奖开始调拨粮食,这几天借贷的百姓可能会变少。”

    “这个你不用担心,老夫会安排人在你们回来的路上,抢劫你们一千石粮食,剩下的一千石拉回来归私库,把发霉的米和发芽的麦子腾出来给灾民吃。”

    “好了,你回去吧,事成之后,得到的田地有你三成。”郑道嘱咐道。

    “小人遵命。”

    ......

    天都黑了,还有见到一个人影,山间的路是越来越难走,还好李德奖随身携带了一件家用电器手电筒,就这窦嫣还失足滑倒了几次,若不是老默眼疾手快,估计早就成泥人了。

    在黑夜里走了好久,忽然看到远处的火光,众人脸色一喜,有火光就代表着有人,众人牵着马迎着火光走去,到地方发现是一处较高的山坡,上面聚集了有一千来人。

    刚走到那里立刻就有人走过来询问:“哪的人?来这里干什么?”

    李德奖抱拳道:“这位老兄,在下洛阳都督府校尉,奉候都督之命,前往荥阳打探灾情,路过此地,还请行个方便!”

    年轻人狐疑地看着李德奖,良久之后他笃定道:“不,你不是都督府的人!”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都督府的人?”李德奖诧异。

    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开口,老默忽然一脚踹在那人肚子上,年轻人不怒反笑,谄媚地对老默说:“对,就是这个力道,只有都督府的人才会这么踹,诸位爷,里面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