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90章 水到渠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天时间,京城的官员都在为辽东接下来怎么安排绞尽脑汁。

    内阁公房,阉党都不避嫌了,直接在这里议事。

    辽东的成功,也让这群太保少保开心的不得了,但唐琪若镇守辽东,可能就只剩下一点点‘生意’来往,没有‘情分’了。

    老无赖情绪也不高,辽东再热闹也是陛下的事,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丢一半年可以,丢一辈子不行吧?

    顾秉谦也在愁眉苦脸,在他任期内,勋贵掌边镇,已经丢尽文官的脸,再出一个黔国公,还不被人骂死,揉揉眉头对老无赖道,“九千岁,不封赏唐琪,就封赏不了诸将,军心不稳,抛弃辽沈两城,则天下责骂,这是个死局。”

    崔呈秀难得为唐琪说话,“九千岁,不可否认,唐修远打仗的本事远超其他人,李成梁要有他这点狠心,奴酋也成不了事,西南秦家也差点意思,满朝文武,只有唐琪让人放心。”

    “是啊,咱家是了解陛下的,既然有人能放心镇守辽东,陛下肯定愿意会让平辽候做一个黔国公。”

    唐琪去年上任蓟辽的时候,老无赖就看到了唐某人的计划很可靠,那个人是谁呢,唐琪猜是和他打交道较多的田尔耕。

    田尔耕出生官宦世家,爷爷是兵部尚书,史书说他为人狡黠阴毒。

    唐某人跟他相处,却发现好多破事都出自许阴人之手,他的名声为什么会那么臭,只有一个原因,他是‘五彪’之首,潜意识被认为肯定‘最’臭。

    唐某人为数不多的历史记忆却没想起他亲手干什么坏事。倒像是一个走错歧路无法回头的人,于是,相处也还算‘和谐’。

    其他人都在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只有田尔耕一人找了个突破点,“九千岁,孩儿说句实话,唐修远镇守辽东,这是陛下和天下百姓心中内定之事,谁阻拦也不行。闹僵了,唐修远转身就回山海,谁还能把他怎么着?我们不但不能阻止,还要全力支持,不仅调兵调饷,还要移户添人口……”

    崔老虎正要插口,田尔耕站起来,左右拱拱手,“诸位,大家天天在一起,却忘了一件事,唐琪是我们的人、是九千岁的人、与我们都一样!”说着,还虚空画了个圈圈。

    然后继续说道,“唐家这一年来提供军饷,忘了诸位很正常,但诸位大人想一想,头上的太保、少保、少师,是哪来的?是辽东的余恩,陛下默认了唐琪是受我们支持才成功的,天下百姓也这样认为。”

    卖官专家李挚龙忍不住道,“所以才应该把他召回来呀。”

    田尔耕很无奈,对老无赖再次躬身,“九千岁,我们现在对唐家不应该求财,即使再多也没用,我们求名。”

    老无赖听的很感兴趣,“怎么说?”

    “唐琪是在九千岁的支持下、在诸位的支持下、在顾大人的任期内,立下灭国大功,这是以后史书中必将大写特写的事情,陛下不会容忍别人在这里填什么龌龊,诋毁唐琪,就是在诋毁陛下,召回唐琪,就是不想让陛下彪炳史册。”

    顾秉谦终于反应过来,“妙,我们不求财,我们要大肆宣扬唐琪的战功,宣扬朝臣、九千岁的支持和慧眼识人,宣扬陛下是中兴之主,宣扬唐琪是在满朝鼎力支持下才获得大胜。”

    老无赖也点点头,“没错,唐兄弟的名声,就是咱家的名声。只是这名声实在太贵了。”

    田尔耕很认真的严肃说了一句,“九千岁,但这名声比丹书铁券都好使。”

    这话说得,满屋子鸦雀无声。

    半响之后,老无赖一拍大腿,“就这样吧,挣再多的银子也是给家里花的,尔耕说的在理,这比丹书铁券管用,子孙荫恩,也许能靠它躲过点风波。”

    ……

    晚上,皇宫一个厅楼下,木匠天才又在敲敲打打。

    好一会才直起腰,拿过宫女端来的热水洗漱了一下,慢吞吞的坐下拿起一杯茶。

    “魏大伴,朝臣商量的怎么样?”

    魏忠贤看着天启的动作,充满难得的自信和从容,一瞬间竟然有点眼花,王体乾捅了他一下提醒才回过神来。

    “陛下恕罪,奴婢还是思虑平辽候之事。”

    “怎么?还没个结论?一群酒囊饭袋。”

    老无赖赶紧摇手,“不,不,陛下误会了,朝臣商量的是平辽侯需要朝廷支持多少年才能稳定下来,辽东才能自食其力。”

    “哦,难得啊,那魏大伴说说,需要多少年?”

    老无赖一脸坏笑,嘿嘿地道,“陛下,多少年不好说,应该说平辽候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饷。”

    “老狗,不要卖关子。”

    “是,是,陛下,其实朝臣认为,辽东需要移民三百万人,十万兵,以及他们需要银子,大概千万两,朝廷如果一年能给,平辽候一年就能站住脚,若给十年,那就十年后才能站住脚。”

    “这是大伙的主意?看来你们都认为应该派唐琪镇守辽东。”

    “是,陛下,没人比唐修远更合适。”

    天启喝了口茶,仰头感叹了一下,“魏大伴,这大明朝终究会出人才,于谦、王守仁、张太岳、戚继光,每到大明朝危难之际总有人力挽狂澜,皇爷爷闹了一辈子性子,蹦出来个努尔哈赤,眼看这江山岌岌可危,出了个唐修远。他是在朕手里任命提拔的,亲军到勋贵,再到边镇,两位大伴,朕不想学皇爷爷,与大功之臣在史书上有什么污点。”

    两位好基友听的一怔,惶恐下跪,“陛下慧眼识珠,一扫大明阴霾,史书必赞一声中兴之主、仁厚之主。”

    唐某人要是听到这句话,也得跪下大赞一声。

    这木匠天才也不知道是故意糊涂呢,还是懒得做个聪明人?

    靠,好像是一回事!

    总之,逮着一个人信是真的性格。

    正反两个极端都让他体验到了,可能只是在心里不说。

    “明天通知朝臣议事,小官就不用来了,朕不想再废话,辽东等不得。”

    “是!奴婢遵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