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91章 做主辽东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卯时,大殿里一堆紫衣官员的注视下,天启端坐。

    “辽东如何处置,朕先说。既已驱逐奴酋,为求万世基业,朕意封蓟辽总督唐琪辽国公,世镇辽东,开衙建府,左柱国,进太保,食邑五千石,世袭两子都指挥使。恢复辽东、大宁、奴儿干旧例,建辽南行都司,均由辽国公节制。辽东五年内不设布政司、不设提刑按察司,辽国公行军令节制属民。蒙古各部、女真各部、朝鲜,赐辽国公外事全权,可便宜行事、自行决断。三月内陕西、山西、大同镇、宣府镇、蓟镇各调一万兵马入辽,天津、登莱水师移镇辽东,将士军属全部随军移户,官府提供百姓一年粮草。五年内,朝廷向辽东移民三百万,工匠、商人和军户家属五十万,流民、流兵、流官今后一律辽东充军。”

    众人听的面面相觑,连老神棍都觉得过分了,这是在山海关外封了一个土皇帝。

    顾秉谦率先出列,“陛下,臣万死,这不是黔国公先例,这是列土封疆,子孙留患。”

    其他人还要说话,天启冷冷的打断,“朕当然知道辽国公权威过大,但不给权,辽东偌大的地盘千里无人烟,任由虏兵繁衍,怎么快速安稳?十年、二十年后再出一个奴酋?像西南一样,二百多年来一直反反复复吗?朕不愿意耗费无数钱粮放任辽东糜烂,遭后人指责。五年后,辽地建省,辽国公自可安心带兵镇守,只理军务,朝廷也会派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理民政事务。”

    其他人反对好像跟唐琪过不去,有点不合适,徐光启却可以,“陛下厚爱,可这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权臣,唐琪刚立新功,不应成为天下人指点对象。”

    “哼,远离朝堂还叫权臣?天下百姓会信吗?但唐爱卿是大明当朝第一功臣,五年时间,天下都忍不得吗?何以让辽东将士安心。”

    再扯下去显得都是狼心狗肺之人,虽然政治不是这么回事,但天启信任,何况只有五年。老神棍率先拜倒,“陛下仁厚,比肩尧舜,我朝定能一扫边患,重振天朝雄风。”

    众人也拜倒附和,“陛下仁厚,比肩尧舜。”

    “众爱卿,朕决定在皇爷爷大祭日,夸街耀武,太庙大祝。奴酋兴起50年,在朕手里了结,也算告慰祖宗在天之灵。”

    “微臣遵旨。”

    ……

    一天时间,圣旨就下来了,粮草还是第一急务,朝臣还在各处调配。

    宣读圣旨的是朝臣代表崔呈秀、徐希要代表勋贵去凑热闹、京营两千人,跟随的有很多商行掌柜,他们将去辽东淘换做生意,设分号。

    张茹澜听唐琪的建议,裕源正从山西起号,多达五万人的商行伙计和家属,今后的辽东才是裕源主场。

    朝廷和民间的宣传机器果然强大,几乎所有的官员、士绅、武将,都向天启送来了贺表。

    天启下令辽东邸报传天下,预计未来半年时间,朝臣都会淹没在这飘飘然的夸赞中,这就是历史‘定论’,也是田尔耕口中的另一种‘丹书铁券’。

    ……

    四月份,唐琪在做什么?

    没有关心莽古尔泰和皇太极这两只丧家之犬。

    毛文龙在带着三万人清剿三岔河周边的时候,意外汇报了一个情况,仆从的朝鲜军人认为这块地是种植水稻的绝佳地方。

    唐某人一蹦三尺高,对啊,这是辽河中下游平原啊,朝鲜南边的这些家伙,好像还真是种水稻拿手,干脆把他们全派给袁崇焕,赶紧育苗开田。

    刘诏把山海关和永平府的粮草紧急调到了盖州,也堪堪只够一月吃的,只能说短期不用担心饿死,后续还得朝廷赶紧运。

    还有就是带着原来的汉民组织挖铁矿、挖煤矿,沈阳为什么后世会是工业基地,鞍山、本溪、抚顺距离都不远,简直不要太舒服。

    一切,都缺人啊,缺人。

    ……

    四月底,满桂带着一万人追着莽古尔泰一路跑,纳殷部、朱舍里部,少量抵抗的人都被摧枯拉朽扫平了,一直到了后世延边、图们一带,三四千人,实在难找,只好退了回来。

    而曹文诏,还在和皇太极在大草原上奔马,一场大规模的战斗都没有,即使分了三路,也没逮住。

    从地形发展上说,也得先向北占领松辽平原,然后才能两边发展,满桂向曹文诏合兵而去,准备再赶一赶皇太极。

    唐琪到底还是从沈阳回到了辽阳,辽阳毕竟一直是辽东的中心,城池也未损坏,沈阳努尔哈赤刚建了一年半的宫城,还在攻城中沦为废墟,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

    浩浩荡荡的钦差宣旨队伍到了辽东。

    等宣旨完毕,唐琪失去了蓟镇和登莱的节制权,但手底下有了四个名义上的都司,一大堆卫所空额,大把官职可以安排人。

    关红缨也没有随他们来到辽东,而是等待与关山河一起来,宣府练了两年的兵,都便宜了唐琪,天启也把关家一股脑塞过来了。

    山西镇的援兵还有唐琪的舅舅,都是为了唐某人能有放心使唤的人。

    崔呈秀和徐希到处看了看,辽东确实穷的不像话,说是开辟了一个镇,还没有中原一个府的人多。

    这两货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去萨尔浒祭拜了一下亡灵,然后带着一千多俘虏准备返回京师,这是天启耀武扬功的第一步,整个大祭的前奏。

    十几天时间,崔呈秀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这意味着唐某人被正式踢出阉党!?挺好的!

    看你们高兴过这场后,怎么被人一头按在茅厕里,永世不得翻身。

    唐琪并没有刻意去干涉天启的命运,刚来的时候还有点想法,后来放弃了,再后来发现,皇帝这种生物,不是一个强壮的蝴蝶可以改变他想法的。

    即使他是个木匠,封建时代,也没人敢狂妄的影响他做出多大的改变。

    权倾朝野的老无赖,史书上的一代权阉。唐琪是与他们深深打过交道的,崇祯为什么一个小孩就可以翻云覆雨拿捏他的生死?

    一年前,唐某人就知道答案,从来没有什么阉党,只有帝党!

    木匠天才,天启,比他一根筋的爷爷万历玩的高明多了,或者说玩的狠多了。

    万历始终没有跳出文人的游戏规则,天启则一开始就没准备遵守游戏规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