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133章 东边的一块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琪琢磨了一下,对朝中官僚集团这尔虞我诈的复杂关系有点头疼,也没理清这是谁在主导,有什么意义。

    “茅先生,撤掉袁大人,谁去宣大?”

    “大概是梁廷栋。”

    “什么?这个胆小鬼?”

    “公爷,梁廷栋崇祯元年林丹汗入境时理政多有才干,知兵事谋略。入朝参兵事多重机宜,但加赋不计其数,还私德不修,被人弹劾罢官。这次应是陛下的意思,公爷为何说他胆小鬼?”

    晦气,忘了这家伙的糗事还没发生。后世历史中清兵经过梁廷栋的宣大辖地入境,退怯不敢战,自知渎职,害怕制裁,每天服用少量大黄,最后生病而死。

    让他去宣大督师,林丹汗到顺天府还不跟回家一样。

    “茅先生,本公怎么救袁崇焕?照你这么说,这是陛下要他死吧?温体仁和周延儒只不过是在罗织罪名。”

    “公…公爷,满朝可救元素的只有公爷一人,陛下多疑急躁,妄杀边关大将,人人自危,以后谁还会为大明朝卖命,官员只考虑自保,朝政会越发艰难。”

    “哼,袁崇焕刚愎自用,是他在陛下面前拍胸脯保宣大安稳,守不住了就让本公去擦屁股?”

    看唐琪不为所动,茅元仪又非常恳切的道,“公爷,元素出自辽东啊,他一落难,国公府也少不了会被攻讦。朝中这些人做事的能力没有,嘶牙咧嘴却是万中无一。”

    “茅先生,辽东一向独立于朝政之外,本公也洁身自好,还怕这些魑魅魍魉蹦??”

    ……

    一时说服不了唐琪,茅元仪越发着急,向两旁瞟了一眼,“公爷能否屏退下人,孙阁老还托付茅某说几句话,事关辽东安危。”

    “不用,她们是本公的侍妾,比任何人都可靠。”

    茅元仪不再纠结,再次拱手沉声郑重说道,“公爷,元素宣大失败,弹劾辞官是惯例。陛下和朝臣却非得让他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埋后手把辽东拉进来。公爷在辽东的自营非常成功,虽然您从不自夸,但多少有心人看在眼里,裕源在宣大的税赋转移到了辽东。公爷,您不觉得朝中大臣对辽东安静的有点奇怪吗?辽东,对这些人来说,就像一头圈养的牛,一块越来越肥的肉。分食辽东,是陛下和朝臣的默契。”

    茅元仪满以为辽国公会大惊失色,没想到唐某人听了他的话,一点反应也没有,反而平静的看着他,等着下文。

    唐琪吃惊吗?一点也不,对辽东眼热是必然的,再如何沉默或封锁消息,有心人也会知道辽东商业繁荣下的富有。

    至于对辽东虎视眈眈之辈,唐琪从来没想过和他们玩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游戏。

    这群猪,他们不懂一个简单至极的基本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辽国公现在稳稳的抓着辽东的军事大权,辽国公今天倒了,明天就会全面欠饷,士兵会跳过发饷的‘东家’为你朱明卖命?

    大家为面子互相迁就,相安无事,想吃肉?你来碰碰试试?

    ……

    不过,孙承宗的这立场倒是让唐琪奇怪,不像是迂腐的读书人,跟其他东林党也不同。

    为了配合茅元仪,了解他们真正的目的,唐琪还是给了他点反应。

    “孙阁老竟然认为陛下会对唐某下手?唐家可是有功之臣,从未有过什么不法之事吧?”

    茅元仪一副兔死狐伤的悲愤,“公爷,形势所迫,陛下即使知道收没辽东,是割肉饲鹰的自残行为,是饮鸩止渴的短视续命,他也会要辽东全部的战力和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南直隶更富裕,陛下为什么不去江南收点钱粮?”

    “公爷,您不用试探茅某,江南是读书人的大本营,江南官僚信奉的是不敢为天下先。办正事,他们总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只要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绝对会打满鸡血跟皇帝辩论争斗。”

    “呵呵,所以,辽东就好欺负?是唯一能满足大家胃口还有战力维持天下的边镇?就必须死?”

    茅元仪听到唐琪冰冷的声音,已经明白辽国公早有了打算,自己反而需要解释为什么会持这样的态度。

    “公爷,让别人去拼搏死战,自己躲在后面抽冷子拿好处,向来是官僚的默契做派。陛下并不是与朝臣在合作,而是感受到获得辽东财富和战力的巨大好处。可惜,大明朝内忧外患之际,再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辽东一旦倒在倾轧内耗中,大明朝会万劫不复。”

    “原来孙阁老只是对辽东有点同情心,茅先生到辽东的目的是什么?建立辽东的官僚体系,维持朝中的平衡?这种想法太迟了吧?”

    茅元仪再次站起来躬身道,“公爷,为大义,辽东必须保社稷平安。”

    “哼,为一群蛀虫髭狗,辽东要不停流血?最后失血而亡?”

    “不,公爷,您误会了,辽东必须先自保,保留大明朝的火种,若天下糜烂,事不可为,辽东迎陛下避难,而后再徐徐图之平定天下。”

    这话实在意外,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你们不怕唐某自立?”

    茅元仪微微摇头,“辽国公唐氏有自立的实力,却没有自立的心机,若公爷有窃取社稷的想法,就不会一而再的浴血勤王。辽东自保,也是为朱明留下的一点颜面,不至于将来有那么一天,陛下为天下所弃。”

    原来是这么个逻辑,孙承宗也和勋贵的想法一样,只不过考虑皇权的脸面多一点。

    崇祯的忠臣没见过,‘大明朝’的忠臣确实不少。这是人家老朱家养士三百年的收获,羡慕不得。

    读书人中的这一部分有识之士,辽东可收可不收,但能收就收,为什么要浪费呢。

    朝鲜的山上,唐琪把贼兵的后手剁成了肉酱,他们一哄而散。大明朝有识之士和勋贵的后手,唐某人一清二楚,不用辽东动手背这个骂名,这个后手就会被别人撕烂。

    崇祯啊崇祯,短视到如此地步了吗?都对辽东有了贪心?你是如何自负、如何无助、如何傻缺,才会动了砍自己的大腿的想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