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掀桌子玩家 > 第167章 德川家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世界很乱,辽东很‘快’,唐某人在南洋不停掀西洋人和土著的桌子,在漠北和西伯利亚不停掀蒙古人与沙俄的桌子。

    中原的这张桌子,呃…还不够烂,也懒得掀。

    历史的发展,一向是双面性的,蒙古人和流贼一样,也要生存。

    唐琪把他们驱逐出了漠北,瓦剌四部在西域逐渐凝结成了一大股力量,准噶尔汗颇有点提前崛起的味道。

    洪承畴把甘肃丢了、卢象升把宁夏丢了,蒙古人竟然住到了长城内,沈量也跨进长城驻扎到了宁夏卫,和张世泽一样,都是在震慑,八九万的骑兵集结,三千人一旅火器营没有对抗能力。

    崇祯八年,辽东的力量仅仅一部分可以投射到西域,骑兵前进倒是简单,蒙古各部的从兵也有近二十万骑兵,不敢、也不可能让蒙古人去对砍蒙古人。

    集结起二十万蒙古骑兵,还未西进,有可能就起了异心,分到各处谁也不鸟谁,合起来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辽东本部也只有五万火器部队,七大驻地的兵员都没有凑齐,不可能一下放到西域去‘吓唬人’,好多新兵还在漠北轮战。

    一句话,不是打不过,是不想再一半一半的掀桌子,再掀,就要彻底干翻西域的所有部落,包括哈萨克汗国,直接打到里海,省得他们一路跑,辽东一路追。

    再说了,这大航海时代,大明朝再救十次也是半死不活,江南的大地主、大富商,和辽东的海贸倒是做的风生水起,还有人跑来辽东和徐光启、孙奇逢‘论道’,凡是实学之人就扣下,叽叽歪歪的江南也别想回去,出门就被裴常钰扔到日本。

    ……

    崇祯九年,辽东在‘发育’、中原在混战、陕西在抵御外敌、江南还是歌舞升平,朝臣还是日日扯淡。

    温体仁被崇祯剥去首辅,贬官为民,朝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轮换’游戏,后世的这段时间,不是专业的历史人士,根本不可能记住此时的内阁大臣,一年被撤的都是牛人,两三个月的是多数。

    朝政越混乱,崇祯越急,他越急,天下越动荡。有一点好,朝廷君臣都默契的不提辽东。

    这一年,南洋一鼓作气收拾了荷兰人为主的印度洋和远东舰队,郑芝龙彻底锁死了麻六甲,前锋一度到印度洋游荡,接下来,南洋以筑城和做生意为主。

    ……

    崇祯十年,辽东内部走上正轨,越发稳定,唐琪静极思动,准备到南洋巡视一圈,留关红缨‘主事’。

    二月还未动身,毛文龙传来一个令他哭笑不得的情报。

    德川家光,幕府第三代大将军,祈求归附辽东。

    哎,不接受还不行,本来留着慢慢扣的,人家光棍,两万旗兵直接跪在了琵琶湖的驻军面前。

    德川家光带领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跪求后水尾原谅,祈求何可纲收纳。

    毛文龙接到情报赶到京都,与何可纲商议,镇北王不可能接收一个‘完整’的幕府统治阶级。

    武将出身是懂武将的,两人面见德川家光,询问如何归附,没想到幕府已经把所有的大名都带来了,不会留下‘不痛快’的尾巴。

    德川家光与大名将会到辽东常驻,本岛留何可纲治理,后世幕府的二元政治好像就是这么统治大名的。

    跪的这么彻底,也不能拒绝,那就来吧,带着所有的财富、仆人和武士。

    ……

    四月底,水师把德川家光和主要大名送到辽东,两万旗兵一半让水师直接送到南洋,一半随后将送到漠北和漠南。

    唐琪在镇北王府前面,两院之间的广场接受了德川家光的跪拜,德川家光矮胖的身材,一撮小胡子,发型比后金的还难看,宽袍大袖,脑袋上盯着个一头高的官帽。

    “日本国罪臣,幕府德川家光,叩见天朝镇北王。”低头俯身趴了下去,胸膛都贴在地下,标准的五体投地,然后把一把刀横放到前面。

    “德川阁下,能率众大名反正,归天朝上国,本王倒是很佩服你。”

    “王爷见谅,德川属臣冒犯王爷,幕府未知,以致酿成大祸,德川愿背负所有罪名,祈求王爷不再杀戮。”

    “你会说汉语?”唐琪开始还以为他现学现卖几句,这么长一段说起来虽然结结巴巴的,明显不是刚学的。

    “是,德川仰慕天朝儒学,麾下有许多大儒。”

    “难得!德川阁下,起来吧,辽阳就有大儒书院,您若常驻,可以随时去看看。”

    “谢王爷,还请您接受!”德川没有起身,而是双手又把刀架起来到头顶。

    这东西的意义唐琪当然知道,只不过,没必要,人家已经这么光棍了,以后还要用日本从兵征战,给个‘裤衩’穿,也能留个名声。

    “德川阁下,刀乃武士生命,既已臣服,佩刀还是留着吧,也算唐某对武士的尊重。”

    “王爷大恩,德川感激涕零。”

    ……

    这次德川家光带着一万多人,水师要送完他们的家眷和仆人估计得半年时间。唐琪已经决定在辽阳与沈阳之间,后世的灯塔地区给他们找一个居住点,剩下的人全部分到辽南开辟定居。

    操,就算千金买骨,这对象也让唐某人膈应人。

    毛文龙统计德川家光上报的金银,有四千万两,你说说,这如何拒绝?搞得唐某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按提供上来的名单,给他们留下两成,在定居点可以耕田或做生意,这些人好歹也是少有的‘文化人’,勉为其难‘消化’了吧。

    众人又感激了一下天朝的气度。

    老子不缺银子,缺的是人。

    简单宴请了一下,德川家光其实只有三十五岁,期间提出愿把大女儿千代姬献给镇北王。

    这联姻真真是那都躲不过,德川的御神刀都没要,要个女人有毛用,一问,才十二岁,噗,差点吐血。

    正好有个人合适,郑大木,他也有一半日本血统,又是镇北王的大弟子,那也得等到十六,而且不是正室,德川家光欣然同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